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最好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学校一定要有特色吗?是的,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特色,并且它们最大的特色就是孩子不愿去上学。但“巴学园”却和它们不同,黑柳彻子说过:“如果今天还有巴学园,可能就不会有孩子讨厌上学了吧。因为在巴学园,放学之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
“巴学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神奇的学校,能让孩子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呢?
其实“巴学园”是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学校,同时它也是一所真实存在的学校。1937年,小林宗作先生创办了巴学园,1981年,拥有作家和主持人双重身份的黑柳彻子女士,将自己在巴学园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创作成了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
书籍一经出版,很快在全球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仅仅是中文简体版销量就突破了1100万册。1984年,黑柳彻子女士更因为《窗边的小豆豆》一书,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这是继奥黛丽·赫本之后第7位、同时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同时也是黑柳彻子本人,才上一年级不久,就因为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被劝退学,最后不得已来到了“巴学园”继续学业。在巴学园里,自由、包容的校风加上小林校长循循善诱的引导,“问题学生”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最后还逆袭成了一名很有影响力的成功女性。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对小豆豆来说,她的一生都在被巴学园里的快乐生活治愈,而《窗边的小豆豆》也在不断地治愈、温暖着那些不幸的人。
一个自由、尊重的教育环境,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小林宗作先生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特别的校门,特别的教室,特别的座位,特别的上课方式
对小豆豆来说,巴学园的一切都是与众不同的,这里有特别的校门,特别的教室,特别的座位,特别的上课方式。
小豆豆在看到巴学园的校门时,对妈妈说:“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是的,校门是2颗活树做成的,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挂在大门上的写着学校名字—巴学园的牌子,也歪到了一边。这完全不符合小豆豆(我们)的固有认知,因为小豆豆以前学校的校门是混凝土柱子做成的,上面醒目地写着学校的名字。
混凝土的校门虽然气派,但对于孩子来说,它就像一个冰冷的牢笼,代表着循规蹈矩。而巴学园的校门虽然看着有些“落魄”,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恰当好处的有趣,带着一丝不拘一格,却能直击孩子简单、猎奇的心理。
巴学园的特别除了校门外,还有教室。和以前学校的教室不同,巴学园的教室是一辆辆废弃的电车改建而成,坐在这里,看着窗外随风摇曳的树木,会有一种电车飞奔的感觉。小豆豆在见过校门和电车教室后,惊呼“我非常喜欢这个学校”。
巴学园的特别还不止这些,最有趣的是教室里的座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在同学泰明死后,小豆豆和同学一直沉浸在悲伤中,这种随心意选择座位的方法,却能让孩子们受到的刺激减少了一些。因为如果泰明的座位是固定的,孩子们就会更经常的睹物思人。
不过校门、教室、座位,还只是一些小特别,在这个学校里最特别的还是上课方式。一般的学校上课都是按照课程表,有顺序的上课,但巴学园却完全不一样,它有点类似上自习的形式。
在早上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就会把当天要上的所有课,外加每一节课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开始上课,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
上课多半是以自习的方式,学生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会耐心地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然后,老师会出几道例题,接着就是新一轮的自习。
上课的时候,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先上哪门课都可以。这种上课方式有一个显著的好处,老师可以观通过观察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通过对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方式等等。这样能方便老师在了解每个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这些所有的特别,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由、尊重的巴学园,就像黑柳彻子说的,在这种校风下,孩子怎么可能不眼巴巴地盼着上学呢。
好老师懂得向下兼容,不把成年的思维强加给学生
在小豆豆第一次见小林宗作校长时,校长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4个小时的话。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他只是专注地听着,不时通过“后来呢?”“已经没有了吗?”这种沟通话术来引导小豆豆畅快的表达自己。
不管是在这之前,还是在这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能这么认真的听小豆豆说话了。这个时候,小豆豆觉得生平第一次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内心里生出了“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的心声。
校长先生用他对孩子的尊重,给小豆豆上了人生最宝贵的一课,什么是尊重,以及被尊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校长先生的智慧还不止如此。有一次,小豆豆的宝贝钱包掉进了厕所,为了掏出钱包,她找来一把长把舀子开始淘粪池。厕所里的脏东西都已经掏出来堆成了一座小山了,可钱包还是没找到。但是校长路过的时候,看见了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就走开了。
