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女如云的演艺界,有一位女演员,既不漂亮,也不张扬,用著名导演吴贻弓的话来说,她太朴实了,朴实到走在人群里都无法发现她。但就是这样一位低调朴实的女演员,却几乎拿遍了中国影视界所有的表演奖,堪称“殿堂级”“大满贯”表演艺术家。
尽管她有那么多精彩的作品,获得过让无数演员艳羡的权威奖项,但在小编心里,印象最深的还是1999年的那一部仅有8集的电视剧《小萝卜头》,片中,这位女演员在台阶上抱着襁褓里的“小萝卜头”缓缓回头远望的场景,深深地印在了当年只有4岁的小编的心里。从那以后,她在我心里,就成为了最温柔慈爱的母亲的代名词。
奚美娟在《小萝卜头》中饰演徐林侠
这位“荧屏母亲”就是国家一级演员奚美娟。
误打误撞学表演
奚美娟1955年出生于上海近郊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8岁那年,中学毕业的奚美娟到上海郊区插队劳动。
一个月后,上海戏剧学院招生。当时,政府号召要不拘一格选拔演艺人才,所有18到22岁的青年都由各单位报了名。那个年代,普通话还没有被特别广泛地推广,“戏剧”和“戏曲”在上海话里同音,奚美娟甚至以为自己报考的是上海戏曲学校,领导推荐自己去学唱京戏。即使这样,奚美娟还是稀里糊涂地通过了几轮考试。
奚美娟年轻时
说起奚美娟的考试经历,也是颇为有趣。老师让她做一个小品,可是她连小品是什么都不清楚。老师惊讶道:“什么叫小品?这都不知道吗?”奚美娟还是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事情,如实地做出来。”老师耐心地解释,奚美娟似懂非懂地感叹:“哦,这就是小品啊。”
奚美娟年轻时
按理说连考试内容都答不上来的学生,肯定会被淘汰,可偏偏是这什么也不懂的“白纸”经历成了奚美娟最宝贵的地方。当时,包括中戏和上戏等在内的很多学校,都希望招收没有什么相关经历的学生,只要你的条件不错,有点悟性,老师就可以在这张白纸上随意发挥,系统地培养和栽培。
就这样,奚美娟误打误撞成为上海戏剧学院恢复招生后的第一批表演系新生。大学四年里,这个最初连自己的姓都不知道怎么读的女孩,学老教材,演样板戏,经常下乡体验生活,疯狂地汲取一切值得学习的东西。
奚美娟年轻时
1977年,奚美娟上戏毕业,被分配到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现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话剧舞台细耕耘
奚美娟初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便赶上戏剧开禁、百废待兴。剧院年轻女演员匮乏,几乎所有在二三十岁这个年龄段的女主角都落在了奚美娟头上。
奚美娟没有因此而放松训练。每天早上,她都第一个到剧院练功,练完自己编排的形体训练操,再到排练厅练声。有一次,话剧中有一个挑担子的动作,奚美娟做来做去都觉得不够熟练,便每天提早半小时到剧院,把动作练了一遍又一遍,力图达到最准确的感觉。
话剧《假如我是真的》剧照
靠着这股较真劲儿,进剧院两年,奚美娟便凭借在话剧《枯木逢春》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上海市青年演员汇演优秀表演奖。这个奖项相较于奚美娟日后所获得的成就,简直微不足道,但在那时,却给了她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话剧《寻找男子汉》剧照
在上海人艺,有一批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他们极为关爱这个有天赋肯努力的年轻演员。1979年,奚美娟在《救救她》中饰演一个问题青年,时任上海人艺院长的黄佐临先生专门为她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文汇报》上。老导演胡思庆,专门安排她演一些独幕剧,磨炼她的演技。有时她在台上演出,剧院的老演员怕她分心,静静地站在台下帮她拿着道具。这些老艺术家用言行鼓励她、帮助她,老一辈上海人艺努力、彼此欣赏、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感染着、鞭策着她。
话剧《救救她》剧照
转眼,奚美娟入行已有十年。这一年,她迎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一部话剧——中国写意戏剧代表作《中国梦》。这是一部八场大戏,却只有奚美娟和周野芒两个演员。这部戏从表演风格到技巧都对演员有极大的考验,但两个演员都坚持了下来。奚美娟在舞台上有很多跪的动作,排练中她的裤子膝盖处都磨破两个大洞,膝盖淤青,在台上一跪便钻心地疼。每次演完一整部戏,奚美娟都趴在台上,吆喝着累死了,自己再也爬不起来了,可灯一亮,她又会条件反射一般从台上爬起来,留给观众最有活力的一面。因为这部戏,奚美娟和周野芒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话剧《中国梦》剧照
