“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好惨,过往君子听我言。”是中国老百姓非常熟悉的京剧《苏三起解》(又名《玉堂春》)中最有名的唱段,许多人都会哼上几句。苏三的故事发生在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0年),故事的发生地是山西洪洞县,而当年苏三被囚禁的监狱经过复原重建已经呈现出它的历史面貌。囚禁苏三的监狱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得益于苏三的故事,这座监狱一直被比较完好地保存到“文革”之前,并被当地百姓俗称为“苏三监狱”。1964年,著名考古专家王冶秋在考察完“苏三监狱”后,不仅确认“苏三监狱”是全国仅存的明代监狱遗址,而且赋诗一首:“虎头牢里羁红妆,一曲搅乱臭水浆。王三公子今何在,此处空留丈八墙。”
监狱大门
苏三监狱坐南朝北,大门北向,门楣上方悬“明代监狱”横匾,两侧有门联“高瞻远瞩国章斯系岂忍无辜陷囹圄;熟虑深思人命所悬莫教清白铸错冤”。
苏三雕像
园内竖立着苏三汉白玉的雕像。据1920年尚且保存在洪洞县司法科的苏三案案卷提供的情况,苏三本名周玉洁,山西大同人,年幼即父母双亡,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改名苏三,花名“玉堂春”。富家子弟王景隆与苏三一见钟情,并在苏三的鼓励下两年后进士及第。王景隆往寻苏三不得,原来苏三已经被马贩子沈燕林赎走为妾。沈燕林的妻子皮氏与奸夫合谋毒死沈燕林,并嫁祸苏三,使苏三被押入洪洞县衙死牢。已升任山西巡按的王景隆偶然得知此事,驱云拨雾,终使苏三的冤案得以昭雪,苏三和王景隆这对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虎头牢
苏三雕像背后是监狱的主体部分,西侧是中间夹道两边牢房的“普通牢”,东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戒备更森严,是所谓的死囚牢,也就是俗称的“虎头牢”。当年被判处死刑的苏三就被囚禁在“虎头牢”里。
苏三井
“虎头牢”所在的院落当中有一大一小两个水槽和一眼小井,小水槽是囚犯们用来洗衣服的,大水槽显然是用来漂洗的。那眼小井因为曾经被苏三用过,因而被当地人称作“苏三井”。从“苏三监狱”在“文革”中被拆毁的情况看,只有这水井和水槽,还有牢房墙基上的几块条石可能是明代遗物。
京剧《玉堂春》
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中有这样一句唱词“越思越想越伤情,洪洞县里无好人。”就是这样一句普通的唱词,却让洪洞县的老百姓郁闷了好几百年,因为“洪洞县里无好人”这句话已经演变成某个地方净坏人的代名词。这句唱词也让这句话的始作俑者、明代大作家冯梦龙被洪洞县人怨恨了好几百年,怨恨他嘴下无德,伤害了洪洞县的老百姓。其实,冯梦龙当年根本没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意思,唱词中的“县”在当时仅仅指县衙,并不指代整个洪洞县;就像我们现在说去县里、市里、省里,往往是说去县政府、市政府、市政府办事一样。
举报/反馈

蓬莱海市

7.5万获赞 4139粉丝
和蓬莱海市一起游中国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