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而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不可能去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
因此,人际关系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一生。
一生那么长,我们听过数不清的道理。
不论是家人和长辈的心得教诲还是朋友的善意提醒,亦或是每天通过手机、杂志等各种媒介接收到的形形色色的心灵鸡汤、人生哲理。
听了这么多道理,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过好一生。
一生又那么短,短的我们都没有修正的机会,空留下一些遗憾。
人生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
每个人都有遇到困境的时候,环境就在那里,你要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而很多人多数情况下,想改变的是别人,不是自己。
就像许多人到了心理咨询室中,许多来访者会说:
老师,你看怎么能帮我改变我的孩子?
怎么能帮我改变我那个不争气的老公?
怎么能改变我妻子爱花钱的毛病?
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他看到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不完全一样。
你认为的问题,在对方看来,可能根本不是问题。
你说他脾气不好,他说你胡搅蛮缠浪费他时间,他只用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对你,已经够客气了。
你经历过以下任何一种“无力感”吗?
明明是为ta好,ta就是不听你的话;ta特别自私,只关心自己,无论你为ta付出多少,ta都看不到;不管你怎么努力靠近,ta还是不怎么爱搭理你,经常冷落你;ta总是对你指指点点,就算你已经一再妥协退让,拼命改进;
你有这些想法吗?如果有,其实你不是一个人。
改变发生于一个人成为自己的时候,而不是当他试图成为一个他还不是的自己的时候
其实这一切的需求是:从心理学来说,人类最深层次的需求是祈求改变和掌控!
这种现象在认知心理学上被称作“基模”。
什么叫“基模”呢?
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基本模式”。
比如当我在一句话中,加入“护士”或“幼师”这样的词时,你在脑海中构建出来的形象,很大可能是女性,而非男性。
这个“基模”也会影响我们对事情客观的看法和分辨,更多的是来自我们潜意识当中对一些事物的判断,这源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
同时,我们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是正确的,这个原因有很多。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称为信念固着,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
它证明了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它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活下来。
这给我们揭示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可能是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
然而改变自己意味着要承认自己有些地方是不对的,自己有些信念是不完整的,人很少去看待自己的问题。
同时,改变自己意味着未知,人对于未知的事情是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担心。
对于正常的我们来说,不确定都会引起让人焦虑的状态。
无论这种所谓的不确定是指向更好的未来还是更糟的结果,往往只是焦虑的开始就会让人坐立不安、甚至不发生那些不愉快之后更让人不适。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危险、失败都存在于想象中,是你在心里给自己设置了太多的限制和局面。
在这些想象的困难还没到来之前,我们开始拖延、犹豫不定、找借口,让别人为自己下决心或者直接选择一个坏的结果。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难:一是改变别人,二是改变自己。人们却偏偏容易犯难:不自觉地改变别人,亦或不得法地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谈何容易,就不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狗改不了吃屎才是现实的生活写照。
我们总是在计划、在设想我们的生活应该如何进行,却常常忘了,对于事物的发展,我们自己真正能控制的部分,远比我们所认为的少得多。
拿破仑.希尔曾说:“你对了,整个世界就对了!”
不变的原则,万变的方法。
当你的工作或生活出现问题的时候,试着“打开”自己,打破自我限制,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及时的转换思路,改变方法,便能寻找到一条更为通畅的路。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世间所有事情不必外求,都在自己心里,不是世界如何人便如何,而是人如何,世界便如何。
改变是件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事,而不是和谁较劲去改变,也不是为了讨好谁去改变。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真正发自内心地自己想改变,必须要让这个人先做回自己。
而做回自己,就是接纳自己,不要再想着改变自己。
我们都喜欢放松舒服的人际关系,当你逼着对方去改变的时候,关系已经失衡了。
当你为了取悦他人而改变,关系也是失衡的,改变是件开心快乐,积极向上的正向生长,而不是为了讨好。
取悦他人,讨好他人,最后我们还是得看他人的脸色,仰仗他人的光环,我们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人生路上,想要走出困境,很多时候都是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
当你越来越漂亮时,自然有人关注你。
当你越来越有能力时,自然会有人看得起你。
一切源于你,也许你会说,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你可以不在意,你可以无视,除非你不和任何人打交道。
关于改变自己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寻找自己,然后去改变周围的世界......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于自己。
亲爱的,试着学习关怀自己。
因为这一生永远陪伴、对你不离不弃的,只有你自己。
也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作者:小贤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个认真热爱生活的心理师。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举报/反馈

青云心理工作室

151万获赞 8.1万粉丝
知名情感博主,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知名情感博主,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