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激荡中发展。因此,香港电影呈现出了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不同风貌。香港恐怖电影属于香港电影的一个次文化类型,折射出了港人对生活的体验和社会意识。
然而,恐怖电影毕竟是一个冷门、小众的电影题材,尽管香港恐怖电影从出现到发展已经有80多年,但随着时代的变更、商业经济的变化,再加上香港电影的整体没落,这个本身具有丰富文化资源、地域特色的电影类型,却一直得不到重视。
香港恐怖电影的种类繁多、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再加上早期的很多电影或是找不到片源,或是未进行分级,这将给现在的研究者,特别是扒姐这样的自媒体作者,研究起来带来极大的困难。
但是,在香港恐怖电影中有一个分支——僵尸片,它的发展脉络却特别清晰,片源也很好找。所以扒姐这个“香港电影探析”系列,将着重研究香港的僵尸电影。“窥一斑而知全貌”,但愿这个系列写完,能让你对香港电影有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通过这些探析,看到香港恐怖片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一篇,我们将着重搞懂香港僵尸片的定义。
香港僵尸电影的研究对象
搞懂香港僵尸片的定义之前,我们先要确定香港僵尸电影的研究对象。
香港僵尸片是恐怖片中的一个亚类型。1922年,英国电影字幕设计员阿尔弗雷德·希区柯特转行执导了一部《第十三号》,他首次把惊悚、幽默、悬疑、推理、动作等元素杂糅进了电影里,随后又接连使用这些电影元素先后执导了《房客》、《讹诈》、《三十九级台阶》等同类型电影。这些电影传到香港之后,1937年,马徐维邦从这些影片中获得了灵感,拍摄出了第一部中国恐怖电影——《夜半歌声》。然而这部“效颦”之作,尽管集结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金山、胡萍、萧英等天王巨星,但是没有做好“西学中用”,最终影响甚微。
1939年,徐卓呆编剧、郑小秋导演,周曼华、尤光照、龚稼农、凤凰、蒙纳、徐天任等人主演的《李阿毛与僵尸》上映之后,香港的首部僵尸电影诞生了(一说是1936年的《夜半僵尸》,但那是一部纯粹模仿吸血鬼电影《德古拉》的作品,扒姐不认可其是一部僵尸电影,下面会有解释)。
通过这两个关键的时间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香港的僵尸片是后于西方恐怖电影出现的,同时它也借鉴了本土其它恐怖片中的电影元素,“土洋结合”、“西学中用”,最终才成为恐怖片中的一个亚类型,但这并不动摇其原本类型的属性。
要在内容和情节上甄别真正的香港僵尸片。从1939年香港第一部僵尸片上映以来,使用实地考察或是现场实现拍摄的关于僵尸的电影层出不穷。比如《湘西赶尸大揭秘》、《赶尸人》等等纪实类、解读类、科普类的电影,在做电影类型研究上,都不属于僵尸片。扒姐所做的香港僵尸电影探析,并不是单以记录和罗列历史事件的资料电影做为佐证,而纯粹是以中国传统僵尸为角色形象的僵尸电影做为研究对象。
僵尸片中的主要叙述性角色必须是面目可怖、青面獠牙的僵尸。僵尸在电影中的角色可以不是最主要的,必须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到很多香港电影中,它们用僵尸最为噱头,或是露露脸,或是次要甚至辅助性叙述角色,而也被冠以“僵尸片”。这种僵尸不担纲主要叙述性角色,对电影情节内容不产生明显作用的电影,不能称之为僵尸片。
僵尸片是一个具有文化含义的符号(1)
甄别类型的关键因素不仅依靠影片自身固有的特征,而且有赖于我们栖息其中并在不断创造的特定文化。——安德鲁·图得
僵尸片做为类型电影,也是一种文化涵义的展示。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僵尸片产生差异化的理解。比如,西方的电影研究者会按照好莱坞的类型标准给予地型类分化;比如内地的很多影评人喜欢将僵尸片归类于“披着恐怖外衣的喜剧片”。所以,相同类型的电影放在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呈现出差异化的特殊属性和创作风格,同时,由于僵尸片吸收和借鉴西方吸血鬼电影的创作方式和叙事风格,又导致了很多人误以为僵尸片和吸血鬼片属于同类型电影(广义上是,狭义上不是),这是僵尸片难以定义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实际上,我们看到大多数的僵尸电影不仅具备吸血鬼电影中的恐怖、惊悚元素,它还杂糅进去了很多喜剧、悬疑、推理、动作、灵幻等等其它电影元素。同时,这些杂糅进去的很多其它电影元素甚至所占比重超过了恐怖元素。比如“开心鬼”系列中的喜剧元素,“灵幻先生”系列的灵幻元素,“僵尸先生”中的动作元素等等。
纵观僵尸片的发展历程,它具有了很强的时代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它将主题的表达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紧密相连,有着强烈的地域性。这种强烈的地域性导致了不同背景下的观众由于认知差异,无法给僵尸片下一个完整的定义。比如,《僵尸系列》在北美、日韩地区上映的时候,那里的观众完全就把其当作喜剧片来看;而东南亚地区的观众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把它当作恐怖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僵尸片是一个具有文化的符号(2)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经济开始腾飞,文娱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与之伴随的,却是与日俱增的社会压力。港人们一边在压力之下缔造香港经济神话,一边苦苦寻求着通过电影来释放压力和放松。这是香港电影能够辉煌的根本原因!
但老套的武侠片、生硬的喜剧片、压抑的文艺片,当时已经无法满足港人们的观影需要。于是,香港电影由单一类型朝综合了鬼神、喜剧、动作、悬疑等元素的僵尸片出现了。但僵尸片做为文化符号,在文化表现上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方面,僵尸片在故事情节上渗透出了传统思想。具体表现为传统儒家文化的表现——人伦孝悌,自我约束、为人处世的礼仪等等;传统宗教文化的表现——“纸笔墨刀剑”的道教文化,死者为大、超度众生的佛教文化等等;人物设置上的文化表现——道士形象、女鬼形象、僵尸形象等等。
另一方面,僵尸片中渗透出了很多西方文化。这一点本身就是由于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的,具体表现为僵尸片拍摄的背景既扎根于封建制度之上,又展现了西方文化对香港的洗礼。
僵尸片的定义
僵尸片是以面目可怖的传统僵尸形象、惊险刺激的打斗场面和幽默诙谐的话语方式为核心的恐怖片。它不再单纯营造生理上的恐惧来吸引观众,而是用僵尸的恐怖丑陋形象直接刺激观众的感官使之产生恐惧感,让精神高度紧张的观众得以减压放松,从而获得内心的愉悦感。
香港电影曾有着“东方好莱坞”的美誉,僵尸片曾做为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成为了香港文化输出、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形式。然而遗憾的是,僵尸片随着香港电影的整体没落而没落了。
我们给僵尸片下定义,并不仅仅是规范人们对它的认知,而是通过定义的过程,不断地探析僵尸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诠释,对优秀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创新,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输出。这对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未来方向的引导,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这是扒姐写这个系列的初衷,也是对香港电影能够重新崛起的殷切期望。
下一篇预告:“纸笔墨刀剑”为什么能成为僵尸道长手中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