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是板块构造学说所提出来的概念。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板块之中还有次一级的小板块。板块在软流层之上运动,由地幔对流柱产生驱动力而运动。
1968年法国的勒皮雄根据各方面的资料,首先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环太平洋板块边界的板块活动最为活跃,故此地震作用和火山作用也最为频密。板块实际上就是岩石圈,包含了地壳以及一部分的地幔。因此板块没有“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的分法,只有依其成分组成命名为“大陆性的板块”与“海洋性的板块”。
那么板块的边界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又分为哪几种呢?
地球科学家以不同板块边界类型为基础来进行板块的划分,依据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及其物质的生长消减特征,将板块边界划分为三种类型:离散型、聚敛型、剪切型。
a.离散型 b.聚敛型 c.剪切型
1.离散型边界
沿此类边界,岩石圈发生分裂和扩张,导致地幔物质涌出,产生洋壳和岩石圈地幔,出现巨量的玄武岩堆积、频繁的浅源地震、广泛的地堑断裂活动。
因此,它属于生长型板块边界,如大洋的洋中脊和大陆的裂谷带。
大洋中脊
2.聚敛型边界
沿此类边界,两个相邻板块做相向运动,密度大的板块俯冲潜没于密度小的板块之下。
它属于消减型板块边界。存在两种表现方式:俯冲聚敛和碰撞聚敛。
(Ⅰ)
俯冲边界
在俯冲带及其附近,发生强烈的挤压变形、地震活动和动力变质。相邻的大洋与大陆板块发生叠覆,由于大洋板块厚度小、密度大、位置低,因而一般是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而消减于地幔之中。这种板块俯冲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及印度洋东北缘,所以又称消亡型边界。
注意
俯冲边界进一步分为两类:
岛弧—海沟型
指大洋板块沿海沟俯冲于以海盆相隔的岛弧和大陆之下。主要见于西、北太平洋边缘。
山弧—海沟型
指大洋板块沿陆缘海沟俯冲于山弧之下。主要见于太平洋东南部的南美大陆边缘。
(Ⅱ)
碰撞边界
造山带是碰撞聚敛边界。它是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焊接带,故又称缝合带、碰撞带。目前均位于大陆内部。
当大洋板块俯冲殆尽时,与大洋板块紧密相连的大陆板块就会在大洋板块即将消失的边界处(地缝合线)与边界上盘的大陆板块发生强烈碰撞,产生巨大挤压应力,形成高耸的山脉,如喜马拉雅-阿尔卑斯造山带,伴随强烈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区域动力变质和沉积堆积。
(图片来源:桔灯勘探)
3.剪切型边界
即转换断层型边界。沿此类板块边界既无板块的增生,也无板块的消减,而是相邻两个板块在转换点之间沿陡立界面的剪切错动,诱发地震、变形与岩浆作用,它与洋脊相伴。
转换断层基本都位于海底,目前在大陆区只有北美板块西界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代表一个转换断层的一段。该断层走向近南北,主体分布在陆地上,其南延与东太平洋洋脊相连,其北延与戈达洋脊以及胡安·德富卡洋脊相接。
圣安德列斯断层
参考信息:中国地震局网站、微信订阅号中科院地质地球所、舒良树《普通地质学》
来源:济震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