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来都不舍得离手的拐杖,迈着鸭子步走路...
这些词叠加起来,就构成了一代“喜剧之王”:查理·卓别林。
而卓别林的一生都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1889年,卓别林出生了。
那一年,正值戏院表演在英国的全盛时期,整个英国有200多家戏院,卓别林的父母都是剧团的喜剧演员,他的喜剧天分是耳濡目染的遗传。但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父母就离婚了。
父亲酗酒逃避抚养责任,母亲就不得不担负起养育两个孩子的重担。从卓别林有记忆开始,家里永远面对的是入不敷出的窘境。
因为母亲为家庭操劳,嗓子日渐沙哑。有一天,她在台上艰难地唱着,歌声被尖厉的嘘叫和喝倒彩声所淹没。
心急如焚的老板,慌不择路地拉来站在幕侧的小卓别林救场,没想到他毫不怯场,站稳脚跟就欢快地唱歌跳舞,观众被他的憨态逗乐了,纷纷往舞台上掷硬币。
这一年他5岁。他写道,这是我的第一次表演,也是母亲的最后一次。
那次后,卓别林一家的生活就更困难了,全家只能靠给别人缝衣服挣钱来维持生活。
但让卓别林难忘的是,母亲具有一种将悲惨生活变崭新的不可思议的能力。
她教孩子们如何自寻乐趣。她有时站在窗边注视行人,通过他们的外表举止猜测其性格,编造故事;有时以哑剧的方式,用手模拟下面街上发生的事,逗两位小观众乐。
她在做工闲暇给孩子们讲圣经故事,听得他们泪水涟涟。卓别林说,就是在那间阴暗的房间里,他看到了关于爱情、怜悯与人性的永恒主题。
由于过度操劳,妈妈的身体越来越差,走投无路全家都住进了救济院。而不幸的是,身体越来越差的妈妈居然疯了,被强制送进了精神病院。
可怜的卓别林兄弟俩被送去了爸爸身边,爸爸是一个酒鬼,而他们兄弟俩又被后母折磨赶出。
12岁父亲去世,母亲疯了,哥哥被送去了训练舰成为一名水手,小小年纪的卓别林只好自己谋生。卖过花、送过报紙,也当过理髮师的学徒,尝尽了嘲讽与无助的滋味。
后来卓别林在一个游艺场打杂,一次偶然,剧场的一位喜剧演员生病了无法上场,剧场经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卓别林代替,没想到套上了肥大衣服穿上大皮鞋的卓别林,一出场就引起了全场大笑,一连演了好几场。
慢慢的卓别林就开启了自己的喜剧表演生涯,他进入了有“笑料工厂”之称的卡尔诺剧团当演员。
1913年,卓别林赴美国巡回演出时,被启斯东制片公司的制片人看中,出演“启斯东喜剧片”。而就是这些喜剧短片,让他成为了声名鹊起的喜剧明星。
1914年2月,一个身穿肥鼓鼓裤子、紧绷绷上衣,头上戴着小礼帽,手持竹节手杖、留着一撇小胡子的流浪汉,迈着夸张的鸭子步,滑稽地走入电影《威尼斯小孩赛车记》的镜头中。
这个日后卓别林最经典的流浪汉形象夏尔诺诞生了。
托马斯·利弗兰在《喜剧世界》中写道,“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常常是令人不愉快的,他们必须与失业、腐败、无情的政府、趾高气扬的上层阶级等做斗争。通过影片中的流浪汉形象,他们看见了同盟和朋友。”
卓别林完全用表情和肢体动作发挥幽默感的表演,跨越语言与国界,直击人心。
据统计,卓别林的一生总共制作了八十多部影片,它们大多揭露社会底层问题,让人们获得欢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对社会进行讽刺和批判。
也正是因为受政治时局的影响,联邦调查局开始对他跟踪监视,却并未发现切实的证据。
但在1952 年,他们还是剥夺了卓别林重返美国的权利。
1952年,卓别林在欧洲定居。远离镁光灯,生活美满幸福,但他对被迫离开美国仍感到痛心。
因为他在美国生活了近四十年,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那里,虽不是祖国,却早已有了感情。
1972年,美国终于向卓别林示好:他获邀前往阔别20年的好莱坞,接受奥斯卡特别荣誉奖。领奖台上,卓别林还未开口,泪水早已盈眶。
此外,卓别林还获得了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终身成就奖、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在卓别林的电影里,总有两个绕不过的标签:跌宕起伏与笑料百出。
将插科打诨组成行云流水的故事,他的才华横溢,世所难及。
但卓别林却说:“世界就像是个巨大的马戏团,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后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辛酸 。”
但他却一直难以忘怀电影艺术,在78岁高龄拍了最后一部电影《香港女伯爵》,也是他的第一部彩色和宽银幕电影,由马龙·白兰度和索菲亚·罗兰主演。
1977年圣诞节当天,他在睡梦中悄悄离开了人世。
从此,那个滑稽的流浪汉,戴着礼帽,拎起手杖,步履蹒跚地走进逼仄的小巷,一直走向历史深处。
举报/反馈

甄比比

1.3万获赞 581粉丝
我们一起真心话大冒险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