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公元55—641),字信本,唐潭州临湘(湖南长沙)人。欧阳询他聪敏过人,勤奋好学,博通经史,一生经历陈隋唐三朝,阅历丰富。13岁那年,他身世显赫的家族被皇帝团灭,欧阳询却逃匿幸免;隋末动乱中,欧阳询先随隋炀帝南下,后被窦建德所掳,又被秦王李世民俘获,去长安路上船触礁发生了著名的“三门峡之劫”,但欧阳询均死里逃生。
入唐后,65岁的欧阳询,先因是唐高祖李渊旧交(“高祖微时,引为宾客”),被授“给侍中”,后被太子李建成网罗门下,任“率更令”。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权后,欧阳询作为“贤良文学之士”仍然受到任用,任职业弘文馆任职,时年71岁。
欧阳询一生屡遭劫难,却又均化险为夷。这种遭际化入书法之中,欧阳询的字既险绝冷峭,又平正严谨,向为后人称道。其书法上承二王,兼取汉隶、北碑,博采众家之长,笔力险劲,结体坚实强固,用笔精到,法度森严,意态精密,独具风格,世称“欧体”。其传世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愠彦博碑》《黄甫诞碑》等。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是他七十五岁晚年的得意之作。贞观六年,唐太宗避暑九成宫,发现清泉,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全碑高2.7米宽0.93米。共24行,每行49字。欧阳询在书写时一丝不苟,十分严谨,尤其讲究用笔之法。《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
《九成宫醴泉铭》(田章英临)
其主要特点是:
一、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笔势灵活生动。
二、用笔精细,动作幅度小。
三、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特别是横竖划的起笔,多用凌空取势,折锋起笔,收笔亦须回锋。
四、点画呼应,笔势连贯,相同的点画并列要求变化。
五、钩画特殊,竖钩形小而丰满;竖弯钩取法如隶书“波华”;而心钩波钩则翻笔如魏碑。
六、树画多与字心取相背之势,这与颜体之外拓刚好相反。
七、捺画中平捺的落笔多用折笔藏锋,斜捺的落笔多为露锋。而且捺脚都驻笔成方,提笔出锋,弧度很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部分
《九成宫醴泉铭》向有“楷书之极则”"天下第一铭"、"天下第一楷书"、"天下第一正书"等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倍受人们喜爱。元朝大书法家赵松雪称它"清和秀健,古今一人",明陈继儒称它“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
请点击输楷书四大家
值得注意的是欧体风格是承上启下的,上存篆隶笔意,又含魏晋遗风。笔画如隶如草,笔势险中生奇。我们在临摹中,多体会欹中求周正,险绝处求平稳的用笔之道。
举报/反馈

晨之论史

13.3万获赞 2.7万粉丝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