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后物派”的代表人物,中日艺术家交流的重要“中转站”,保科丰巳的半生几乎代表了整个日本现代美术的潮流走向与中日艺术交流的破冰之旅。
退任作品展“萃点SUI-TEN”
Q1:Who is HOSHINA?
保科丰巳Profile
1953年,保科丰巳生于长野县东御市。
在他就读于东京艺术大学的上世纪70年代,正是“物派(もの派)”风靡一时的时代,因此不可避免的,他也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了物派“回归物质本真,化繁为简”的思潮影响。
学生时代的他秉承着“艺术即叛逆”的想法,在吸收物派思想的同时,对许多物派代表观念产生了怀疑与批判,最终与同年的学生一道主张起“后物派(ポストもの派)”,以木、纸、墨为基本素材开始展开大规模制作(来自《大学Times vol.17》)。
保科丰巳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绘画科油画专攻,后曾出任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长、副大学长等职位。
今年年初,保科丰巳举办退职展,结束作为大学教授的生涯。
退职展作品
Q2:What is Post Mono-ha?
物派与后物派的迷思
所谓“物派”
主要指存在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种表现倾向。以尽可能少地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理念,展示自然物质本真的样态。
所谓“后物派”
则在物派的基础上进行了衍生,更注重作品与空间与人的结合,力图使观者“进入”作品。因此对于欣赏后物派作品,与其说是“观看”,不如说是一场“体验”。
退职展作品《间、木、纸、墨》
以上图为例。
此作品不仅在退职展中出现,在近年来保科丰巳的艺术展中均有出场,而它每一次出现均能展现出微妙的不同。
保科丰巳曾在访谈中表示,每一次出展,他都会重新构建这一份作品。
“因为后物派比较注重空间感,如果不是设身处地,就无法创作作品。”
展览场地的穹顶高低、房间的纵深、墙面的质感,都在他的构思范围之内。
他会与空间本身进行交流,也会假想观展者的站立位置,假想观展者会不会钻进这个作品观看,将“人”这一不安定要素纳入思考。
在他看来,后物派的作品是“能动的”,连同出展空间与观展者都属于作品这一整体。
于无言之中达成了空间人作品的三者交流。
Q3:Tell Me the“Coffee Happening”of Him
“中国艺术家的第一杯咖啡”
关于保科丰巳有一则非常偏门的唯有业内人士才知道的秘闻。
中国现代艺术家养成与中日艺术交流的背后,存在一个犹如文艺复兴时代的美第奇家族般的影子,叫保科丰巳。
在中国艺术发展尚显贫瘠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保科丰巳曾多次接待赴日访问的中国青年艺术家,给予学术与经济上的关照。如今已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范迪安的第一杯咖啡传说就是保科丰巳招待的。
近年来,保科丰巳也时常前往中国办艺术展,黑色之光巡展(『 の光 · Light of Darkness 』)在国内各城市展出。
作品《思考之井》记录了他的中国之旅全貌。
退职展《思考之井》
上图的《思考之井》来源于保科丰巳退职展,若是有幸观摩过成都展、南京艺术学院展,或是台湾展,就很容易发现其中妙处。
保科丰巳注重“东方文化”,巡展每到一处,他就要找寻当地的木材重新搭建《思考之井》。
几次巡展所用木材鲜明的当地气候特征自不必说,背后的文化积淀更是他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南京展的木材,来源于南京北站的废弃木材。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南京北站,曾是连接中国北方多省的交通枢纽。它的历史远远早于南京长江大桥,然而随着文革时期南京长江大桥的通车,北站就此没落。
于是,保科丰巳游历南京北站之后,决心利用此处的木材为《思考之井》保留下南京的历史记忆。
他认为:
「芸術文化の中でグローバルという言葉を使うのはむずかしいと思います。芸術文化においてのグローバルはローカリティと同意だと思っています。」
(我认为在艺术文化中使用“全球化”这个词语是非常难的。在艺术文化领域,“全球化”恰恰意味着“当地化”。)
在这个处处标榜“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保科丰巳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阐释,值得艺术工作者思考。
不仅仅保科丰巳的退职展,在每年1-3月的特殊时期,各大艺大的毕业展也非常值得一看。
举报/反馈

云端2021

3741获赞 628粉丝
口腔健康科普,口腔疾病预防及治疗科普。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