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植物,你第一时间会想哪些形容词?
百花齐放、生机勃勃?
郁郁葱葱、苍翠雅致?
坚韧不拔、遗世独立?
应该多是美好的意象。
在以往的纪录片中,植物也多是一副与世无争、岁月静好的模样。
今天,铺子就要拆穿这个假象,让大家看看植物的狡诈与心机。
那些或艳丽或素雅表象背后的劣迹斑斑——
《行为恶劣的植物》
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充满了诡异的自然生物——
狮鹫、龙、独角兽、人头怪兽。
但最为古怪的要属神秘的食人植物。
19世纪的探险者们,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了一种食人树。
他们说这种树长着像粗大青蛇一样的触手,像水蟒一样凶猛且不屈不挠……
当然了,食人树只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虚构产物,
但就像所有虚构的产物一样,其中包含着一丝真相。
维多利亚时代的探险家们,在探索婆罗洲的京巴那鲁山时,发现了同样古怪的东西。
——长着巨大罐子的植物。
其中一个罐子里,有一只已经被消化一部分的老鼠尸体。
这项发现引发了轰动,点燃了最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查尔斯·达尔文的想象。
通过艰辛的实验,达尔文证明了许多种植物通过设置陷阱猎食昆虫。
——它们的捕食方式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虚构小说一样离奇。
本片将带领大家走进这些食肉植物的世界。
要想食肉,首先要做的是捕杀猎物。
因此,食肉植物们进化出了三种不同的猎杀方式。
第一种是黏液
许多植物像捕蝇纸一样覆满黏液,可以将昆虫粘在叶片上。
达尔文在自己详尽的实验中,培植了很多食肉植物。
不过他最主要研究的,是一种叫做茅膏菜的小植物。
茅膏菜拥有黏黏的捕蝇纸式的陷阱,昆虫会被其茎叶末端分泌的小滴粘液黏住。
茅膏菜可以通过叶子来吸收营养。
当昆虫被困住后,茅膏菜的叶子会做出反应。
距离最近的触手会向昆虫处蜷曲,将昆虫粘的更紧,然后叶子会将昆虫包裹起来。
这让猎物距叶上的腺体更近,腺体会分泌化学物质,溶解并消化昆虫。
目睹了这一现象的达尔文写到——
“啊呀,我有时候认为茅膏菜是一种经过伪装的动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对的。
在佛罗里达的沼泽地,茅膏菜必须和其他动物争夺猎物。
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狼蛛。
狼蛛会在森林地表结网,任何昆虫爬经网上,狼蛛都会经由震动感觉到并将其捕食。
而在食物变得稀缺后,狼蛛结的网会更大,捕捉的昆虫更多,从而夺走茅膏菜的食物。
除此之外,茅膏菜还面临着来自其它生物的竞争。
茅膏菜捕杀并消化猎物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而奋力挣扎的昆虫会引起其他生物的注意。
比如在这类树林中很常见的橡树蟾蜍,他们常抢夺茅膏菜的猎物。
这种行为算得上不劳而获,但茅膏菜却无可奈何。
黏液陷阱非常有效。
捕虫树也进化出了相似的技巧。
但和茅膏菜不同的是,捕虫树的叶子上没有消化腺,它需要刺蝽的帮助。
刺蝽表皮有一种不黏的蜡质,这使它们可以在强力胶丛林里自由行走。
一棵树寄居着上百只刺蝽,足够消化捕获的所有昆虫。
刺蝽将尖利的长喙戳进被黏住的昆虫体内,吮吸其体体液。
待进食完成后,刺蝽会在捕虫树的叶子上排泄粪便。
捕虫树可以通过叶子吸收这些已经过预消化的现成肥料。
捕虫树和刺蝽进化出了一种紧密的共生关系。
第二种办法是开合捕捉。
就像旧式的捕鼠器一样,有些食肉植物的叶子能突然合上捕捉猎物。
这其中的代表,就是捕蝇草。
达尔文收到了许多样本,他将它们种在温室内研究细节。
在仔细的检查中,达尔文发现——
除了叶片边缘的小刺外,每片叶子的表面还长有三根绒毛。
这些绒毛就是关闭叶子的触发器。
在实验中,达尔文还发现,只有当两根以上绒毛被碰触,叶片才会关闭。
