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几天的时间我们一直分享一种东西就是“玉”,无论是用于礼制的礼仪用玉还是用于敛尸的丧葬用玉,好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太相关,那么今天我们所说的“玉”的用途就和我们的生活有些关系了。它就是作为装饰用玉中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小器件叫做“玉带銙”。
铊尾
玉带銙又称“玉带板”,玉带是由鞓(tīng腰带带身)、带扣、銙(kuǎ附于腰带上的装饰品)、铊尾四部分组成,用于系在腰上之物。平时我们所说的玉带、金带、银带、铜带等不同的材质所制成的。有一种带子整体以金、银、玉等名贵的金属或者玉石制成的;而另外一种主要是指带子上所嵌的饰物的不同,缀金銙者称之为金带,缀玉銙者称之为玉带等等。
玉带銙的造型,基本为扁平片状体,但由于时代、区域、民族及使用方法不同,所以形式也略有差异。玉带銙造型一般有:方形銙、拱形銙、附环銙等。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玉带銙的造型及纹饰也有非常大的变化。
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我国发现最早的一条玉带,出土于陕西咸阳北周若干云墓中出土的碟躞玉带。碟躞玉带的形制是用丝或皮革制成的玉带的衬底,称为“绦”或“鞓”,然后在其上缀缝带扣、带环(銙)和铊尾。碟躞带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中,称之为胡服;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根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国衣冠,自北齐……有碟躞带,皆胡服也。带衣所垂碟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而所谓的碟躞,原指人小步行貌;碟躞用于玉带是因玉带上可系刀、剑及一些日常用具等物,可随步伐前后摆动。
铊尾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碟躞即今之带銙也,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开元以后虽仍旧俗。”
带板
在服饰上用玉带始于唐代,而唐代也是使用玉带最为盛行的时期。玉带是等级身份的标志,等级不同质地也不同,带銙上銙的数量与纹饰也有差异。据《唐实录》记载:“高祖始定腰带之制,自天子以至诸候,王、公、卿、相,三品以上许用玉带。”也就是说,玉带是官位及其权利的象征,一般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才准许其佩用玉带。同时根据官爵的高下,所用的玉带銙的节数也有严格的规定,由十三块至七块,尊卑有别;玉带制度的建立突出显示了封建帝制下的等级与权力观念。 到了宋时期虽然崇尚金带,但玉带依然流行,同样也是佩戴者身份地位的标志;特别是随着写实图案的增多,吉祥纹饰的大量使用,玉銙的画面也日渐丰富。辽金元时期位于我国北方的民族也十分重视玉带的使用。到了明代重视古制,此时革带的一周均镶有玉銙,是使用玉銙数量最多的时期。至明朝灭亡后,清朝的统治者沿用了自己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服饰,因此玉带不再使用(清代区分官职职位的高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朝服的补子)。至此具有礼仪性质的玉带銙,由唐早期出现经历了宋、金、辽、元、明至清完成了自己作为礼仪用具的使命,作为历史的文物被保存了下来。
举报/反馈

TJ东皇太一

1.2万获赞 1484粉丝
古代艺术品真的不难看懂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