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洗牙成为了很多人每年必会进行的口腔项目。但有的小伙伴会遇见这样的情况:洗完牙后,医生还让做龈下刮治。龈下刮治不做,会引起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至脱落。但是很多小伙伴不明白为何龈下会有结石,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龈下结石?
牙结石几乎人人都有,龈下结石比普通牙结石杀伤力强很多,侵入到牙龈下方,肉眼是看不到的,一般伴随有牙龈出血。
刚开始形成的牙结石是乳白色的软垢,可以用牙刷或者牙线清除掉,但是长年累月下来,牙结石会变硬,就不容易通过刷牙来清除。牙结石在牙齿与牙龈的交界处沉积,面积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厚,越来越硬。
随着时间的推移,牙结石在口腔中不断地压迫牙龈并刺激牙周组织,这样一来牙结石就从牙冠向下蔓延,牙龈就会慢慢萎缩,牙槽骨也会一天天吸收,久而久之,牙齿就会逐渐松动,最终脱落。
龈下结石可不是善茬,危害很大
龈下结石肉眼不可见,一般呈褐色或者黑色,附着在牙齿上,更加坚固。除此之外,龈下结石还吸附细菌,加上本身对牙周组织的刺激,导致牙龈出血,牙周疾病加重,口臭,牙周袋等,甚至导致牙齿脱落。
龈下结石怎么办?如何处理?
一般来说,洗牙可以帮助清除龈上的牙结石,如果存在龈下结石的话,需要进行龈下刮治。龈下刮治就是将工具深入牙龈乳头下挂去牙根表面感染的病变牙骨质,以及牙周袋内的牙结石和菌斑。
龈下刮治之后,需要观察牙周组织能否恢复正常,如果没有恢复正常,需要进行下一步治疗,若已经恢复正常了,定期进行检查,洁治即可。
小美有话说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做好口腔相关的护理,认真刷牙,正确使用牙线,出现口腔问题需要及时联系医生进行看诊,避免拖延至更严重的情况。
举报/反馈

爱牙君小美

336获赞 33粉丝
为您牙齿健康保驾护航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