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米高的球网一侧,教练员站在高高的木凳上,抛球、重重扣下。另一侧,正在训练的队员双膝缠着染红的绷带,奋力向左前方扑倒救球,重重地摔在地上,又马上爬起来,继续去接迎面砸过来的排球……这是即将上映的电影《夺冠》中的一幕,故事的主角是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一支敢打敢拼、作风顽强的队伍,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光芒背后,是一段段饱含艰辛而又写满辉煌的奋斗故事,是一代代传承不息、拼搏不止的精神力量。
“训练很累很难,为了把国旗升起来的目标去努力”
“那时候女排姑娘们训练,是拿命在练,但没人喊累、没人退出,因为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证明我们中国人行!”在福建省漳州市体育训练基地,记者见到了88岁高龄的基地接待科原科长顾化群。抱着一册册泛黄的老照片,顾老动情地和我们讲述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72年,训练基地还没建成,女排姑娘们只能在临时搭盖的竹棚馆里集训。“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外面雨停,里面滴答。”参与建设的顾老回忆。
当时,因为条件有限,竹棚馆的地面是用黄土、石灰、盐水混合的“三合土”夯实而成,下面再垫上煤渣。队员们每天训练十到十二小时,为了接一个球,他们经常在地板上来回翻滚、扑倒,久而久之,地板上的土和泥被蹭掉了,煤渣露出来了。姑娘们的大腿、肘部经常摔得血肉模糊,睡觉时伤口和床单粘连在一起,等医护人员来用酒精把床单与伤口分开时,伤口早已化脓了。
说起被队友们称为“拼命三郎”的中国女排首任队长曹慧英,顾老挺心疼。因为长期加练,她的膝盖半月板断裂,10根手指里6根受伤,两个大拇指和左手小拇指也骨折断裂。“没怎么休息,包扎固定了一下,又去练了。但训练时球难免砸到骨折的手指,所以很久都没好。”顾老对我们说。
队员曹淑芳,当年16岁的她有次从训练场下来,发现自己两条腿被摩擦得又肿又痛。教练把她送进驻军医院治疗,医生用放大镜探查,从她身上取出近百粒沙子。
上世纪80年代,如何与科技、经济实力远远优于我们的外国女排强队抗衡?电影《夺冠》中的情节似乎给出了答案。技术专家在训练场向教练员介绍,国外强队已经运用计算机分析了我国球员的全部技战术资料,我们没有秘密。
影片中,教练员径直走向排球网前,二话没说把球网摇高了15厘米,让队员继续练习摸高。拼搏,是唯一的答案。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想要迅速追赶时代发展的中国正需要凝聚力量、团结一致,而体育精神最能振奋人心。为了祖国荣誉,拼搏,是中国人民共同的选择。
“其实训练很累很难,但是她们从没有叫苦叫累,就是很有朝气很昂扬的,为了把国旗升起来的目标去努力。”顾老感慨地说,“‘滚上一身土,蹭掉几层皮。苦练技战功,立志攀高峰。’是挂在训练馆里的几句话,女排姑娘们就是这么做的。”
顾老回忆,1981年,一位日本排球教练受邀到漳州女排基地参观,感慨基地条件“太艰苦,不可思议”。
就是在这样看似不可思议的艰苦环境中,女排姑娘们为了国家荣誉,抱定目标,用敢打敢拼、不畏强敌的拼搏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了不可思议的成绩。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中国队苦战5局,最终以17∶15拿下决胜局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成为中国三大球中的首个世界冠军;1982年,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1984年,获洛杉矶奥运会金牌,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接下来的1985、1986两年间,中国女排又获得了1985年第四届女排世界杯冠军和1986年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佳绩。
“我应该是老女排最后一个还在一线的了,应该为中国女排传承一点东西”
中国女排在上世纪80年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成为中国的骄傲。老一辈女排队员们用不服输的拼劲、打不垮的韧劲、不放弃的倔劲,为刚刚走出困顿阴霾的中国人注入了坚定的奋斗勇气和赤诚的爱国热情。
时光流转,对于排球这种竞技体育比赛,曾经的中国女排有过一段暗淡岁月,她们咬牙克服伤病,默默承受挫折,用长期不懈的坚持锤炼着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品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女排迎来了新的奋斗征程,女排精神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1995年,郎平首次以教练的身份,带领低谷中的中国女排赢得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1998年世锦赛银牌。而第二次主动竞聘女排主教练,是因为老队友陈招娣的去世。郎平说:“我应该是老女排最后一个还在一线的了,应该为中国女排传承一点东西,留下一点东西。”
用行动诠释传承的,还有郎平的女儿白浪。在电影《夺冠》中,白浪饰演青年郎平。“有一场戏,是拍摄与日本女排对战,场内有乐队在彩排演奏国歌。当时不是正式演出,但我听到国歌,想到一路演下来的过程,体会到老女排前辈们真的太不容易了,就忍不住哭了。”
