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也称贝多叶、贝多罗叶。“贝多”是梵语pattra(即叶、文书)的音译,pattra原指学名为Laurus Oassia之特定植物,然亦多用来指一般植物叶或书写所用之树叶。“贝叶”是梵语pattra音译与意译的结合。贝多罗(梵语ta^la-pattra,cta^la-pattra)树,学名Borassusflabelliformis,即棕榈树palmyra tree。贝多罗树之叶最适合书写。
贝叶经,即用铁笔刻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或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文。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源于古印度,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等国没有纸之制造,故以树叶代替纸张。于是,印度人就用贝树叶子书写或刻写东西,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贝叶经多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所成。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当年“唐僧”玄奘三藏从印度带回来的657卷佛经就是贝叶经,他在长安翻译的这些贝叶佛经至今被珍藏在大雁塔中。还有一部分贝叶经的内容为外道经文或古印度梵文文献。
《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一云(大正3·888c)︰“时彼天王,知如来意,即持笔墨及多罗叶,往诣佛所。”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云:“缇紬贝叶,文字参差。”
《开元寺求得经疏记》等目录亦云(大正55·1092b):“中天竺大那烂陀寺贝多叶梵字真言一夹。”
《酉阳杂俎》曰:“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婆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罗多梨。并书其叶部,阇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力叉者,汉言树叶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
佛经最初仅是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并没有见诸文字。到西元前一世纪第四次结集时,才把经文和注疏记录在棕榈叶上,成为卷帙浩繁的三藏经典。大量贝叶经被僧人从印度和斯里兰卡带到中亚、我国西藏、新疆和东南亚各国并保存至今,对佛教和佛教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我国傣族,贝叶也叫“戈兰叶”,贝叶经叫做“坦兰”,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簪子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片上,其规格有每页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等四种,傣语分别称“兰戏”、“兰哈”、“兰贺”、“兰别”。以前三种规格的贝叶经本最为普遍。
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一片片贝叶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佛寺收存贝叶文献早已成为傣族传统,贝叶经的其来源一是由佛爷自己刻写,二是接受世俗众生“赕坦”献经或“赕簿”献书。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而且,他们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唱本、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经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
由于民间“赕佛”献经献书活动的蔚然成风,贝叶经中既有来自印度教的故事,又包含有与佛教唱对台戏的、涉及傣族民间原始信仰的传说。除了佛寺集中收存贝叶经而外,傣族世俗民间也流藏有各类贝叶文献,所以贝叶文化从佛寺到民间,成为傣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贝叶经成了傣族社会各种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的荟萃之苑,这也影响到了贝叶文学的内容构成。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
贝叶经典有八万四千部,保留在西双版纳的贝叶文化经籍从书目看多达5000多部,2000多种。按内容和形式大体可分为19大类。即:哲学历史类;政治经济类;生产生活类;民情民俗类;语言文字类;文学艺术类;宗教信仰类;佛教经典类;天文历法类;法律类;医理医学类;体育武术类;书画艺术类;制品工艺类;建筑设计类等。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而丰富,涉及傣族社会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它是傣族传统文化集大成的智慧万有文库。
贝叶经是傣族“贝叶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是“贝叶文化”的主要载体,可以说是傣族文化的根。一千多年来,傣族前辈文人们不图名不图利 ,孜孜不倦用铁笔将文字刻写在贝叶这上,默默奉献着智慧与才华,一代接一代,在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在自己刻写的经本里留下名字,然而却给后代留下了无穷的智慧和精神财富,汇集成为浩瀚的贝叶典籍, 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从而使丰富的贝叶典籍变成傣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形成极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文化。
