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从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深处走来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人们就用打通的竹节连接起来做管道
用于输送天然气和卤水
史书上叫“笕”或“枧”
这算是有记录的最早的管道了
宋代《天工开物》中
也描绘了用竹管输气的技术
“笕”的出现,是与开采地下盐卤相联系。(《华阳国志》片段)
2.我从现代石油工业演进中走来
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
186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建成第一条原油管道
20世纪20年代末焊接技术诞生
管道建设飞速发展
1942年,美国从德州向纽约州建成大口径输油管道
这被视为现代输油管道的开始
20世纪50-70年代
世界油气田大发现的年代
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
管道建设被提高到新水平
3.我从民族危亡的烽火硝烟中走来
那是一个悲怆的年代
抗战时期,一滴汽油一滴血
从印度加尔各答经缅甸到中国昆明
长达3218公里的中印输油管道
为中国抗战提供保证
被称作盟军抗战生命线
这是中国第一条成品油管道
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军用输油管道
自此,油脉与国脉紧密相连
史迪威公路、中印油管、滇缅公路共同构成的运输系统,成为二战时期保障中国战场物资供应的“生命线”。7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中印油管依然留存痕迹无数。
4.我从中国崛起的筚路蓝缕中走来
1959年
国内建成第一条原油管道
连接克拉玛依油田和独山子炼厂
全长147.2公里
年输油能力53万吨
1963年
国内首条输气管道建成
起于四川巴县石油沟
止于重庆化工厂
管道全长54.7公里
克独管道于1959年1月建成投产。随着克拉玛依油田产量的增加,分别于1962年、1991年并行建设第二条和第三条克独原油管道。
目前,克独线“老二”、“老三”仍在工作,“老大”已退休。
1.第一次建设高潮
1970年8月3日
“八三”管道工程项目启动
开启中国长距离、大口径油气管道建设的大幕
掀起我国第一次管道建设高潮
先后建成庆抚线、铁大线等8条管线
总长度2500多公里
形成国内第一个原油管网
“八三”管道建设期间,牛车运管的场景
2.第二次建设高潮
从1976年开始
油气管网开始采用密闭输送
自动化管理等新技术
建成第一条海底隧道
历时10年
我国先后建成12条管道
初步形成中国东部油气管网
管道敷设
总结起来
前两次管道建设高潮最明显的特征
就是区域性建设
东北管网
3.第三次建设高潮
从第三次管道建设高潮开始
管道建设进入跨区域发展新阶段
1987年开始,到本世纪初
我国建成兰—成—渝成品油管道
涩—宁—兰天然气管道
西气东输一线等24条长输管道
形成“西气东输”“西油东进”“川气出川”格局
管道建设和运营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4.第四次建设高潮
2005年以来
我国又相继建设陕京系统
西气东输二线、三线
中俄原油管道及二线、中缅油气管道
中俄东线等一大批国家重点管道项目
掀起我国第四次油气管道建设高潮
管网覆盖31个省(区、市)和港澳地区
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接海外”
“西油东送、北油南运、
西气东输、海油(气)登陆”格局
成就了第五大运输体系
1.与时代同行,我们一起走过
油龙吟 气龙舞
钢铁长城 地下走廊
从X60到X80
钢级越来越高
从700多毫米到1422毫米
口径越来越大
承压达到12兆帕
里程攀升至13万公里
2.与油气同行,我们一起走过
几十年来
从一个愣头青
逐渐变得壮得像头牛
从脆弱到坚韧
变成能抗零下50多度严寒的钢铁直男
刚刚投产通气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使用X80钢级管材,最大管径1422毫米,设计压力12兆帕
从傻大黑粗到智商爆表
以前不会说话
现在“吹拉弹唱”无一不精
行话叫“智能管道”
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
越来越靠谱儿
3.与人民同行,我们一起走过
我们勇毅前行
戈壁大漠无恙
黄河长江安澜
古长城欢颜
复兴号作伴
管道不欠生态情
以前不敢出家门
现在的朋友遍天下
红头发白皮肤蓝眼睛
都是铁瓷实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线到网
从国内到连接海外
现在的我
身长已超13万公里
够绕地球赤道3圈多
十年之后的我
长度可能比现在的两倍还要多
我深埋在地下
但山川河流知道我
人类赞美颂扬我
历史将书写我
万家灯火时
那光亮和温暖中有我
碧水蓝天下
那鸟语和花香中有我
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有我
饭菜的香气里有我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里
有我
今日之我
再出发 路犹长
未来之我
时代使命不变 奔腾方向不移
赤子之心如初 报国之志弥坚
必将日夜腾跃不息
见证盛世华年
守望岁月静好
策划 | 王晓晖
编辑 | 张伟建 董云龙 马莹莹 薛梅 李延平
制图 | 任和 龙统亚 肖遥
素材 | 曾庆 张庆旺
图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图片库、微信公众号“管道宝石花”、《中国油气管道》
举报/反馈

中国石油报

22.5万获赞 5.3万粉丝
发布权威资讯,紧盯行业动态,讲述石油故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