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司机王祖国在南京南动车运用所登上列车,准备出发(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清晨5点,已经工作11年的动车司机王祖国着装上岗,驾驶动检确认列车从南京南动车所出发,检查京沪高铁沪宁段沿线线路设备及桥路设备安全情况。
↑1月11日,南京东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司机王祖国驾驶列车准备出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南京东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司机王祖国在进行出发前的整备作业(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这是一趟不载客、不拉货,在每天正式载客动车运行前开行的列车,待动检确认列车司机确认线路设备安全,向调度指挥中心汇报后,当日该线路的首趟动车组才能开行。
↑南京东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司机王祖国在确认行车设备状态(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流线型的玻璃拱窗,大大小小的电子显示屏和一排黑色手柄,在这个不到3平方米的驾驶室内,喊口令、做手势、踩踏板,王祖国严格按照程序,做到一丝不苟。
↑1月11日,南京东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司机王祖国驾驶列车准备出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当王祖国在黑夜里驾驶着动车奔驰在高铁线路上时,同样有个孤独的身影忙碌在我们熟悉的绿皮车上。
↑在上海开往北京的1462次列车上,行李员张靓蓉在车厢内检查货仓货物(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在上海开往北京的1462次绿皮列车上,今年46岁的张靓蓉是该次班车的行李员,和大多数需要直面人山人海返乡大军的乘务员相比,行李车厢值班的工作人员只有她一人。
↑在上海开往北京的1462次列车上,行李员张靓蓉在车厢内检查货仓货物(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张靓蓉说:“行李员的岗位比较特殊,必须得耐得住寂寞,即便是铁路系统内的人,很多人也不了解我们的工作。”
↑在上海开往北京的1462次列车上,行李员张靓蓉在车厢内检查货仓货物(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张靓蓉的工作显得单调、孤独,她的职责是坚守在列车一端的行李车厢内,清点、核算、看护、运送行李。
↑在上海开往北京的1462次列车上,行李员张靓蓉(右)与车站站方行李员办理核对卸车行包货物信息(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在车厢里巡视检查,陪伴张靓蓉的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和车辆行驶的声音。
↑在上海开往北京的1462次列车上,车辆经停南京站时,行李员张靓蓉在列车货仓门口监卸货物(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张靓蓉执乘的1462次列车一路向北,向目的地北京行进,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小站里,值班员左达华也一个人在岗位上坚守。
↑1月14日,一列列车经过镇江上隍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镇江上隍站是镇瑞铁路支线上的一个小站,这个车站没有旅客上下车,仅有一个值班员担负着过往列车的行车信号指示,行车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理,以及线路施工时的临时站控工作。
↑镇江直属站上隍车站值班员左达华在值班室内接收调车作业计划(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今年39岁左达华和3名同事轮流在上隍站值班,每人需要单独值班十二小时。每当有列车通过上隍站,值班员要按规定与邻站办理闭塞、开放信号,与列车司机做车机联控。
↑镇江直属站上隍车站值班员左达华在值班室内监视信号(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一个人、一个控制台、一张桌子、一个杯子、一个记录本、一支笔和需要自己做的一日三餐,这构成了小站的全部。
↑镇江直属站上隍车站值班员左达华在值班室内根据调车作业计划排列调车进路(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左达华说:“上隍站虽然没有旅客,我们的工作也鲜为人知,但却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必不可少的一环。”
↑镇江直属站上隍车站值班员左达华在值班室内用无线电与列车司机执行车机联控(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在春运的旅途中,这些默默工作的铁路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平凡中守护着铁路的安全,为旅客送去温暖和平安。
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季春鹏 李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