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句俗语“万事开头难”。不知你是否赞同,是否有过“开头难”的经历?
我是赞成这句话的。并且看到过很多人被开头难住,最后止步不前,所有的安排和打算在开始阶段就打了水漂,成为了只留存在记忆里的想象。
马云就曾经说过,有些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这很大程度源于人们的畏难心理束缚了手脚和思维。读完本文,学会这5招,为自己开个好头!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我有几个朋友,中文系高材生,注册了自媒体账号,受到平台对创作者的支持和感召,也想大显身手,写写文章展示才华,甚至副业变现。注册账号后激情澎湃,坚持半月,点击率、评论、粉丝数量都少得可怜,感觉难度巨大,后来就打消了念头。
更有甚者,我的一个好兄弟,都想好了专栏的内容,因为不知道怎么写爆文,怕写得不好,迟迟不敢动笔,最后连文章都没写,时间拖得太久,就放弃了。
案例二,我的两个大学室友,都是计算机爱好者,十多年前,当时他们都对PHP很有兴趣,那时候PHP是最流行的网页编程语言,使用PHP熟练的程序员,月薪都是五位数。
其中一人买了很多书,看了很多视频教程,但是觉得有些难,一直停留在学习阶段,没有写出过像样的程序。一直到现在,他还在耿耿于怀,不会编程。当然,现在最流行的编程语言已经变成了Python和GO,而他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编程梦想。
两个案例中,我的几个朋友对要做的事情产生了畏难心理,打了退堂鼓,最终导致事情半途而废。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我们却发现,这种情况非常的普遍。
一、什么是畏难心理
为什么开头难,问题出在哪里?案例一中是因为他们不会写文章吗?不是!他们可是中文系的高材生。难在智商低吗?那肯定不是,案例二中,我的室友可是全专业有名的聪明人。
要解决这个开头难的问题,我们就要知道,是什么成为了拦路虎?怎么就把一帮高材生和聪明人都给劝退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没有开好这个头,最后没有坚持下去呢?
我经过仔细了解和分析发现,其实,所谓万事开头难,其实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畏难心理。
什么是畏难心理?心理学上认为:
畏难心理即恐惧困难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表现是,遇到“困难”采取退缩、躲避、迂回的态度,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没有解决“困难”的信心,不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解决问题,甚至无意识中夸大困难。
具体表现为,面对事情不自信,容易通过等待和回避的方式处理事情,进而造成拖延,导致更加没有时间和缺乏自信去开这个头。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人处理事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困难,而不是解决困难。
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有些人会迎难而上,而有些人则会产生明显的畏难心理,从而会造成 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敢于面对、积极去做的人最后成功的几率大,或者部分能做成,或者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他的机会;而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的人,在开始阶段便裹足不前,永远无法看到后面的风景,最后放弃便成了家常便饭。
二、产生畏难心理的原因
畏难心理的表现
是什么造成了人的畏难心理呢?下面列举几种主要的原因:
1、人脑本能的选择,排斥压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
我们拖着重要的事情不办,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需要更多思考时间,或者自己还没准备好,是因为人的大脑天然排斥带给我们认知压力和负面情绪的事物。
当你感觉到有阻力或者有难度的事情,大脑就会告诉你,前面有困难,可能有危险,赶紧退!你如果这时候退了,大脑就轻松了,不用思考了,悠哉悠哉,但是你做事情就难以开头。
2、不自信,对办事能力没信心
因为很少有成功的经验,所以对自己的做事能力没有信心,担心自己做不成。
3、完美主义,总想无缺憾
做事情追求完美,总是想等所有条件都具备,然后开始做,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4、懒惰的习惯,拖延导致事情泡汤
惰性使然,不愿意动手,总是想在最后一刻去做事情,一拖再拖,导致最后没有时间去做事情。
5、想太多,过高估计了事情的难度
想得太多,有时候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会被想得非常的复杂,最终导致这件事情在想象里面成为难度很高的一件事。
6、害怕失败,不敢或不愿承担失败的后果
害怕事情不成功,失败之后无法承担事情的后果,对失败过度担忧,缺乏尝试的勇气。
三、5点建议:破除畏难心理,让你开个好头
1、熟悉对象,边做边看
我们做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过的、十分熟悉。有些人每一天都在面对新的困难,在解决新的问题,一样十分从容淡定,就是因为已经习惯了边做边改进。
怎么去熟悉对象、了解要做的事情呢?采用"5W2H法"来分析。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有哪些事情需要做?WHY——为什么要做?可不可以不做?有没有替代方案?WHO——谁?由谁来做?WHEN——何时?什么时间做?什么时机最适宜?WHERE——何处?在哪里做?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是什么?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这样我们通过5W2H分析方法,可以了解事情的难易程度,从而利于我们认清要做的事情,并且不再害怕事情过于复杂、无法完成。
但是,如果追求完美主义,想着一步就把所有的事情做好,一下子就能做得非常完美漂亮,那是很难办到的,大部分事情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非常完美、无懈可击。我们一边做一边改进,反而能把事情慢慢做好。
