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丽仪
正常男人在妻子临终去世前不说是痛苦流涕,至少也是悲伤不已,但是有一位画家看到自己妻子弥留之际,第一反应居然是架起画架,开始为其作画,这种反应实在让人震惊。
这位画家是这么说的:“在爱妻的病床前,我十分本能地对那已无表情的年轻面孔仔细端详,寻找死神带来的色彩,观察颜色的分布和层次的变化。于是萌生出一个念头,要为这即将离开我的亲人画最后一幅肖像。”
这位奇葩的画家,就是鼎鼎有名的克劳德·莫奈,作为“印象派领导者”,他留下了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终其一生都对光影世界充满了执着。“社会我莫奈,人狠话不多”,每当别人攻击他的画作时,他所做的就是不停地画,以超强实力打了敌人的耳光。
莫奈肖像画
因此现代绘画之父塞尚曾评价说:“莫奈,不过是那对眼睛,但那是一对何等样的眼睛。”

01 为光所奴役的偏执狂

说起莫奈的成就,印象派的创新,首先要谈到之前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绘画。这个流派崇尚“理性主义”的精神,画作重视表达形体和轮廓,线条清晰,形式完美。
尼古拉斯·普桑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油画的奠基人
《波吕斐摩斯风景》
杰克·路易斯·大卫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
《萨福与法翁》
但是从19世纪下半叶起,这种亘古不变的绘画技法受到了法国画界一些青年画家的抨击。他们说了,按照最新的科学研究,颜色不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是其反射出来的光线,所以老顽固们的画作总是固定的色彩与形式,这是多么墨守成规啊!
所以,从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到印象派的画作,最直接的观感就是仿佛相机失焦一样,糊了,形体与轮廓不再鲜明,取而代之的是瞬息万变的色彩与光影,而莫奈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莫奈《印象·日出》之一
莫奈《雾霾中的拿破仑桥》
《日出印象》、《睡莲》都是莫奈最为人熟知的大作,但是最早体现其强迫症般作画过程的作品,就是1890—1891年间绘制的《干草垛》。为了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光线变化,他不像当时的其他画家那样局限于室内,而是真正走到了户外,对着一处风景,架起一排画架。莫奈首先是在一张画布上记录光影,一旦发生了变化,他就走到旁边的画架,换张画布接着画。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每张画在一天之内就只能画上寥寥几笔,而花费大量时间将所有画作都完成之后,就出现了上百幅复制粘贴的系列画,展现的都是同一处风景,唯其不同的是光影的变化。
莫奈《干草垛》之一,表面看上去像是信手涂鸦。
莫奈《干草垛》
但这个系列实际上有34幅画,连起来看就有独特的效果
因此莫奈说,他要记录的是“某一特定自然景色的真实印象,而不是出去描绘一幅笼统性的风景画。”

02一生只画一个女人

这样看来,莫奈“为光所奴役的偏执狂”的标签应该是板上钉钉了,这也就不难理解,当他的妻子即将要去世时,他还是被她脸上的光影变化所吸引。
但是,莫奈并非是个对妻子去世漠然视之的渣男,而是一个著名的“宠妻狂魔”,此君虽然表示不爱画自己,但是酷爱画老婆。大家都纷传他一生只给第一任妻子卡米勒画肖像。
在莫奈的画作《临终的卡米勒》上,右下角的签名还有个“比心”的符号
从少年初识与巴黎塞纳河畔,两情相悦而作的《草地上的午餐》、《绿衣女子》,到反应了婚后家庭生活的《撑阳伞的女人》、《特鲁维尔沙滩上的卡米勒》等等。在夫妻俩相处的14年里,莫奈给卡米勒画过大量画作,既有以她一个人为主题的,又有她和孩子或者朋友们在一起的群像。
莫奈《草地上的午餐》
莫奈《绿衣女子》
莫奈《花园里的女子》
但是,关于莫奈“一生只画一个女人”的说法不尽准确,其1881年的作品《花园里的艾丽丝》,画的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实际上,在卡米勒没去世前,这位艾丽丝就已经是莫奈的红颜知己了。
虽然有传言说艾丽丝以赞助人的身份胁迫莫奈出轨并最终嫁给了他,又有人说卡米勒始终是莫奈心中真正的“睡莲”,因为上述画作中的艾丽丝酷似卡米勒。然而真相与否我们不得而知,这就如同莫奈的画作一样,只有一个模糊、瞬间的印象,但是却令人遐想万千。
【欢迎关注WEART艺术观察】带你每天了解一个艺术知识!
举报/反馈

WEART艺术观察

614获赞 155粉丝
带你每天了解一个艺术知识
上海谦禾文化艺术发展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