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是产量多、分布广的物质。在自然界,水、矿物、动植物体内一般都含或多或少的食盐。动物是需要食盐的,象牛马和鸡鸭之类,虽然不像人们每天吃些食盐。实际上也从食物中摄取食盐以满足身体的需要。如果拿食盐放在它们面前,也可看到它们舔吃,特别是牛羊,竟以舔吃食盐为快乐。
至于人类,可以说食盐是天天需要的。不但如此,食盐还能制成许多与生产和日用有关的东西,如烧碱(氢氧化钠)、纯碱(碳酸钠)、氯气、漂白粉等等,也间接为人类服务,所以食盐的需要量就更多了。那么我们从哪里获得这些食盐呢?今天就让我们谈一谈有关制盐的历史。
世界上食盐最大来源是海水。沿海地区,常用海水以制食盐。在中国有史以前相传就知道从海水制盐。汉末许慎《说文》说:“古宿沙初作。煮海为盐。”就是相传宿沙氏首先从海水制食盐。宿沙氏是何许人呢?有人说是和神农同时代的人,又有人说是黄帝的臣,反正无法搞清楚,只当它有此一说而已。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原始时代人类还以狩猎为生时候,吃的主要是肉类,因为肉类中含有足够的食盐,所以那时人们对于食盐的要求,还不那么迫切,然而到以谷类蔬菜等农产品为主食时候。那就迫切要求食盐了。我们知道新石器时代正是衣业逐渐建立的时代,那么人们开始制盐,大约就在那个时候吧。
一、食盐史略
商、周朝以前,关于食盐的一切情况,现在不大清楚。《尚书说命》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见在商朝食盐是调味必需品。根据《周礼》,“盐人”这个职官,掌理盐的政令,所管理的有四种盐,就是苦盐、散盐、形盐和饴盐。这些是什么盐呢?苦盐是带苦味的盐,就是含有比较多量的镁盐的盐。据说就是今运城盐池的盐,没有脱除卤汁(中含较多的镁盐)的。
这种盐颗粒较大,《本草经》称它为“大盐”,唐朝称“印盐”,后世称“颗盐”。如果除掉镁盐,那就是品质很好的盐了;但如卤汁滴除不尽,味是带苦的。散盐是细粒的盐,是海水蒸发所得,或者是地上刮扫所得的盐土煎炼而成的。形盐是大块的盐。饴盐据说是产于戍地(可能是指今青海一带)的一种美味的盐,但也有人说是盐中加了麦芽糖的,究竟怎样不甚了解。总之,在战国以前,人民所用食盐,来源和形状等等有好多种。当然那时产盐的地区范围,只相当于现在黄河流域各省。
周初大封贵族、功臣,那灭商有功的姜尚(即俗称“姜太公”)封在齐国,就是现在的山东半岛。姜尚知道盐是富强国家所必要的,因此大兴盐业。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齐国政治家管仲也致力盐业,盐税收入很多,齐桓公得以称霸与此亦有关系。司马迁《史记》记载战国到汉初的经济史实说:“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这里的盐卤,就是河东池盐。
在汉朝初年,因为边防和其它建设的需要、国用紧张,实行了食盐专卖制度。著名学者桓宽所著《盐铁论》(成书约在公元前70年)可说是那时(公元前81年)由国家召开的一次讨论盐政(铁政)的专家会议记录。会上辦论激烈,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当时盐税是国家总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汉朝以后,各朝代对于食盐的专卖等等措施,总是不放松的。《史记》在“吴王濞传”上说:濞招人钱、煮海水为盐,因此没有其它赋税而国用宽裕,所以后来就举兵反抗中央了。大抵古时靠近产盐区的国家,常比较富庶,而文化水平也较高。
商、周以及周末的晋国,河东盐池对他们大有帮助,齐国也靠鱼、盐而致富强。当然,一个国家的强盛,并不单靠一方面。但是食盐生产对于国计民生有大的帮助,那是显然的。《盐铁论》反映汉初盐铁生产情况,从这本著作中。知道那时沿海的盐场很多,大规模的有一千多人工作者。又据《汉书地理志》。会稽郡有海盐县、盐官县,这些县都是因产海盐而命名的。
晋朝,东南沿海布满了盐场。阮升《南兖州记》说:
“上有南兖州,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县人以渔盐为业……公私商运,充实四达,舳舻东往,恒以千计。”
这段话说明了产盐丰富。船运发达的情况。在南北朝时代。人民所用的海盐有东海盐、北海盐(今渤海)、南海盐(今广东沿海);池盐有河东盐;梁益(今四川)有井盐,西羌有山盐(就是岩盐)。这已和现代差不多了。
唐宋及以后,产盐地区大致还是如此。元、明、清三朝盐的文献比较多了,关于具体制盐的记载也出现了。例如,元朝陈樁的《熬波图咏》,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清朝王守基《盐法议略》,还有许多零碎笔记,都或详或略地说到如何制盐。文献多,也是反映了盐业的进展吧?
