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手中的“扇子”,文人雅士手执麈尾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南唐五代。由于在宋代麈尾已经失宠,导致后世有很多人只知道这个名字,而不知道实物是什么样子。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认为麈尾应该就是拂尘的别称。尤其是在一些古代文献中,麈的尾巴可以制作拂尘,于是错误的信息就流传下来。
那么麈尾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麈尾的样子很像方形树叶,把卵形树叶裁切成长方形的样子,就很像麈尾了。麈尾可以直立起来,绝不会像拂尘那样可以柔顺披散。麈尾能够成为六朝名士的手中“宝物”和麈这种动物有很大关系。麈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鹿,是群鹿的头领。麈通过甩动尾巴,指挥“团队”,具有领袖风范。于是名士都以手持麈尾为荣,标榜自己是是文人中的佼佼者,可以作为意见领袖。
手持麈尾的时候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麈尾是身份的象征,必须自己拿着,不能交给身旁的侍者。所以在一些传世作品中,哪怕文人已经聊得手舞足蹈了,手中的麈尾还要紧紧握住。东晋的著名文人王导曾经写过一篇《麈尾铭》介绍麈尾的形制、功能与各种附加含义。文章中特别强调,只有君子才可以用麈尾,挥动麈尾不仅可以带来阵阵清风,还可以扫去身上的俗气,简直就是文人雅士的“掌中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喜欢清谈,聊天内容经常是如何标榜风流自赏,高雅脱俗。有了麈尾,让聊天的氛围好了很多。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选一个山水清幽的地方,三五好友一边聊天一边欣赏风景,聊到高兴的时候,手中的麈尾左右摇摆,让聊天变得充满节奏韵律。有的时候,清谈内容也涉及学术研究,意见不同开始争辩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挥动一下麈尾,可以缓和紧张的讨论氛围。
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和麈尾有关的故事。晋朝的孙盛和殷浩都是名气很大的文人,他们二人喜欢辩论,一见面就停不下来。有一次,他们辩论的太激烈了,手中的麈尾摇来摇去都掉毛了。这个故事也反映出,当时的文人的确离不开麈尾。
对于现代人来讲,如果想见到麈尾难度就有点大了,只能在绘画作品中寻找。由于魏晋时期的绘画传世极少,只能在唐代的壁画中一窥真相。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有维摩手执麈尾的画像。唐代名家孙位画的《高逸图》中也有麈尾出现,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中孙权手中拿着的也是麈尾。此外,日本的正仓院中有唐代麈尾,不过这些藏品过于珍贵,很少拿出来展示。
拓展阅读
《短歌行》中流露曹操真心,不愧是一代枭雄,网罗人才也耍心机
多数人只知道“红学”,其实“选学”更值得了解一下
古代文学理论专著、文学创作宝典,刘勰著《文心雕龙》
能够熟读唐诗绝句,但你未必了解绝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