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仔细检查车上防疫物资配备情况,车辆通行证要随车携带。路程遥远,大家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等着你们凯旋归来!”
2月15日下午,20辆大巴在福建省福州市汽车北站整装待发,福建省市道运中心和闽运客运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司机和随车专员再次强调沿途的防疫责任,并为他们加油打气。随后,这些列车开出汽车站,分赴云南、四川、湖南、江西、山东、贵州等地,接送约500名外省务工人员返岗。
00:13
早在2月13日下午,车身悬挂着“疫情阻断不了温暖和服务”以及“带走疫情寒冬 迎接春暖花开”等字样的闽运大巴车缓缓驶出福州市长乐区首占公交枢纽站。首批28部“返岗直通车”分赴云南、贵州、四川、湖南以及河南等地,专车接送长乐区20多家企业第一批员工返航复工复产,截止目前,长乐区已经派出50部“返岗直通车”。
从家门口到企业,“一站式”服务暖人心
“接送的车辆为我们提供了‘从家门口到企业’的‘一站式’服务,减少中间环节带来的不便和疫情感染的风险,减轻我们对疫情的担忧,让我们能够更安心地返岗,早日全身心投入企业生产。”一位湖南籍员工在电话采访中说。
在这些“专车”大巴上,消毒液、电子体温计一应俱全,每位司乘人员都已戴好防护口罩,逐人进行体温检测。同时,承运方闽运长乐分公司提早做好了车辆车况检查、卫生清洁、全面消毒等工作,并按照车辆核载数的50%控制客座率,分散就座,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2月15日,20辆大巴在福州市汽车北站整装待发。朱榕 摄
2月14日、15日两天,又有60辆大型客车从福州市各个公交枢纽出发,赴云南、重庆、四川、贵州、湖南等地接回近千名复工企业人员。
根据福州市交通部门的制定《福州市复工企业人员返榕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方案》,福州全力支持、统筹协调全市85家具备省际、市际经营资质的包车客运企业从事复工企业人员返榕的道路客运包车业务。
同时,目前福州市有福建中旅客运有限公司等31家旅游包车企业的300辆客车已恢复市区周边的企业员工通勤接送服务。
福州市还成立了福州市复工企业人员返榕道路客运保障突击队,配备应急保障车辆50辆,在福州复工企业人员返榕包车运力不足时,突击队立即调配应急保障运力,承担复工企业人员返榕运输业务。
减免通行费,一路“绿灯”保畅通
“高速工作人员快检快放,一路畅通无阻,来回比以往用时还少了三四个小时。”福州市闽运长乐分公司的司机陈师傅,13日下午出发,15日傍晚就已经从江西省乐平市接到25名企业员工返回福州市力特隆纺织厂,这些员工将在隔离期一结束,尽快投入到企业复工生产中。
首部返程的包车自江西乐平市抵达福州市。余少林 摄
高速公路部门也为返岗专车“开绿灯”。福州市道运中心积极支持复工企业使用自有车辆运输返榕复工人员,及时对接高速管理部门,为复工企业的非营运客车提供高速公路减免通行费的优惠政策。
福州市交通运输部门还会同市人社部门,积极与复工企业开展对接,讲解防控政策,摸清摸实跨省、市务工人员运输需求,要求复工企业做好人员信息及健康情况排查,客运企业根据返工工人数和乘车地点合力组织安排运力,科学制定行车线路。
福州市晋安区采取政府协助、企业为主的工作原则,以2020年3月底(暂定)为截止时间,对包车接送务工人员返岗工作所需费用由企业承担一半,政府承担一半的补助方式,确保务工人员尽早尽快返岗工作。
“大数据”防疫,复工更有“安全感”
刚刚抵达福州市力特隆纺织厂,25名返岗工人就进行了采集咽拭子,测体温、消毒、健康状态登记……所有防疫措施完成后,回到工厂宿舍进行隔离观察。
“工人都是一人一座,在车上尽量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但在下车后还是要进行检测,检测没问题,工人才能上岗。”力特隆纺织厂总经理孙阳建介绍,厂里已经提前备好了隔离宿舍,在检测结果出来前,工人先进行隔离。隔离期间,每天两次体温检测,生活用品和一次三餐均有人直接送到隔离区。
所有包车大巴均采取“一人一座”模式,严格消毒,保障安全。
“没有工人,我们就没办法复工,感谢政府及时出手相助。”孙阳建说,当地政府派出的一部大巴车后天还将从四川泸州接回23工人,“有工人返岗,就能确保工厂复产复工。”
“定制公交一人一座、乘坐人员相对固定、凭票上车的特点,对特殊时期的员工通勤来说,具有更大的安全性。”福州市道运中心公交科科长刘晓锋介绍,目前康驰新巴士、闽运公交公司已相继开通部分商务定制线路,服务企业员工通勤。
“目前公司已为20多家企业开通商务定制专线,为了帮助客运员工通勤防疫管理,企业还在巴士盟APP内增加‘疫情信息化防控’模块,预计下周就可以投用。”康驰新巴士公司党支部书记黄钦武介绍,新模块具有实名登记、身份识别、健康检查等功能。乘客上车前可先在线上填报,通过采集乘客信息,可以排查重点地区人员、对异常信息进行预警追溯、还能为复工企业提供《疫情情况日报表》,为企业和政府提供疫情防控情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举报/反馈

人民日报

2.2亿获赞 2095.1万粉丝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人民日报社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