大致上,汉以前,河东盐被认为是最好的盐。这里制盐不用火煮,而是依靠自然蒸发、分离结晶的。河东盐的制法,据宋朝苏颂说,是在盐池开地,灌以池水,遇南风急,一夜就生成食盐。这种制盐情况,可能从尧舜时代到明、清朝都是如此。大概是在春天把池水放进盐地里,任它自然蒸发,到了夏秋时候,空气干燥而温暖的南风吹过,蒸发更快,终成过饱和状态,又经夜间一冷,所以立刻析出盐来。
二、海盐的制造
从海水制盐,大概在有文字记载以前就已开始了。虽然食盐是生活上所必须。国家也从它取得大宗财政收入,然而海盐的具体制法,记载却不多。大致在宋朝以前,说到海盐制法,多只寥寥数语。元朝,特别是明朝以后,就不是这样了。明朝末年,宋应星《天工开物》记海盐的制造是很详细的。现在大略介绍于此:看海边地势高低,有三种做法
地势高,潮面不能完全淹没的,是在地上铺上稻麦藁灰和芦茅灰一寸光景,压使平匀,以吸收海水,到明天中午,扫取灰盐,用海水淋卤,再行煎炼(蒸发)。如地势不太高,潮面可以浅浅淹没,等到潮水过去,明天日晒半天,就扫起煎炼。第三种情况是很低的盐田,“先掘深坑,横架竹木,上铺席苇,又铺砂于席苇之上,俟潮灭顶冲过,卤气由砂渗下坑中。撤去砂苇,以灯烛之,卤气冲灯即灭,取卤水煎炼。这一段话,很不易懂。
海水制盐图
宋朝苏颂也有同样说法(金刻本《政和本草》),大概是宋应星据前人的记载而转录的,“卤气冲灯即灭”似更不会是事实。关于淋卤,《天工开物》是这样说的:掘两个坑,浅的深一尺光景,深的七、八尺。浅坑上用竹木架着芦席,席上铺着“盐料”(就是扫来的灰盐、砂盐等),四周高起成一个圈子把海水浇在盐料中间。这样盐料中的盐就随海水淋入浅坑中,后又流入深坑中。深坑中的卤,再入锅煎炼。
煎炼就是用火力蒸发,所用器具是铁盘,但也可用竹篾制的盘。元朝“熬波图”上说:“盘有大小阔狭,薄则易裂,厚则耐久。浙东以竹编,浙西以铁铸,或篾或铁,各随所宜。” 可见因地区不同,用铁盘或用竹盘是不一定的。随着蒸发的进行,卤水渐渐浓厚,终于析出固体食盐。这里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把水完全烧干,一种是随时把食盐捞去,再加新卤水,再蒸再捞。
古代蒸盐图
以上所谈的是用燃料蒸发海水以制食盐。但也有别的地区利用风日蒸发的。究竟用哪种方法,就要看具体情况了。这不但中国如此,全世界也都如此,凡是燃料便宜的地区总用燃料,因为比日晒快得多了。在明末,长芦(河北省滨渤海西南一带盐区)、福建、广东已经用日晒法制盐,而江苏、浙江还用燃料。据邢润川的考证,长芦的晒法,是从福建传来的,时代最退不会晚于1522年。
三、土盐和井盐的制造
在河南省东部、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西北部这一相当广阔地区,也就是历代常常受着黄河改道灾难的地区,其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盐分,俗名“盐碱土”。焦裕禄同志领导人民征服盐碱地的河南兰考县,就在这地区的西端。在这种土地上,庄稼不能正常生长,只有某些杂草和柽柳稀疏地长着。解放以来,经过多方研究,改变盐碱地成为可种庄稼果树的土地,已获得成功了。
