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印度、泰国、日本等国的民间故事,神魔小说,常会有“无忧树”、“阎浮树”、“菩提树”的叙述,好象这三种树都与佛教有着某种不解之缘。的确,它们都是佛教中的圣树。
在自然界中,无忧树的学名叫做婆罗树,是一种高三十多米的乔木,长卵形的叶子带个小尖,花色淡黄,可供药用或作香料。阎浮树别名鸟树,是一种高可达七八米的优质乔木。叶椭圆,开白色花,结出的紫黑色的浆果大如鸟蛋,菩提树则是一种常绿乔水,卵形的叶子,黄自色的树干,开花时,小小的花隐藏在花托之中。树枝可作念珠。
在佛教中,这三种树被认作是代表释迦牟尼一生三个阶段的标志。释迦牟尼悉达多是在无忧树下诞生的,在阎浮树下开始思索人间真理,最后是在菩提树下得道成正果的,终了,又在无忧树下圆寂。
相传,净饭王按古印度风俗,派宫女和卫队送摩耶王后回娘家生育。当到了兰毗尼园,摩耶王后走到娑罗树下,正想攀扶树枝,忽然一根树枝自动垂下,她伸手接枝,端然而立,悉达多太子就从她的右助生出。现在尼泊尔的兰毗尼园中还有摩耶夫人寺和悉达多太子降生图石刻。
太子青年时代,一天,净饭王带他去举行下种仪式,为他在一株阎浮树下铺好坐具,支起镂金天幕罩,四周围上帷幕,嘱咐侍从小心看护。不久,侍从都溜去凑热闹看仪式了。悉达多太子走出帷幕,他看到外间人畜虫鸟的生存竞争,仿佛感到世间普遍的苦难,似乎有了出家的预感。仪式结束,日落荫移,唯有太子头上那株阎浮树的树影静止不动,如华盖似地为他遮阳,而太子又静坐于树下纹丝不动。净饭王见此大惊,忙向儿子行礼。后来太子出家成道创立佛教,阎浮树就成了佛教圣树——思索之树。
太子出家后,修苦行六年,变得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蓬头垢面,也没悟出真理。一次,他走得饥渴,昏迷了过去,喝了村姑奉献的乳粥,逐渐恢复了体力,又跳进清澈的尼连禅河,洗净满身污垢。独自到菩提伽耶,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静思,最后竟豁然觉悟,证得菩提果而成佛。因此,以后佛教徒便将菩提树看作是佛的象征,见有菩提树,便绕树作礼,焚香散花。
悉达多八十高龄时,希望再看一看自己一生所建的寺院。当他拖着疲病的身子来到熙连若跋提河畔的娑罗林中,自感寿命将尽。便在一对娑罗树下铺了床榻,突然床位上落满了鲜花。释迦牟尼悉达多便在鲜花中安静地进入涅槃。此时林中八棵娑罗树都变成白色,变幻得犹如白鹤,因此娑罗林又叫做“鹤林”或“霜林”。
举报/反馈

月下独行盼倩影

1280获赞 287粉丝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关注我吧。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