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守边时,作《渔家傲》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修尝称为“穷塞主”之词云云。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区域。
具体渔家傲秋思备考知识点如下: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原文展现
渔家傲[1]·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2]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3]无留意。四面边声[4]连角起,千嶂[5]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6]归无计。羌管[7]悠悠[8]霜满地,人不寐[9],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习题
1.全词用语精炼传神。上片一个“ ”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 ”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2分)
答案:闭泪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谈谈。(2分)
答案:征人们都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3.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答案:天冷;声杂;城孤。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何作用、?
答案:景物: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城门的情景,写出了塞外的奇异风光。
作用;点名了战事吃紧;戒 备 森 严 的 特 殊 背 景,反 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5.这首诗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慨叹功业未立,思念家乡
6.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
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立,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限2个字)。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7.阅读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答:a、慨叹功业未立; b、思念家乡。
(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答: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举报/反馈

野老说语文

5万获赞 4398粉丝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