就像案例一中我的几个朋友,如果他们能了解清楚各个平台对创作者的扶持,做好长期的打算,一边写一边摸索方法,坚持写下去,可能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也许凭他们的文笔,吸粉无数也说不定。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做,可以降低心理预期,从模仿开始。
2、分解目标,小步快走
害怕做不到,就分解目标。
把大目标分解,给自己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小到非常轻松就能实现,一个一个地去完成它们。
古人也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目标都需要一步一步地完成,最终实现一个大的最终的完整目标。每个小目标都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分解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对具体目标进行量化,一目了然分解时要遵循一定的逻辑目标尽量小,容易去实现目标要有主次,有重点设定完成目标的步骤设定完成目标的期限根据完成与否设定奖惩一旦大目标变成了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完成起来就相对轻松,不再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完成过程中会让人越来越有信心。
3、刻意练习,每日精进
复试错,刻意练习,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自然就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比如学习编程,可以先去学习和手打别人的代码,了解这些代码是怎么写出来的。我的另一位室友,就是采用了这个方法,很早就已经是一个熟练的程序员,现在已经创业拥有了自己的技术公司。
《刻意练习》是2016年1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而刻意练习不仅仅是一项强大的学习方法,也是一项强大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因为它强调了针对性、分解目标以及重复去做以增强人的自信心,对完成宏大的目标有着强劲的推动作用。
实验发现,我们通过刻意练习,重复去做一件事情的细化目标,有意识地去针对分解目标进行有步骤地完成,慢慢就会积累自己对完成整件事情的信心。
刻意地分块解决,会极大地提升人的成就感,因为数量多,倘若完成质量高,那更会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每天都有进步,每天就离完成这个大目标又近了一些。
4、明确阻力,设定奖惩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损失厌恶,大概意思如下:
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如果这件事不马上去做,会产生更多恶性后果,损失更大。虽然是假想出来的,但能加强心理暗示。出于避免产生损失的心理,就会马上行动。
所以,明确做事情有哪些阻力,可能会导致失败,而失败后又会有哪些后果;如果不做,又会有哪些后果和损失,对于判断做不做和激励自己动手去做有着积极的帮助意义。
给自己设定合理的奖惩,以及加强关于损失的心理暗示,或者加强关于成功获益的心理暗示,都能很及时地给自己注入正能量。在自己想放弃,想偷懒的时候,打入一针强心剂,帮助自己继续去做。
在此基础上设定奖惩机制,对于个人而言,坚持做了就奖励自己一个期待已久的小假期,或者购买一直在购物车里的商品;如果偷懒没做,那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惩罚,每天做50个俯卧撑,或者不能花钱等等,对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约束的惩罚。
奖惩项目都需要具体,容易达成,且能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和约束力。宏大且在远期的奖惩方式,无法近期感受到,也就无法产生约束力。
5、目标坚定,设定期限
一旦我们决定要去做某件事情,比如写作、编程等,那就需要坚定心智,安排好时间、计划。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过几天又换个目标。
懒散的态度不管是对于做一件事情,还是学习一项技能,都是有害无益的。
同时还需要针对大目标,以及分解、细化的各个小目标设定完成时限,在设定好的时限内一个一个去完成。不能堆积和拖后小目标的完成时间,否则一堆没有完成的目标会导致畏难心理,使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案例二中,我的另一个室友,当他决定要学习编程的时候,就没有给自己留退路,设定了一年之内做出成品的打算。
在刚接触PHP不久,他就接了一个做网站的单子,虽然要求很简单,也没有什么钱赚。但是他已经执意要做一个程序员。于是他利用这个机会练手,不仅很快完成了网站,而且还额外写了一些功能送给客户。
正是因为坚定的目标,设定了完成期限,加上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在毕业前,他就已经是一个十分熟练的程序员了,为他之后创业、成立科技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心如磐石,认准目标不动摇,狂风暴雨不回头,全心按期去达成目标,那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畏难心理了吧!
其实,古人早就告诉我们怎么去做事情了,清代彭端淑曾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就是鼓励动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而不要一直等待,或者以准备为借口迟迟不去动手做。万事开头难,只要肯攀登。动起来,是最能破除畏难心理的办法。
最后,请记住上面的5点建议,在你产生畏难心理的时候,去试试,一定会帮你开个好头。让你面对事情不再犹豫,找到自己的另一面,积极勇敢、掌握方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
懂心理学就会读心术?欢迎关注 @私享参谋 ,一起学点心理学,开心生活,不再困惑!
举报/反馈

私享参谋

2获赞 4粉丝
倾听心路历程,解决心理疑惑。一起学心理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