其实,面对影视行业的崛起,奚美娟也动过别的心思。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电视台剧作中心在策划电视连续剧《家·春·秋》,一位朋友推荐奚美娟去演里面的五婶。但消息还没传到奚美娟这儿,就被上海人艺演员团团长胡思庆替她回绝了。对于年轻演员来说,这是一次成名的好机会,就这样失去,奚美娟实在是又急又气。她跑去问胡先生,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大青衣,不应该去演这个角色”。胡先生还把自己为她的未来所做的整体培养计划细细讲了一遍,奚美娟瞬间有了底气,安心回到了舞台上。
话剧《留守女士》剧照
奚美娟后来回忆说:“当你有一个更大的视野,能在心里看到一个更大的蓝图的时候,就不会急。我留在戏剧舞台上,不是被时代剩下的那种无奈的坚守,而是有目标地追求自我的价值。”那时的她,坚信话剧艺术才是最有力量的,话剧演员站在舞台上,直接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完全是靠演员最直接的表演能力,较少依靠其他辅助手段,她还因此一度有些瞧不上影视表演。
明星版话剧《家》剧照
初次触电露锋芒
当奚美娟在话剧舞台上耐心耕耘时,出演影视作品的机会还是找上了门。
1990年,谢晋的副导演鲍芝芳筹拍电影《假女真情》,选中了奚美娟扮演女主角王玉娟。奚美娟本因自己不上镜而拒绝了导演,可导演说:“我告诉你,女主角拍得不好看是摄影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遇到这样一位对自己如此信任的导演,奚美娟再也没有顾虑。
奚美娟在《假女真情》中饰演王玉娟
电影播出后大受好评,奚美娟也因此获得了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这一年,奚美娟36岁。
初上银幕便获得中国电影界的专家奖,对演员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奚美娟却表现得异常冷静。获奖当天,她还在剧院排练。排练间隙,她被院长沙叶新叫去,得知中央电视台最新播报,自己获得了金鸡奖。她听后虽然高兴,但也没有特别的表示,又接着排话剧去了。
奚美娟在《蒋筑英》中饰演路长琴
但是,这次触电经历还是改变了奚美娟的演艺事业。真正接触影视表演后,奚美娟才发现自己以前有多狭隘。戏剧科班出身的她,虽然已在话剧舞台上游刃有余,可是面对镜头,她连怎样和镜头进行配合都不清楚,画面、摄影、调度,她都需要慢慢学习,越是学习,也越是发现影视表演的不易。
奚美娟在《儿女情长》中饰演童建菊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邀请奚美娟出演,奚美娟也不再对影视表演那么排斥。
1992年,奚美娟在电影《蒋筑英》中饰演蒋筑英的妻子路长琴,获得了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被媒体称为中国知识女性形象的代言人。之后,她出演了《儿女情长》《一个医生的故事》《一棵树》《小萝卜头》《红处方》等一系列影视作品,被誉为“好人专业户”。
奚美娟在《红处方》中饰演沈若鱼
2000年,奚美娟大胆变身,《红色康乃馨》中的大反派大华集团董事长蓝思红,让观众看到了季美娟的百变魅力,也使她一举夺得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从那之后,奚美娟又在《黑金》《黑三角》中饰演了性格各异的“坏女人”。
奚美娟在《红色康乃馨》中饰演蓝思红
不仅如此,奚美娟还是有名的“慈禧专业户”。她在《孙中山》《大清药王》《左宗棠》《那年花开月正圆》中都饰演过慈禧太后,还一度引起轰动,被观众戏称为“不是国家一级演员,还真演不好慈禧”。
奚美娟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饰演慈禧
奚美娟在话剧《北京法源寺》中饰演慈禧
年岁渐长,奚美娟又成了有名的“妈妈专业户”,她是《春草》里小陶虹的母亲,是《王贵与安娜》中海清的妈妈,是《老有所养》中乔振宇的养母,是《山楂树之恋》中周冬雨的妈妈,是《辣妈正传》中张译的妈妈、孙俪的婆婆……
奚美娟在《山楂树之恋》中饰演静秋妈妈
尽管这些角色大同小异,但奚美娟在塑造角色时从来没有懈怠,她也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将金鸡、百花、白玉兰、华表等国内各大奖项全部揽入怀中。对此,奚美娟表示,获奖只能代表自己某一阶段或某一角色被人认可,对自己事业上的目标并没有太大作用。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希望得到奖项,因为可以增加信心,演技成熟之后,奖项变得不再重要,她看重的是自己每一个台阶该怎么走。
奚美娟近照
奚美娟说:“我是一个职业演员,我对艺术的追求与表达还有更广阔的天地。”而她,正在努力追寻这片天地的路上。
举报/反馈

人民艺术家杂志

6.1万获赞 2.3万粉丝
用艺术构建中国的社会图景
人民艺术家杂志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