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当潮流玩具文化还没兴起太久的时候,萨克拉门托邮报编辑Rachel Leibrock写了一篇文章来描述这个现象,充满好奇心的Leibrock给它起了个简洁又可爱的标题:“Not kids play”——不是给小孩玩的。近二十年后,玩具在成人世界早已成为潮流,我们沿用了Leibrock的这个标题,采访了两位在领域内非常优秀的玩具艺术家,分别是设计了DIMOO WORLD的Ayan和skullpanda的设计师熊喵。
“潮流玩具”可能不是Art toy/Designer toy最好的译法,仅以“figure(人偶)”一词代称似乎更为合适——它们不仅是玩具,而是一个个人格。当香港“figure教父”Michael Lau设计出第一个系列Gardener时,其001号人格就是以自己为原型的滑板少年MAXX,他喜欢街头,热爱潮流,希望某天成为一名画师。而当做到096时,Michael自己出现了,这时他已是著名画师,玩偶的介绍只有一个词:Artist。从原型走到本人,他用了96个号码。
Gardener Palmer Series 1
by Michael Lau
1990年代的香港和日本,玩具风潮爆发,当Hip-Hop、涂鸦、滑板都已走上街头,人们看腻了达·芬奇,急切地想来点儿俗的。早在1970年代,一批以反古典著称的漫画家就以“Lowbrow Art”——“低俗艺术”为理念走入主流,不少漫画家在接下来对绘画再次进行革命,从2D转3D,走入玩具领域。
不论是在大都市常可瞥见的巨大KAWS,还是摆满了玩具爱好者壁橱的各色Bearbrick,当代艺术中再也没办法少了玩具的身影。罗兰·巴特在《流行体系》中把流行物品以符号化进行了分析,而玩具这一颇具现代性的元素自然也隶属于当代符号的一位。
玩具行业的讲究颇多。春秋时期,鲁班做鲁班锁送与小儿,狠狠地为难了孩子一把。而在当代,玩具在收藏家眼中甚至比当年的鲁班锁还要复杂。它们以人物出发,其性格在其家族趋于完整的过程中更加丰满。从设计到材料、绘画、着装设计,玩具充满了学问,不论是其实体还是精神上。
相较于上述KAWS、Gardener等玩具,更小的被称为mini figure,仅有几厘米,被扔进市场后却受到更广阔的接纳。泡泡玛特是一家专门经营潮流玩具的企业,其旗下艺术家Ayan设计的DIMOO就是小玩偶领域中备受推崇的系列。由熊喵设计的skullpanda则更为小众,常在出品新作后在固定群聊中抽取购买权,但其受欢迎程度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增强了创作者和作品的神秘气质。
skullpanda
by 熊喵
给小型玩具再添上一层神秘感的方法就是盲盒,这个方法DIMOO也在尝试。盲盒在近几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但谈论它的总是多于收藏它的。不论是否使用盲盒进行市场行为,其在设计上的考量和讲究都使收藏者拥有了超过小身形玩偶本身的东西。
Ayan 作品 DIMOO WORLD
skullpanda的玩具由一系列女孩组成,她们绝对颠覆传统玩偶的样貌,不论是其五官、身材比例还是设计风格。十字架被画于部分形象的胸部和头部,这些玩具并未透露表情,而是仅以其哥特式复杂来代替显性肢体语言。DIMOO的形象则拥有更多“亮”的一面,带着一朵云的小孩、和他交朋友的狐狸和毛虫,Ayan也在不断丰富DIMOO世界中的故事线和形象。巧的是,两位艺术家都认为,这些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她们自己,而显然,在开头处“figure教父”Michael Lau也这么认为。
skullpanda
by 熊喵
D:你会怎样描述自己的作品?风格是否受某位前辈艺术家的影响?
A:DIMOO是我的一个孩子,DIMOO WORLD 最初诞生的并非是因为DIMOO,而是他的小伙伴们。DIMOO是在世界观初步搭建好之后,才出现在大家面前,结果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很开心有很多人喜欢这个小男孩。DIMOO代表了我内心的一部分,我希望他的存在可以为这个世界带来多一点治愈力、创造力,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心与包容,他代表越挫越勇积极向上的冒险精神。
DIMOO WORLD
by Ayan
设计风格这个东西,我自己还在摸索。此时此刻的我,会偏好先从绘画出发,提炼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色彩和元素。同时除了玩具设计,我也会去尝试雕塑、版画等不同的表现形式。绘画风格上,我目前还在探索自己的语言。最近村上隆、奈良美智等艺术家的作品给了我许多思考。
X:skullpanda是另一个我,更自由更果断。她扮演不同角色,探索不同人生,在分裂中寻找真实的自我。因此每款的表达方式都会有差别,讲述的故事也有其独立的存在感。最喜欢埃贡·席勒,粗暴,病态又自由。我自己的绘画风格比较多变,受很多人的影响。包括一些电影和摄影作品都会让我找到共鸣。毕加索曾经说:“我从不停留在一个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没有风格。”我想我是认同的。
熊喵的画作
D:怎么看待以盲盒来推广玩具的方法?