为什么土地上会有这么多盐分呢?有人解释,这是因为在极长的岁月里,不断向堤防两边渗出的黄河水和泛滥的河水,不断蒸散水分而遗留盐分的结果。这个解释是有道理的。山西省汾河中下游和内蒙古一些地区的盐碱地,也是因相似情况而形成的。今沿海地区(例如江苏苏北)也有盐碱土,那是从海里涨起来的沙地,所以盐分就多了盐碱土中的盐分,并非全是食盐,还有芒硝(硫酸钠)、硝石(硝酸钾)、碳酸钠等物质。因为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可从它们采取的物质也不一样,当然食盐总是主要产品。
在天气干燥时候,这种盐碱地上,常结出薄薄的白霜来。连土扫耙在一起,放在三合土地面上,用井水(那种地区,井水全是成的)浇注,溶出的盐液,在浅槽里受风日浓缩,终于析出食盐来。这种盐一般颗粒细,所以古时有散盐、末盐等名称:因为混有泥土,也常带黑色。宋朝苏颂说:“滨州有土盐,煎炼草土而成,其色最粗黑,不堪入药。”明朝李时珍说:“并州河北所出,皆碱盐也;刮取土煎炼而成。”可见宋、明朝,制土盐是用火力蒸发的。
现在再谈谈井盐。井盐今只限于西南省份,最早是秦代(大约公元前250年)有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李冰在蜀开掘盐井。今四川省岷江和沱江间一带(以自贡、富顺为其中心)是盐井和火井的密集地区。从战国到现代,一直生产大宗食盐,供今西南各省应用。近来成都附近汉墓出土的画像砖,描刻了汉代盐井汲水制盐的情况。
盐井上有高架,架顶有滑车,四个盐工,两两相对在汲盐水。盐水用管子翻山越岭送到盐灶的盐缸里。灶有五眼。分置五只锅,由盐缸打盐水到锅里。灶前有工人在添柴扇风。这画砖充分反映了汉朝制造井盐的情况。用火井的火来蒸煮盐井的盐水,早见于晋朝常璩的《华阳国志》和《后汉书郡国志》。《华阳国志》说,江阳县有“富义盐井”,所以今富顺盐井,大约在三国时代就已有了。
井盐生产的成功,和掘井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上述的汉画像砖,可知汉朝在汲水方面已用机械。掘井的钻具虽还未找到确实文献资料,但想来当是用铁制的,而且是借助于机械运动的吧?
关于盐井的深度,南北朝宋时,刘微叔《异苑》说:“蜀郡临邛有火井,深六十余丈”,火井想来也和盐井差不多深吧?唐朝杜光庭《道教灵验记》说“今陵州盐井,直下五百七十尺,透两重大石,方及咸水”。在宋朝,盐井有大口、小口和细腰的三种。
在清朝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中说到犍为、富顺盐井“盐井沿山皆有,高下深浅不一,自百数十丈至三四百丈”。关于清朝盐井和制盐的情况,还有吴绍伯的《自流井图说》一书,说得很详细。又据曾仰丰《中国盐政史》,四川省井盐生产的县数,秦3,汉16,晋16,唐64,宋52,元15,明27个,所以大致可以说,唐宋时代,井盐生产最盛。
以上各种土法制盐,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我国才了有精制食盐工业,就是把粗盐精制为“精盐”以供食用,同时又生产一些副产物。
举报/反馈

芳谈历史

7116获赞 1021粉丝
正史让人忽悠你,野史让你忽悠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