我国西藏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主要成书于公元8世纪至14世纪之间,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由于西藏气候干燥,加上独特的保护方法和强烈的保护意识,在西藏发现这些的贝叶经(包括部分纸质梵文、藏文转写本)共1000多个函(种),近6万叶,都保存得非常好,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
在印度,早期的《贝叶经》写本几乎已经失传。在中国同样已相当稀少。《贝叶经》流传在中国其他地方的《贝叶经》少之又少,仅在镇平菩提寺、西安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处存有少量版本,《贝叶经》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贝叶经一般选取棕榈(贝多罗树Tāla)树叶,经炮制裁切成长条状,再于其上墨书或针刻,中间钻孔穿绳捆绑,两边做木制夹板而成。南印度及缅甸地方,近世仍沿袭此风。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贝叶经”一词在中文语境中,除了指在棕榈叶上书写的佛教原典以外,也用来泛指长条形制的纸质原典写本。西藏的藏译佛典,也还在采用这种形制。贝叶经的制作过程简要介绍于下。
(一)采叶: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生有一种特别高大的棕榈树,这种树不分枝,其叶硕大无朋,集生于树顶。这种棕榈的嫩叶是刻写贝叶经最好的原材料。此棕叶在幼嫩阶段卷为筒状,呈浅黄色,等它稍大变为浅棕色时,将页片自贝叶树上砍下,从叶柄上割取下来展开铺平,成为扇形,其大小足可盖满一面墙壁。如果裁开做伞,可得四五把。每个叶片上有近三十条粗硬的叶脉。用锋利的刀除去叶脉后,便取得近三十个叶片。
(二)水煮:将贝叶一片一片修割整齐,每个叶片有两米多长,一端稍宽,另一端稍窄。然后三至五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大锅中煮。煮时要加酸角或柠檬,使贝叶表面上的皮脱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贝叶变成淡绿白色,然后才从锅里捞出,拿到河边用细沙子搓洗干净,将贝叶压平,然后晾干。这样处理后,叶片就变得质地柔韧,不易拆断。
(三)磨光:将一根面杖粗细的桄榔木棒横架在两根木桩上,将晾干的叶片挂在木棒上,两手攥住叶片的两端,上下拉磨。因桄榔木棒质地粗糙,叶片的表层便可磨掉,使叶片变得洁白而光润。
(四)制匣:制作贝叶经匣有专用的两片木匣为标准。木匣一般长约一市尺半,宽约四寸,距木匣两端约半市尺处各钻一个小孔。
(五)裁割:根据所需贝叶经的大小,用直尺和利刀在叶片上裁切。然后将从许多叶片上裁就的许多同等大小的贝叶集中在一起,以备装订成册。也可在同一张叶片上裁出几种型号的贝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否则会造成浪费。
(六)烫孔:把一片片晒干压平经过透风处理的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将专门的钉子烧热沿木匣两边的小孔在贝叶的中间烫一孔洞,以便用绳穿订。如果贝叶较长,可烫两个孔洞。将贝叶钻通后,再穿上搓好的线绳,按五百至六百片贝叶订为一匣。订好后用刀轻轻把贝叶匣修光滑,并用专制的墨线弓,按照刻写格式,把墨线轻轻打在贝叶上,留待以后刻写。
(七) 刻写:在烫好孔洞的贝叶上,用铁笔刻写经文。铁笔较重,便于刻入;笔尖由好钢锻成,异常锋利。刻经人首先要把左手拇指指甲的中间一块剪掉,使指甲盖形成一个内凹的弧形缺口。刻写时将贝叶夹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间,经过修剪的指甲按在叶面上,右手握笔顺指甲的弧形凹势刻出环形僧伽罗语字母。随左拇指从左向右移动,便可刻出整齐的一行。僧伽罗字母最早本是婆罗谜体,这种字体的笔划多为直线,刻写时贝叶容易开裂;正是为了便于贝叶刻写,才逐渐改用了多为环形和圆形笔划的僧伽罗体。贝叶刻写影响到文字的发展。
一张普通的贝叶,每面可刻写七八行,可含一千五百到两千个字母。字母大小可随意掌握,一般分为象、狮、鹅三个型号,象型最大,狮型居中,鹅型最小,一个字像一颗珍珠。如果刻写《庇立得经》(即《保护经》),则往往采用象型大字。一个僧人每天可以刻写三叶六面。每刻完一面之后,要在一端的边上用僧伽罗字母标出页码。因僧伽罗文的元音、辅音相合可拚出一个新字,这样按字母顺序可写到五百多页。
而在我国傣族,最初是用小尖刀沿着打好的墨线把傣文刻写在贝叶上。后来觉得用刀刻写又慢又费力,才改用铁簪子刻写。
(八)上色:刻写完毕之后,要用墨水涂抹叶面,称为“上色”。墨水由锅底黑烟或椰油灯烟等熏成的细而黑的粉状物与肉桂等植物果油调制而成。这种墨水涂在刻好字的贝叶面上,黑色便吃入凹下的字中,再用湿布擦拭一道,贝叶上的字迹就变得醒目易读,且擦不掉抹不去。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且经肉桂油渗入、浸透,可以产生防潮、防腐和防止虫蚁蛇蝮蛀食的效果,经久耐用,这也是贝叶经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原因。为了长期保存,过若干年后还可再涂抹一遍。刻写好的经书装订成册后,在四周边沿涂上一层金,做工精细,规格统一。由于经本四边都涂上一层彩漆,抹上金粉,因而给人一种精湛、古朴、大方、美观之感。
(九)装订:贝叶上色、晾干之后便可装订成册了。贝叶经都讲究用美观、坚韧的封面和底面。封面和底面通常用优质木料的薄板制成,有的甚至使用象牙薄片。在封面和底面中部同样也要打好孔洞,然后用一根结实的细绳把刻好的贝叶穿在一起,打一小结,便订成了一部贝叶经。细绳往往很长,剩余部分可把全书缠绕几道,以便携带和存放。
当然,贝叶书不仅限于佛教经典,有些也记载了古代医学、星相学和语言学。历史上有的国王还任命了专司刻经刻书的官员。在潮湿多雨的兰卡岛上,只有这样的经书才能长久保存而不致腐损。所以时至今日,斯里兰卡的寺庙中大都藏有古老的贝叶经及其他贝叶书籍。可伦坡博物馆图书馆里存放的十三世纪檀巴德尼亚王朝的贝叶经仍然完好无损。举行第四次结集的圣地阿卢寺现在仍是一个刻写贝叶经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