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当中探讨了《GB/T 24742:技术产品文件工艺流程图表用图形符号的表示法》,链接为国家标准竟然用符号规定了物料在生产现场的6种状态?,说明了物料在生产现场的六种状态,今天来探讨其中的一种状态,那就是停留。物料在生产现场停留的方式有哪些呢?实际上纯粹的停留方式总共有五种,分别是:散放、集装、托架、装车、输送带。大家常用的表达符号见下图:
五种停留方式及其表示符号现在就这五种停留方式分别来予以说明:
1、散放:直接将物料放在地面上。这个时候,如果要完成搬运则需要现将物料搬至搬运工具上,送至目的地在从车上卸下来;这个是最不理想的停留方式,也是必须改进的停留方式,如下图:
生产现场散放的物料2、集装:相对散放,如果物料可以集中放在容器中或是扎成一束,这时搬运起来效率就会比散放高一些,节省体力;如下图:
集装的物料停留方式3、托架:将物料放在托盘上,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叉车完成搬运,效率比集装更高,从而成本也更低;
托架的物料停留方式装车:如果物料加工完毕直接放在搬运车上,则搬运起来效率更高,直接拉走就可以了;
装车的物料停留方式输送带:将加工好的物料放在输送带上,要完成搬运只需要摁电钮就可以了,最高的效率,当然也可能是最高的成本,并不一定是最恰当的停留方式。这个就不用给大家看图片了。
对于车间不同特点的物料,要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首先就要坚决取缔散放的停留方式,然后则需要根据物料的大小、形状、重量、质地等特点,设计最合理的停留方式。
关于停留方式,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呢?欢迎交流沟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