A:在我自己独立制作设计师玩具时,会有限量的小众属性。而盲盒是一种很好的大众媒介,可以帮助设计师将自己的IP推送给更多人群,让更多人认识DIMOO,喜欢DIMOO。盲盒的尺寸很方便人入手和携带出门拍照,很多人喜欢精致小巧的玩偶陪伴着工作,出行。我们和潮玩企业泡泡玛特的合作,也是希望能通过平台的推广,线上商店以及机器人商店等各种售卖方式,让大家可以从多个渠道去获得自己喜欢的设计师的玩具。
工作中的 Ayan
X: 我目前专注独立玩具的设计,盲盒也许后续会考虑,但肯定不是现在。我还在研究“大众”为何物。
D:怎样看待国内潮玩、盲盒的发展情况?
A:眼下设计师私售的模式,建立自己的粉丝网络非常方便,很开心见到越来越多跨行业设计师加入潮流玩具的创作。国内现在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每个人都可以用玩具来表达自己的理念。我也很开心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如Kenny Wong、Kasing Lung、Molly(Cry Baby设计师)、Pucky等等。
X: “玩具文化”在我看来就是那些可以传递思考和情感且有趣的艺术创作,用玩具的载体表现了出来,不仅让很多置身于高速运转社会中疲惫的“大孩子们”找到治愈和共鸣,越来越多风格独特的设计师的出现也让玩具具有了艺术品的美感和收藏价值。盲盒文化让潮玩从小众走向了大众。
skullpanda
by 熊喵
D:怎样解读自己玩具中带有的故事性?
A:设计师玩具最好玩的地方是开放式的故事世界。粉丝可以自由地去解读,不同的造型也带出不同的故事。
X:我喜欢用skullpanda去创作故事,但我不会把故事讲完。只是通过涂装向玩家开始一个讲述,开启一个模糊的身份设定。正如人们看世界的角度有诸多不同,故事也不限于一个结局。
D:DIMOO这个形象除了玩具头部的造型不同之外,你也设计了不同的主体,如人物、狐狸等。在你的DIMOO宇宙中,他们是怎样的关系?
A:DIMOO WORLD的设计初心是想解释关系中“互补”所带来的羁绊。CANDY是最早被设计出来的,也是DIMOO在这个世界里第一个遇到的朋友。CANDY作为一只狐狸却没有尾巴,因此感到自卑,但直到她遇到了MR.WORM——一只愿意成为CANDY尾巴的小毛毛虫。MR.WORM会变着花样来逗她开心,比如戴个假发,画个鬼脸,而CANDY会带着MR.WORM四处冒险,他们之间就这样拥有了无可替代的羁绊。而DIMOO也是在这个理念下设计出来的。
DIMOO WORLD
by Ayan
我给他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小伙伴云宝宝,这个云宝宝会一直陪伴着他。DIMOO是我内心的一个映射,他像我一样,是个表面挺傲娇,内心挺诚实的男孩子。人多的时候很开朗,人少的时候很孤僻。所以他需要很多朋友去带动他感受生活上的点点滴滴。
DIMOO WORLD的世界里,目前DIMOO通过冒险已经认识了一些可爱的小伙伴。比如沼泽里的可爱迷之生物JELLY,常常像果冻一样变幻着色彩。还有SNOOKS,他是一只长着怪兽尾巴的英国短毛折耳猫,MINI-MO是一只样子像蛙,但背上了多肉植物的小怪兽。它们在珍兽幼儿园里是一直受欺凌的小可怜,直到有一天MINI-MON跳到SNOOKS头上,它们发现二人可以化身为一只凶恶的熊(虽然只是他们自己觉得很凶恶),从此它们胆子大了许多,不再惧怕去幼儿园。还结识了NICO——一只可爱的大耳朵老鼠,它总希望自己可以像鼠那样,可以在天空中滑翔。而当他巧遇蝠鲼NONO,两人正式完美结合在一起,一个渴望翔,一个渴望自由。
随着DIMOO冒险的继续,今后还会遇到什么小伙伴呢?我会持续地创作下去,希望能把他们都介绍给大家。
D:你设计的玩具中,“萌感”似乎不是你的偏好,更多的人物具有如诙谐、暗黑等丰富多样的特征,是如何考虑的?是否和你的个人风格连贯?
X:我也有一些具有“萌感”的系列。制造矛盾制造猜想更让我觉得有趣。诡异、暧昧、大胆,这些和“小女孩”有些不协调的气质会更匹配我想要讲述的故事,也是我个人审美的偏好。我创作的时候非常随心所欲,这让我有更多想要传达的感受。这也许是为什么我设计的人物有多样特征的原因吧。
skullpanda
by 熊喵
两位设计师都谈到潮玩的叙事性。语言只是故事的一种形态,更多的形态是粘稠的、模糊的,仅存在于想象中。但在设计师的手上,玩偶化成了一种备忘录的姿态,像魔法一样被施予了不同的故事和情绪。
当然,绘画、设计完全可以和情感无关,但设计师玩具比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更容易与人产生联系,因为它拥有了哲学家贝克莱口中更真实的“客观广延”,就是在视觉之上的触觉。
Dazed Digital
专题编辑:Tian
图片:熊喵、Ayan、网络
举报/反馈

DAZEDOFFICIAL

864获赞 260粉丝
先锋、多元、独立、时尚
南京新与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