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8日讯 2019“感动龙江”年度人物刘桂芝颁奖词刘桂芝,逊克县干岔子乡东升小学退休教师,2019“感动龙江”年度人物,是黑河市首位获此殊荣的市民。近日,刘桂芝从省城哈尔滨载誉而归,本报记者在黑河对她进行了专访。本报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向广大读者展示刘桂芝“感动龙江”的精彩人生。
时间回溯到1958年仲夏,刚从干岔子乡完全小学毕业的刘桂芝,按组织要求到东升村任教并担任校长。
满怀希望和憧憬,她向村党支部递交了“调令”。万没想到的是,村里给她吃了“闭门羹”。
是的,当这个只有15岁,身材瘦小、稚气未脱的小女孩站在面前时,村委会一班人怎么都不信,公社会分来一个孩子当校长。
面对质疑,刘桂芝没有退缩,而是积极争取,“软磨硬泡”。用诚心感动了村委会一班人,答应她留下来试试。从此,刘桂芝开启了长达一个甲子的逐梦之旅。
一晃,61年过去了,当年的青春少女,如今已成为古稀老人。提起往昔的峥嵘岁月,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刘桂芝如数家珍、神采飞扬。
虽然被冠以“校长”的头衔,但刘桂芝清楚,这是一张有名无实的“空头支票”。
东升小学的教育尚属空白。在一无所有的“白纸”上描绘蓝图何其不易。是组织交付的重任,是乡亲们殷殷的重托,更是一块啃不动的“硬骨头”。这也是村党支部给她吃“闭门羹”的原因所在。
“不,更是一块试金石。”回想起当年的艰辛,刘桂芝一脸坚毅。
没有教室,借用村部;没有教具,动手自制;没有学生,挨家去请;没有桌椅,学生自带。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支奇特的队伍——100多号从8岁到16岁不等的“童子军”,在一个童音未脱的小女孩的带领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开展学习。村部里、操场上、大树下、场院里,到处充盈着他们的琅琅书声;小黑板、小沙堆、小树枝、烟盒纸,成为简单实用的“教具”;铅笔头、粉笔头、橡皮头、针线头,都被认真地整理收藏,成为不可多得的“财富”。
白天教孩子,“夜校”教家长,深夜忙备课,经常熬通宵,这个瘦弱的小女孩,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正是靠着这股钻劲、韧劲、心劲,她把村党支部一班人和父老乡亲们深深地感动了。她成了乡亲们眼里的“宝贝疙瘩”,请她吃饭、给她送饭的乡亲和孩子们数不过来,真可谓“吃百家饭、教百家人”。
也有生气的时候,有的“孩子王”比他的年龄都大,山里孩子“野”惯了,耐不住枯燥和寂寞,学习没定力,淘起气来却是花样百出。为这个,“小刘老师”没少受憋屈。有时直接被气哭了,更多时是被挂着泪花儿气笑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也成为她人生底片中最靓丽的色彩。
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刘桂芝为了山村的教育,险些牺牲最宝贵的生命,而把她从死亡边缘拉回的,也正是她为之奉献一生的孩子们。
刚参加工作的那年9月,她到乡中心校开会。散会后,校长告诉她:给东升小学盖校舍的300元资金“批文”下来了,需要到公社办领取手续。她满怀喜悦拿到“批文”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
北方的秋季天黑得特别早。此时,她回村有两个选择:一是走大路,4公里山路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二是走小路,1公里羊肠小道大约需要半小时,但需要趟过一片被称为“后河沟”的沼泽地。几经思考,她选择了后者。
很快来到“后河沟”,她整理好斜挎在肩上的挎包,像一只灵巧的燕子,在“塔头”上飞跃。对这条村民们经常来回走的湿地之路,她很熟悉。也许是太大意了,她一脚踩空落到水里迅速陷落。她把挎包摘下、举起,直到水没了腰才终于探到实底。而此时,大腿以下部位,陷在泥沼中不能自拔。秋天的水冰凉刺骨,她默默承受着。而此时她才发现,后面,两只狼一直尾随自己。
天渐渐变黑,狼开始试探着穿越沼泽靠近她。即便60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刘老师依然心有余悸。
生的希望出现在最绝望的时刻。此时,村后的小山坡上出现了一群人影。“老师、老师”,一声声稚嫩的呼唤,划破山野的寂静。“哎,我在这呢”,她拼力应答。那一瞬间,这个倔强的小女孩流泪了,她知道自己有救了。
是孩子们跑回村里,取来干粮和水,斧子和大绳,砍树结排,一直铺到她面前,齐心协力地把她从泥沼中拽出来,放到“柳树排”上喊着号子往回拉。一直拉到村口,秋收晚归的乡亲们闻讯赶来,七手八脚地把她抬回去。
指挥着孩子们完成这一切的,是平时气她最狠的“孩子王”。她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时那种恐惧、无助和无奈,感到窒息无力时孩子们的声声呼唤,躺在柳树排上眼望漫天繁星,听着孩子们声声喊号时的幸福。”
身体恢复后,她和乡亲们一起,和泥筑墙、伐木建房,赶在上冻前的一个月时间里,建好东升村第一所小学。此后,东升小学从茅草屋到土坯房,再到“夹杆房”、红砖瓦房。一甲子岁月,六十载时光。教师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她,宛若一株不老的青松,扎根在这一方沃土,在这里结婚生子、教书育人,以一颗红烛之心,用三寸喉舌在三尺讲台无私奉献。
当刘桂芝在“感动龙江”人物颁奖现场领奖后,一直守候在现场的哈尔滨某高校教授赵强迎上前,将一束美丽的鲜花送到刘桂芝胸前,他代表同学们向老师表达最美好的祝福。他动情地说:“小时候同学们家里都很困难,父母都把孩子留在家里帮农,不愿意让孩子上学。刘老师见不得我们辍学,就挨家挨户地动员、劝学,才让我们重回课堂,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通过网络直播看到敬爱的刘老师领奖后,一时间,学生们问候的电话响个不停、短信接连涌入:“刘老师,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那您就是改变我人生的明灯,师恩难忘”“最冷的那个冬天我没有棉衣穿,老师给我带的棉衣我现在还保留着,保重身体”“过年返乡一定要去看老师,想念您热乎可口的饭菜”……
如今,她教过的学生,有名牌大学的教授,有领导干部,有国企、外企高级员工,有省内知名的企业家。东升村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她的学生。有的一家四代同堂,祖父、父亲、儿子、孙子连带着他们的媳妇,都是她的学生。每逢节日,学生们都会寄来礼物,送来祝福,她说,知识改变命运,看到学生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就是回馈给我最好的礼物。
从年方及笄到耄耋之年,你默默坚守北疆边陲,一甲子付出,写就为人师表,一辈子心血,浇灌桃李满园,三尺讲台,你筑起强国之基,用青春与执着托起未来的希望。
举报/反馈

东北网

508万获赞 24.4万粉丝
黑龙江省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东北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