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大部分中国人都比较喜欢吃竹笋。《诗大雅。韩奕》:“其簌维何,维笋维蒲。”写的是韩侯准备离京,鲜美的嫩笋被朝廷卿士当成上等的美味,为韩侯送行。可见,自古以来,竹笋就被视为为上好的食材。唐朝还有专员管理植竹,唐书百官志:“司竹监掌植竹笋,岁以笋供尚食。”据说,当年连唐太宗都对春笋朝思暮想,着迷“鲜境”,每年春笋上市,还要召集群臣共赴笋宴。到了宋朝的苏东坡,初到黄州立刻就吟出“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之句,以及后来传诵一时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更是清楚地表示笋是餐餐必不可少的。不但人爱吃笋,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也是天天要啃竹子吃竹叶的。
笋,竹萌也。竹子的种类有很多,冒笋的季节也不相同,所以笋也有很多不同种类。苦竹的笋吃起来当然也是苦的,但是苦的程度不一样。太苦的笋很难入口,微苦就别有一番风味了,就像吃苦瓜,喝苦酒一样,并不排斥它的苦味。苦笋煮前焯下水,可以略微减轻苦味。苏东坡是个吃笋的专家,他就不排斥苦笋,有句诗曰:“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表达了他对苦笋念念不忘之情。黄鲁直曾调侃他:“公如端为苦笋归,明日春衫诚可脱。”说他为了吃苦笋,连官都可以不做。
过了 立春,雨后春笋踏着轻盈的脚步而来。春笋不但细嫩清脆,而且长得也很漂亮。细细长长的,洁白光润,仿佛没有一点瑕疵。一场春雨之后,水分充足,春笋开始大量的破土而出。古人经常用春笋形容妇女手指长得好看。“秋波浅浅银灯下,春笋纤纤玉镜前。”。春笋怎样做都好吃,煎炒煨炖,都很棒。油闷春笋更是一绝,只可惜春笋持续的时间不长,不能一直吃到。
冬笋是冬日藏在土中的毛竹笋。两头尖似小船,肉色乳白,壳薄质嫩。虽然冬笋资格老,可鲜嫩度不打折扣,身价往往比春笋高那么点。冬笋不生在地面,冬天是藏在土里,需要掘出来。因其深藏不露,所以质地细密。我们常吃的冬笋是笋中较好吃的一种,隔年的初秋,从地下的茎上发芽,慢慢生长,到冬天就可以挖来吃了。竹的地下茎,在土中深浅不一,离地面约十公分的地方生的竹笋,它们的头已经钻出地面了,看到地面隆起,有新的细缝的地方,就是竹笋所在地了。虽然采挖冬笋影响竹子繁殖,但合理采挖不仅可以保证竹子正常生长,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消费者需求。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孟宗泣笋的故事。一次,孟宗的母亲病后初愈。老人家很喜欢吃竹笋,想要几根嫩笋尝尝鲜。孟宗便挎着篮子、拿着锄头到竹林找笋。当时正是冬天,竹林里怎么也找不到竹笋。孟宗焦急万分,想到不能遂了母亲的心愿,不由对着竹林伤心地哭泣。
传说经他这样一哭,那些深埋在土里的笋芽纷纷破土而出。孟宗破涕为笑,铲了数支嫩笋,回家孝敬母亲。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说这是孟宗尽心尽孝,感动了天地。元朝人郭居敬所著的《二十四孝》一书也记载了孟宗泣笋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