因为叶片关闭需要消耗能量,而野外常常下暴雨。
这有效降低了被意外触发的可能。
在二十秒内有两根感应毛被碰触,叶片就会猛地合上。
而叶片合上的时间只需0.33秒。
但叶片边缘的刺之间会留有空隙。
这会使没有食用价值的小虫逃出,为下一次捕食做准备。
而当大昆虫被关后,不断地挣扎会持续刺激到感应毛。
在几个小时内,叶片会越夹越紧。
叶片内壁会分泌化学物质,从而杀死并消化猎物。
捕蝇草还有一个少为人知的近亲——
水车草。
水车草生长在水中,因枝条排列得像水车轮而得名。
水车草的捕食陷阱和捕蝇草类似,但它的目标是更微小的水中生物。
比如种虾和桡足动物。
通过对黏捕和开合捕捉的研究,达尔文证明了这些植物真的是食肉植物。
可第三种捕获昆虫的方式,他却一直不太确定。
那就是瓶草的坠穴捕捉方式。
在美洲、澳洲、东南亚,都有瓶草生长。
每种瓶草都很美,但这种美确是致命的,
现在,我们知道瓶草拥有食肉植物中最精妙的陷阱。
北美瓶草拥有高大直立的瓶身。
其唇下会分泌蜜糖,并且覆盖着倒生的细毛,让昆虫很难站稳。
当昆虫试图吸取蜜糖时,就会滑到陷阱底部,再也无法逃脱。
待昆虫死后,瓶草会分泌酶和酸分解猎物尸体。
所有北美瓶草都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到了夏天,暴风雨在这类地方很常见。
鹦鹉瓶子草的瓶盖会形成罩子,覆盖住瓶子,不让里面灌满雨水。
可它生长在潮湿的坑洼处,而在大雨期间,这些坑洼常常会灌满水。
但这并不意味着,瓶草就不能捕食了。
罩子会形成了一个倒毛覆盖的狭小进口,这使瓶草就像一个微型的龙虾诱捕笼,
水中的蝌蚪在瓶子表面进食。
但一旦游进瓶口,就再也出不来了。
只能一路游到瓶底,等待着被瓶草分解消化。
精巧的设计,使它做到了水陆两栖
在北美瓶草以外,东南亚猪笼草的设计同样精巧。
这些植物会沿着大树长成几十米高的藤蔓。
精巧的瓶子就生长在叶子末端的卷须上。
全世界共有一百三十多种猪笼草,其多样性十分惊人。
除了大家日常养殖的几种外,猪笼草还有非常多奇异的形态。
像是二齿猪笼草。
二齿猪笼草因盖子下的尖齿状结构而得名。
尖齿分泌蜜糖吸引昆虫,昆虫吮吸时会顺着尖端滑入笼中的消化液内。
笼内还生活着一种蚂蚁,它们可以在光滑的内壁行走自如,甚至能在笼内的液体游泳。
这些蚂蚁们可以尽情的享用笼内的猎物。
而它们要做的只是清洁笼口边缘,让笼口保持光滑。
蚂蚁们帮助猪笼草捕食,然后从中分食。
作为回报,猪笼草还提供笼蔓,让蚂蚁在其中筑巢。
最壮观的一种就生长在婆罗洲京那巴鲁山的山坡上。
那就是全世界最大的一种瓶草——
马来王猪笼草。
全球目前总共只有约两千株马来王猪笼草。
它和动物拥有着最惊人的关系。
——马来王猪笼草不仅食肉,还会引诱哺乳动物。
它的笼盖下方会分泌蜜糖,这种蜜糖会吸引山地树鼩来舔食。
每只山地树鼩都知道其领地内每一株的方位,会依次进行造访。
在进食的同时,树鼩的粪尿会排进猪笼草的笼内。
这些养分对猪笼草来说是一种补充。
马来王猪笼草就此成为了树鼩的“马桶”。
树鼩只在白天活动。
而到了晚上,马来王猪笼草会继续分泌蜜糖。
因为这是巴鲁大家鼠的“马桶”时间。
就像树鼩一样,巴鲁大家鼠跨坐在笼口进食,将屎尿排进笼里。
但不同的是——
因为更小的体型,巴鲁大家鼠不小心滑下去后会被困在笼内。
最终成为猪笼草的美餐。
这可能也就是纪录片开头提到的,植物罐子中的那具老鼠尸体的由来。
维多利亚时代对食人植物的记叙只是娱乐性的虚构。
但过去几年的发现表明,在食肉植物的世界里,真相往往比虚构还要离奇。
我们对这种奇特植物的着迷,似乎和它们最早被发现时别无二致。
为什么会有植物进化成食肉植物?
答案很简单,为了生存。
大部分食肉植物生长在土壤贫瘠,、含氮量很少的泥塘沼泽湿地。
它们的生长需要氮,而昆虫体内就含有大量的氮。
食肉植物要做的,就是捕杀这些昆虫。
岁月静好的纪录片看多了,难免会有些疲惫、乏味。
幸好B站上还有这种角度清奇的宝藏片,可以让人换换口味。
而且不仅如此。
看评论,网友们全都打开了新世界。
——有幻想植物大战僵尸的。
——有对自己产生新认知的。
——还有坚定了减肥信念的。
这么有意思的宝藏片,错过岂不太可惜了。
举报/反馈

电影铺子

39.4万获赞 3.9万粉丝
电影里什么都有,就差你来发现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