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5年,越王允常出兵吴国,结果被吴王阖闾击退;10年之后允常毙命,其子勾践继位,阖闾趁机伐越,不料兵败身亡;勾践试图一鼓作气吞下吴地,却遭到吴国新王夫差的迎头痛击,以致国破家亡;越人卧薪尝胆,暗蓄精锐,终而一举吞吴。从以上粗线条的描述中,我们对吴越两国的恩怨似乎有一种家族仇杀的感觉,然而这种低层次的认识显然不是我们解读这段历史的终极目的。中国的史学家偏重于将笔墨挥洒在政治层面,但这远远不足以解释吴越双方持续百年的殊死缠斗。事实上,作为同处长江以南的两个霸权,即使没有父辈的恩怨,吴人和越人也很难做到共生共存。如果从地缘的角度来解释的话,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吴越之地的自然结构。
吴越格局 环太湖平原是长江以南最大的农耕区,同时也是吴人的国土所在。与比之更靠南的越国相比,吴国显然有更多机会接触北方的先进文明,这也使得吴人在面对越人时总有一种文化优越感,尽管在中原诸侯眼中他们无一例外都属于“蛮夷”。而如果细分起来,环太湖平原以今天湖州至嘉兴一线又可以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其中北部是吴国的核心控制区,南部则是吴越双方争夺的焦点。向南跨过杭州湾之后是平原与丘陵夹杂的过渡地带,因之处在钱塘江以南,我们姑且称之为“钱塘南岸”,显然这里就是越国的核心区域。至于再往南走便是纯粹的江南丘陵,也是那些与越人根出同源,但仍旧处于野蛮状态的“百越”的栖息地。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越国与“百越”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亲缘关系,最终使得夫差保留了越国,也为吴国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宁绍平原 接下来我们把“钱塘南岸”放大,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里的平原区域仅限于靠近海岸的狭长部分,其所承载的城市则是今天的宁波和绍兴。最初的越国与他们的同宗部落一样过着半渔猎半农耕的原始生活,导致其最终从百越族群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则是越国人向北迁徙进入“宁绍平原”,自此凭借完全的农业生产积累起雄厚的国力。越人的都城建在会稽,也就是今天的绍兴附近,可以想象如果这些从丘陵山林中走出不久的边民能够满足于“宁绍平原”的一亩三分地的话,吴越之间的决战大有推迟的可能。不过与任何一个渴望扩张的民族一样,尝到了农耕甜头的越人当然也不可能抑制住对土地的诉求,而环视四周最近的目标就是北方的环太湖平原。至此,吴越之间的根本矛盾浮出水面,与家族恩怨什么的毫无关系,归根结底只有两个字:土地!
携李之战 从图上可以看出,环太湖平原的面积比宁绍平原大得多,即使吴国只占据北半部分,仍旧在战略上处于优势。实际上,正因为吴人所要消化的区域过于广泛,当其转过身来将目光投向南部时,这一部分已经被越人先入为主了,而此时越国的国君正是勾践的父亲——允常。适才讲过,湖州至嘉兴一线是区分环太湖平原南北两部的界线,不过嘉兴只是近代的称呼,在春秋时期它被叫作“携李”,而携李正是后世普遍认为的吴越两种文化的分界点。公元前506年,吴国决心伐楚,为了不至于将后方完全暴露在越国的威胁之下,吴王阖闾首先向越国提出结盟,以便共同出兵对付楚国。基于“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的原则,越国当然不会傻到帮助吴人削弱楚国,最后坐视吴国一家独大。而阖闾显然也没有指望越人会落入自己的圈套,因而很快出兵越国,双方在携李展开激战,越国落败。
吴军回防 如果不是伐楚在即,相信吴军定会一鼓作气,攻入宁绍平原以彻底了结双方的恩怨,但眼前的形势却不允许阖闾这样做。不过吴人的“手下留情”显然不是因为“心存善念”,因而越国也就没有必要感激对方的“不杀之恩”,就在吴国大军滞留楚国的第二年,允常率领越军向北发难,阖闾的大本营岌岌可危。然而令越人始料未及的是,吴军的回防速度异乎寻常的快,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楚国位于吴国上游,顺流而下的时间远比先前逆流进攻的时间短得多。结果携伐楚胜利之威的吴军干脆利落地又一次把越军赶回老家,并且越王允常再没有机会同吴军一较高下。十年后允常逝世,新王勾践登基,面对越国权力交接的空档期,阖闾当然不肯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很快吴国的征越大军又一次集结完毕,只是这次的对手勾践显然是一个比他爹更阴狠和难缠的角色。
