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战斗正酣。  来自贵州的862名医疗队员与鄂州医护人员并肩作战,英勇抗击新冠肺炎,众多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将更多的白衣战士召唤到了迎风招展的党旗下。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3月7日,在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127名获批成为预备党员的医疗队员汇聚在鲜红的党旗下,铮铮誓言响彻战疫一线,字字深入骨髓,激荡心间。
他们中间,既有年轻有为、青春洋溢的“90后”,也有渴望加入党组织多年的“老同志”;既有在战疫一线申请入党的新生力量,也有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医院骨干。  贵医附院心外科护士长张琢说:“能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大家庭的一员,是我人生中最为自豪的一刻!”
张琢申请入党,深受身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出征前夕,我问科室里的老党员冯艳芳,愿不愿意去鄂州,她只回答三个字:‘行,我去。’”疫情当前,党员冲锋陷阵,把急难险重任务留给自己的大无畏精神,让她看到了党员的担当。
张琢在护理病人
战鄂州,最初的医疗救治条件不算好,和张琢同一组的党员何晓菊在抗疫火线勇担重任,在危难面前不计得失,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本色。让她看到了党员的责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琢说,贵州医疗队的党员心怀为国为民的崇高信念,用生命守护生命,“我也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当国家需要时,就要站出来,做一名冲锋的战士。”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进舱后的5个小时,要为患者打水、发口罩、发早餐……紧凑而充实。1床老人将大便拉在床上,身上、手里都是,张琢和同事一边清理,一边安慰他:“没关系的,您下次想方便的时候,提前说一声。”老人不知道怎么表达,感动的泪珠顺着脸颊流淌。
还有一些压疮患者的护理,瘦小的张琢需要半蹲着,帮助他们翻身,处理疮口。防护服内,汗如雨下,她浑身湿透。
一个月后,张琢因工作调整要离开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病房,要去新的战场,患者拉着她嚎啕大哭,“舍不得你啊!”
这位来自贵州的护士,用行动,赢得鄂州人民的尊敬。
越是重大关头、关键时刻,越能考察和识别一个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遵医附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师杨朝金第一时间请战驰援武汉,后来成为贵州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来到鄂州,来到鄂州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重的战区——鄂州市中心医院RICU病房。他说,“逆行”的方向就是初心的所在。
“在遵医附院,我有过护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经历,当时并肩作战的战友是一名老党员——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傅小云,现在到了鄂州市中心医院,我再次和他一起打仗,为阻击病毒,救治生命,奉献自己的力量。”杨朝金话语如断金,利落干脆。  进舱后,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危重症患者对生命的渴望,让自己时常想着“还能为患者再做点什么”。最久的一次生命守护,是10个小时,对方是一位上“人工肺”的老人。杨朝金寸步不离守着老人,盯着仪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当脱下防护服时,脸上布满纵横交错的勒痕,身上贴着湿漉漉的洗手衣。他却说:“做得还不够,医疗队里的党员同志,承担得更多。”  杨朝金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他说,愿为抗击疫情用尽自己的力量。  “我写了两次入党申请书,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黔南州人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朱奉兴表示,来鄂州前,他就做好了“若有战,召必至”的准备。  “这是受我父亲的影响,他就是一位老党员。”朱奉兴说,父亲从小教育他,“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国家有需要,随时都要上。”来到 “疫”线战区,朱奉兴更是时刻体会到了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的内涵,“因为在我的身边,在医疗队里,在抢救一线,在隔离病房,随处可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
他想要成为其中一员。  “不管白天晚上,只要患者有需要,我们就要上;已经不记得进行过多少次影像检查,看了多少张CT 片子。” 说起战斗在鄂州的21天,朱奉兴有些兴奋,“朝着胜利的目标前进,总有一股劲在胸中激荡,当患者向我比划出OK的手势,一切付出都值得。”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鄂州这个特殊的战场上,贵州医疗队的共产党员们用钢铁意志淬炼火红初心,在战斗一线践行使命担当,以炙热情怀书写的人生壮歌,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丹
编辑 施昱凌
编审 王璐瑶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863万获赞 0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