白浪告诉记者,演出时她经常会和导演沟通,我妈妈不会这样,我妈妈会这样,她希望这次演出经历能成为她和妈妈的一个桥梁,去体会去感受当年妈妈的生活和那一辈人的精神。
诠释好这部作品并不容易,整个电影团队在创作的同时,也受到女排精神的感染。因为之前没有表演经验,白浪花了大力气学习表演,上表演课、台词课。为了更接近青年郎平的体型,她一个月内为角色减了30斤。“其实非常苦,不能吃油腻的东西,基本上要吃生的食物。”但既然做了,就要尽力,白浪说。
在电影《夺冠》的全球首映式上,陈可辛导演介绍,为了尽力再现老女排的训练场景,制作团队在北京市顺义区搭建还原了中国女排漳州训练基地。在搭建时,正巧老训练基地要翻修拆掉旧的地板,团队就把所有地板从漳州运到北京来。因此拍摄时演员每天在地上滚的木板,都是80年代女排当年用过的,有血有泪有汗在上面。
演员吴刚则回忆了自己被一场排球比赛打动的经历:“1981年夺冠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上学,看电视的时候真的是热血沸腾。能够参与其中,非常不容易。”拍摄之前,吴刚拜访了很多女排教练员、队员,希望能通过这部电影向所有教练员、队员致敬。
“仰望着,夜空最亮的星火。不害怕折磨,因为热爱才值得”
女排精神好似一颗火种,一代代人被她感召、受她鼓舞,激发出奋进的动力,这力量源源不断、薪火相传。这种精气神,不仅体现在历届女排教练员、队员身上,也展现在每一个被她感染、热爱她、传承她的人身上。
1976年的一个冬日,天刚蒙蒙亮,一位青年费力地蹬着自行车,迎着阴冷的风,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出发了。他叫林钟辉,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听说晚上在漳州市有一场甲级女排联赛,他便起了个大早想去看看。崎岖的山路弯弯绕绕,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他骑了6、7个小时。就是这场排球赛,让他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排球。
之后,林钟辉补员成为漳州市第七印刷厂的一名工人,工厂对面就是女排训练基地。基地每次举行比赛,他都要去看。1999年,他转行做茶叶生意,店就开在基地门口,只要在基地有女排比赛,他几乎一场不落地看。
变的是营生,不变的是对女排的热爱。看的比赛多了,和女排教练员、队员也熟稔了。每当女排比赛胜利时,他总会在店门口挂上庆贺的横幅,久而久之,林钟辉成了远近闻名的女排“铁杆”粉丝。
2003年11月,中国女排夺得第九届女排世界杯冠军。林钟辉带上自己手工制作的茶叶前往北京为她们祝贺。“女排姑娘跟我一一握手,当时我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他说,这么多年来吸引他几乎一场不落观看排球比赛的,正是团结一致、顽强拼搏、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父亲在人生中的艰难时刻,总会用女排精神激励自己,也教导我要敢拼敢闯,不要轻易放弃。”林钟辉的女儿林小雅告诉记者。
2019年国庆节,林钟辉在电视直播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在群众游行“祖国万岁”方阵中,郎平和女排姑娘们手举花束,站在巡游花车上同大家欢度国庆。这并不是中国女排第一次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中,中国女排拿到了唯一一块集体项目金牌。作为体育界代表,中国女排在当年国庆游行的体育方队里接受了检阅。35年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辉煌战绩,成功卫冕女排世界杯冠军,向祖国献礼。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队员、教练员代表时曾说,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
这种精神也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认可、钦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现场,随着女排队长惠若琪一记利落的探头球,中国女排拿下夺冠的最后一分,英国BBC的解说员激动地说:“中国女排完美诠释了奥运精神!中国证明了,重要的不是如何开始,而是怎样结束。中国是本届奥运的冠军!”美联社则在报道中对中国姑娘在逆境中的拼搏精神大加称赞,认为中国女排展现出了“激情”和“战斗精神”。国外的社交媒体上,网友也留言称:“女排精神,永不言弃。”“喜欢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技术很棒,不服输的精神很棒。”
“用微笑面对蹉跎,看我光明和磊落。仰望着,夜空最亮的星火。所以我爱过,在角落天空海阔。不害怕折磨,因为热爱才值得。风雨过后的洒脱,如出一辙的你我,穿越过,生命之河……”电影《夺冠》的片尾曲《生命之河》中,王菲、那英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徐徐诉说。我们把中国女排的奋斗史嵌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把女排精神融入进中华奋斗者的生命之河,力量催人奋进,生命奏出华章,中国女排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熠熠生辉、永不褪色。(记者 焦翊丹 侯颗)
举报/反馈

新华社客户端

1433万获赞 212.7万粉丝
新华社权威发布,在此看国社新媒体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