战争开始后,吴军逐渐感到越人的作战方式与先前大有不同,对方阵营中走出的不是全副武装的兵将,相反却是一队队死士。这些死士在吴军阵前立定,然后集体自杀,巨大的心理冲击瞬间摧垮了吴军的意志,且更要命的是一队自杀结束,下一队接着自杀。这种类似于黑社会火并时,一方先剁掉自己一根手指,然后面不改色地把刀扔给对方,看对面敢不敢跟着做是一个道理。勾践的这种做法尽管为人所不齿,但却营造出了极为震撼的战场效果,最终连“死”都不惧的越军把吴军打得落花流水,就连阖闾本人也因此战失去一个脚拇指。在消炎药尚未问世的春秋时期,再细微的伤口也很有可能因感染而导致丧命,哪怕你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很不幸,阖闾未能躲过允常在地下的召唤,临终之际嘱托其子夫差定要报仇雪恨。而此刻已经完全控制太湖南岸的勾践显然也不愿意错过吴国权力交接的空档期,因此力主向吴人核心区域进攻。
太湖结构 讲到这里,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太湖的地理结构。平心而论,伍子胥入吴之后,除了向吴王提出一系列灭楚方略,在国计民生上最大的贡献就是规划开凿了纵横交错的水利设施,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以之命名的“胥江”。吴国以阖闾大城(姑苏的前身)为中心,全境的兵力和物资都可以通过水路运抵国都,而胥江的开挖更是直接把阖闾大城与太湖连接在了一起。阖闾大城之南为吴淞江,是太湖注入东海的主要水道,尽管这条河流在今天已经萎缩为黄浦江的一个支流,但在当年却是阻挡越军北上的重要防线。此时勾践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以步兵为主,跨吴淞江攻击吴国腹地;要么以舟师为主,控制太湖水面并随时威胁湖东沿岸据点,并且最终越国选择了后者。既然要在太湖决战,首要任务便是打造一支强大的水上力量,所幸长期的渔猎经历使得越人可以轻松募齐足够的水手,那么接下来便是对太湖水面控制权的争夺了。
越军计划 太湖湖内有两个大型岛屿,今天被称为“西山岛”和“东山岛”,在当时它们并称“夫椒”。夫椒不仅是吴国的水军基地,同时也是翼护阖闾大城的西部门户。如果这两座岛屿落入越人之手,则越国水军不仅能够以之为跳板骚扰湖东,更可以顺胥江直捣吴都。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认识到了左右胜负的关键,于是一场围绕夫椒控制权的水上大战就此展开。史书对此战的记载言简意赅,那就是越军完败,显然在当地经营日久的吴人有着越人难以企及的主场优势。通过发达的水利系统,吴人可以迅速将全国的资源集中于阖闾大城,然后沿胥江运抵前线,但远离宁绍平原的越军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最终夫差乘胜攻入越国,将仅存五千甲兵的勾践围困于会稽山,后者无奈请降。此时关于夫差为何会留下勾践性命并最终放虎归山一直有很多种解释,当然各种版本都少不了“红颜祸水”(西施)和“奸臣当道”(伯嚭)这种无聊的元素。其实换一种思维,或许我们就能够理解夫差这样做的合理性了。
越国战败 越国居于“百越”之首,一旦失去越国的约束,那些无法无天的山民势必对吴国边境造成无休止的骚扰和掠夺,而留下一个“傀儡伪政权”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吴国的利益。再者,“灭国不绝祀”是当时社会的普遍风尚,一心融入华夏的吴国没有理由为了杀一人而让中原诸侯耻笑为“野蛮之邦”。同样的道理,在后来勾践灭吴之后,也曾提出分封一小块地方给夫差养老,只是最终被后者拒绝。当然,饶命归饶命,并不代表吴人会傻到留给越国足以发动下一场战争的地缘资本。作为战败一方,越国被压缩至宁绍平原与江南丘陵间极为狭小的交界地带,其国土的大部分平原地区被吴国拿走,吴越争霸的第一阶段以吴国的全胜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