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人高以翔参加综艺节目意外去世,到中年危机经济和身体都频发状况,面对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快节奏现代生活,自身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摧毁我们的身体。今天,能量君想和大家好好聊聊关于健康的话题。
既然是科技类自媒体,那咱肯定要把健康和科技结合一起聊。能量君曾经在电视屏幕上介绍了LCD和OLED的区别,这里,能量君就从各位几乎不离身的手机下手,从眼睛健康角度说下这两款风头正胜的屏幕有什么差别。
苹果今年发布的三款iPhone里,只有iPhone 11用了LCD屏,剩下的两款Pro用的都是OLED屏。不仅仅是iPhone,今年很多国产手机厂商在旗舰机上纷纷使用OLED屏幕,放眼望去,OLED基本上统治了中高端手机市场。
很多LCD党高呼“OLED瞎眼屏,LCD永不为奴”,这引起了能量君的注意,上网搜了一下,针对苹果第一个用上OLED屏的产品,iPhone X在网上的评价大致不太好:
为什么OLED被称为瞎眼屏,其罪魁祸首就是频闪,更确切点说,就是它的调光方式和LCD有本质不同。
频闪在生活很常见,手机频闪、LED灯具频闪、显示器频闪等,偶尔的频闪对人眼伤害不大,但是如果每天都处在这个环境中,长期下来对眼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那么频闪对眼睛的伤害有哪些呢?
生物体的视网膜是可以分辨出频率为100-160Hz,甚至有些高达200Hz的光,并且对此做出反应。它对人体的伤害可能产生头痛、偏头痛、疲劳、眼压增高、眼睛视觉功效降低、视疲劳、注意力分散和神经性问题,还可能引发脑损伤。
通过观察脑电图发现,即使环境中光的频闪已经快到让人无法察觉,但是在以猫为代表的动物试验中,100-120Hz的光也会引发其脑部细胞组织灼伤。该组织起到控制眼球的作用。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2015年所发布的文件中,将频闪风险分为几个等级,如图所示,绿色面积覆盖的是无危害的等级,而黄色区域则是低风险,超过黄色部分(白色区域)是不能被接受的。表1和表2 则列出低风险和无危害区域,灯具频闪百分比(波动深度)的限值。
在交流电50Hz频率下,国内一般灯具频闪频率为100Hz,测灯具频闪百分比低于3.2%,是无频闪危害的限值范围;当然,只要频闪百分比在8%的低风险范围内,灯具频闪是属于安全范围,若高于8%,该照明产品可视为不安全。
通过图表,官方指出,对人体影响最低的频闪应该在1250Hz以上,对人体不会影响的频闪至少在3000Hz以上,这份数据还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
目前采用PWM调光的手机屏幕,其闪烁频率大约在200-300Hz之间,距离及格线差太远了。
导致OLED频闪的是PWM调光,而LCD则是DC调光。DC调光原理是持续点亮,通过提升或者降低功率来改善屏幕亮度,所以改变电压或者电流就能改善屏幕亮度。所以DC调光是无频闪。
而PWM靠屏幕的亮灭交替改善屏幕,只要交替足够快,肉眼就以为屏幕一直亮。
那能不能让OLED屏不用PWM调光呢?
很多国内厂商也看到了PWM调光对人眼造成的损害,于是推出了OLED DC调光功能,但是很可惜,这些也只能被称为类DC调光,并不是真正的DC调光,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频闪的伤害,治标不治本。
大家也别骂手机厂商不给力,这个锅主要是上游屏幕厂商OLED技术不成熟导致的,因为快速的屏幕闪烁会大幅缩短手机屏幕寿命,导致烧屏,并使耗电量极大提升。
希望未来技术提升能解决下频闪这个核心问题吧。
那DC调光的LCD是不是就对眼睛伤害小呢?
坚持LCD的用户也别马上就觉得LCD“翻身农奴把歌唱”了,可能你需要用手机的时候要佩戴一副给力的防蓝光眼镜,因为LCD屏幕的蓝光量是高于OLED的,不过只要你的防蓝光眼镜够给力,那对眼睛的伤害能极大程度降低。
至于有富友问,那有没有办法让屏幕对眼睛没有伤害呢?目前的话,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少玩手机少盯着屏幕啦,只不过现实中能不能很好执行就看各位啦!
欢迎关注科技富能量,互联网顶尖科技播客,给您分享最酷科技讯息,最in科技产品!还有最新最潮的语音播报!
举报/反馈

公子故事会

5.5万获赞 4100粉丝
只会讲故事,您爱听就好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