这样是放在其他大人身上,严厉的会说“你怎么这么淘气,太危险了,快停下”,和善的会说“我来帮你吧”,但校长先生却非常了解孩子的心理,他选择尊重孩子的天性,随着孩子去探索。这就好像,小孩子喜欢不停的疯跑,但大人却觉得这样无趣,还很累。
现在,我们有很多大人不懂得向下兼容,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反而还要求孩子向上兼容,以成人的思维去做事。但是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让孩子变得叛逆,其实大人和孩子相处比较合适的方式应该是大人懂得向下兼容,不把成人思维强加给孩子。
教师期望效应:孩子的行为是老师教育方式的“回声”,理解治愈孩子
在一项经典但有争议的研究中,研究者告诉小学教师,经过测试后确认,他们班里有五名学生会在未来的一年里进步神速。但是这个信息其实是伪造的,这五名学生也是随机挑选的。
一年后,研究者在给学生们进行了与年初一样的智力测试后,发现被贴上“进步神速”标签的学生的确进步神速。
随后大量的研究都清楚的表明,教师将预期传递给学生之后,会引起所预期的学生表现。这个现象被称为教师期望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把对学生的预期传递给了学生,从而确实会导致学生表现出所预期的行为,并不断循环。
因此教师期望效应也有一个更通俗的名词“自证预言”,而校长先生每次看到小豆豆时,都会对她说一句话“自证预言”的话:“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于是小豆豆也觉得自己的确是一个好孩子。
在之前的学校,小豆豆是一个“问题学生”。
上课的时候,小豆子不停的把书桌的盖子,开了关,关了开,弄得啪嗒啪嗒响。之后她就离开桌子,站到窗边往外看。
等到宣传艺人路过的时候,她就大声地向他们打招呼,还招呼同学一起过来打招呼,并请求宣传艺人给他们表演节目。等不到宣传艺人的时候,她就会旁若无人的和小燕子大声的说话,还在上画画课的时候,把书桌划得到处是深深的黄色锯齿痕。
小豆豆这种捣乱课堂自律的行为,让她在老师那里贴上了“问题学生”的标签,最后还被劝退了。
在巴学园,“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在巴学园里,小豆豆的“奇葩”行为也没有好转,同学的家长和老师们的抱怨和担心,也传到了校长先生的耳朵里,但校长先生是怎么做的呢?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而小豆豆也因为这句话,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每次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校长先生的这句话。
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中说:“或许正是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很多优点,同样也会有不少缺点,看到有趣、奇怪的事情时,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来。但是教室期望效用却告诉我们:只有理解才能治愈孩子,孩子的行为是教育方式的“回声”,为孩子指出什么行为是合适的,孩子才会表现出相应的行为。
一个好老师,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么小豆豆在巴学园的成长经历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1、用自我认同和成就感疗愈身体缺陷带来的自卑
对于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来说,我们应该如何消除身体缺陷带来的自卑感呢?校长先生是这么做的:
转校生高桥君,比起同龄人来说矮小很多,并且大家都知道他永远就这么高,不会再长了。为了能给高桥君增加自信,校长先生故意在运动会时,设计了符合高桥君身体特点的游戏,只是为了让高桥君得到第一名,永远记住那一刻的喜悦。哪怕是长大成人后,矮小的高桥君也没有因为身体缺陷所带来的自卑心理。
泰明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为了告诉大家“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校长先生用学生在泳游池不穿泳衣这件事,告诉大家,不需要在别人面前拼命掩藏自己的身体,谁也不比谁“劣等”。
对于校长先生来说,他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而是用自我认同和成就感来修补学生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伤痛。
就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
2、用“肯定标签”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小豆豆从“问题学生”到能被大家所接受,校长先生的“肯定标签”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就好比“回声”,老师是呐喊者,孩子是大山,不管老师说了什么,孩子都会反射给老师什么,有点类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个人的行为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小豆豆带着她的天真烂漫来到巴学园后,也给老师和同学造成了一些困扰。但是校长先生在了解了这些后,只要找到机会就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真是”这个词用的很妙,它代表着你虽然现在还有一些小问题,但是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
正是因为校长先生的这句话,温暖了小豆豆的整个童年,也让小豆豆以“好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学会抓大放小,善于向下兼容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不是紧抓着缺点不放,才能包容孩子的犯错,让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善于思考与总结。
3、批评要私下进行
高桥君身材矮小,并且永远也不会在长高了。但是有一次,女老师在讲,古时候人是有尾巴的这件事时,开玩笑的说,高桥君,你有没有尾巴?
后来这件事被校长先生知道了,小豆豆在厨房外面听到,校长先生因为这件事和女老师发了好大一顿火。
这件事给小豆豆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为校长先生对女老师发火的时候,没有选择在还有别的老师在的职员室,而是在谁也看不到的厨房里。
这是一位真正教育者的处事方式,哪怕是气的喷火也记得私下解决,给对方尊重,避免对方在众人下丢脸。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让孩子在自由、尊重的教育氛围下成长,或许正是千万人喜爱巴学园的原因。
举报/反馈

懒妈的陪学笔记

1.4万获赞 1.2万粉丝
儿子英语启蒙规划、学习记录,教辅资料测评,育儿小经验分享,每日亲子阅读中
亲子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