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疯疯沙哈,今天我们聊聊紫砂之都——宜兴丁蜀镇!
紫砂之都
——宜兴丁蜀镇
一 丁蜀简介
丁蜀镇是一座山、水、城融合的千年古镇,位于宜兴城区东南14公里,以盛产陶瓷而闻名中外,素有“陶都”之称。丁蜀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依山傍水,东临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东部太湖平原,湖泊荡漾,为富饶的鱼米之乡;镇区为冲积平原,地势低,青山座座、绿水依依;镇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良好的自然山水条件形成了丁蜀镇独特的青山绿水型江南古镇的自然格局。
丁蜀镇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8万,常住人口22万。丁蜀镇是宜兴市的人口大镇、工业重镇、历史文化特色镇,是宜兴的两个主城区之一。丁蜀镇是宜兴自然禀赋最集中、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交通区位条件最优越、经济实力最雄厚的板块之一。2016年10月14日,丁蜀镇被列入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录。
丁蜀镇所在的宜兴古称“荆邑”,因境内有荆溪而得邑名。河南面是天目、铜官等山岭,而北面是沃野平原,自古为宜居之地。中国文化将山南水北谓之“阳”,地方志书称:“盖荆溪之阴多山,其阳衍沃。”衍与羡音近、义通,故名之为阳羡,有土地肥沃即“衍沃”之意,所以宜兴又被称为“阳羡”。
“丁山”(有时亦称为“鼎山”)地名出现于北宋,大河北岸有座小山叫丁山(俗称山头上),以此山而得名。在北宋元丰年间,苏东坡曾先后三次来到宜兴,对阳羡山水怀有眷恋之情。他看到独山峰峦如黛,清溪萦绕的迷人景色,曾感慨地说:“此山似蜀。”他在《桔颂》中声称,要在这里买一小园,“种桔”三百株以度晚年。他还吟有“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之句,后因仕途坎坷,未能如愿以偿。宜兴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就将独山改名为“蜀山”,并在东坡讲学处建造“似蜀堂”。“丁蜀”名称的由来与此两山有关,也是比较晚近的事情。
丁蜀镇的历史源于陶瓷,兴于陶瓷,6000多年来,窑火生生不息,陶业代代相传。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紫砂陶、美彩陶、均陶、青瓷、精陶“五朵金花”,尤其是紫砂壶,名扬海内外,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丁蜀镇作为陶都,是紫砂文化的发祥地。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施工中发现了紫砂古窑遗址,有力地证明了宜兴陶瓷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
紫砂陶作为宜兴特有的陶瓷产品,是陶瓷产品中的精品,具有唯一性。丁蜀镇的紫砂行业主要有紫砂泥生产与紫砂工艺品生产,而紫砂工艺品主要有紫砂雕塑和紫砂茶具两大类。紫砂茶具以造型古朴、质地细腻、色泽浑厚、雕镂精细著称。紫砂茶具是制壶工艺、诗词印章、图画的有机结合,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紫砂茶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从煎煮茶饼的大砂罐演化而成的,其色泽由土黄发展到以紫色为主,形状也从大到小。
紫砂茶具的美,散布于壶泥、壶色、壶型、壶款、壶章、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等各个环节。紫砂茶具使用年代越久,器身色泽越发光润古雅。采用紫砂茶具沏茶,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优良特点。
紫砂陶制成的茶具,具有如下优点。一是造型古朴别致,气质尤佳。二是经茶水泡、手摩挲,石英子会发生变化,壶的颜色也会变为古玉色。三是封闭性好,能留得住茶的色、香、味。四是有双重气孔,夏天隔热不易馊,冬天阻凉不易冷,可以边饮茶边焐手。五是泥色丰富,在不施釉的情况下,创作的题材非常宽泛。六是造型采用“打身筒”与“镶身筒”的方法,使用的工具简单,一般家庭都可以简单制作。七是可与书画、篆刻及其他工艺自由结合,不断地推陈出新。
紫砂陶器的生产大约可以追溯到北宋中期。明中叶以后,紫砂工艺有了新发展,紫砂陶器制造可谓是名家辈出,各有千秋,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620年),在紫砂壶领域,时朋、董翰、赵梁和元畅被称为“四大家”。
董翰创制的菱花壶,赵梁制作的提梁壶,都有不少的佳作传世。明末时期,出现了时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等紫砂大师,有“壶家妙手称三大”的说法。时大彬(1573~1648年)是“四大家”之一时朋之子,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整套制壶工艺。在壶底上落名款、制作年月就是由他而始,也确立了至今仍被紫砂业遵从的打泥片、拍打、镶接和凭空成形的高难度技术体系。
明中后期以来,丁蜀镇陶艺业发展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工艺名家群星闪耀,形成了相对齐整的专业技术队伍。据《江苏省制志·陶瓷工业志》编制的《陶艺名人选录》记载,1920年以前的宜兴105个紫砂陶艺名家(以丁蜀镇为主)中,只有2人出生于1520年之前,即明弘治、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和供春;其余的25人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53人生活在明天启、崇祯到清康熙、乾隆年间,25人则生活在清后期到清末民初。
二是陶艺制作工匠与知识分子相结合,造就了杰出的制壶名家,也制造了许多的传世佳品,展示了经验技术与理论结合的新气象。当然,文人雅士的热心参与,也壮大了紫砂业高级工艺团体队伍。
丁蜀镇能够成为陶都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大自然馈赠的陶土是发展陶瓷业的基础。当地一般将陶土分为白泥(灰白色粉砂质铝土质黏土)、甲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粘土)、嫩泥(土黄、灰白色为主的杂色黏土)三大类。在浙江省长兴县的鼎甲桥、顾渚、新槐一带也有这三种陶土的分布,系同一矿脉,但有山阳与山阴的分别。紫砂质器具有沉香紫、海棠红、葡萄紫、葵黄、墨绿、青灰、朱砂紫、梨冻、松花、豆碧、轻超、淡墨、深紫栗等色,其中以紫色最为常见与著名,所以,就把它们统称为“紫砂”。
其次,紫砂能够发展成为产业,也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丁蜀镇制作陶器,历来有大缸、中缸和小件陶的分别,大、中型陶坯因为运输的成本较高,容易损坏,所以不适合家庭加工。而小件陶器,比如紫砂壶之类的则多在手工作坊中生产,工具小巧、占用场地不大,非常适合家庭生产。这在客观上扩大了紫砂器具生产场地的范围,也大大降低了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同时,宜兴紫砂陶土的矿产,主要分布在丁蜀镇北部的黄龙山、赵庄一带,这些矿产的宕口与周边农村距离非常近。而且紫砂陶土从生泥加工成熟泥的过程,既不需要复杂的机械,也不需要添加其他成分,加工工艺非常简便。
只要将选择好的生泥粉碎,然后不断地调水捶打,将其练成熟泥,即可用以制作紫砂壶。这种制作方式非常适合在家庭作坊中完成。这些地理环境资源的优势,再加上生产方式的便利,是大多数农户愿意将做紫砂壶作为副业的又一个客观原因。
再次,江南地区虽然比较富裕,但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小,人均占有耕地更少,单纯依靠种田很难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必须想尽办法寻找种田以外的谋生之道。所以,在陶业兴盛的丁蜀镇附近,农民们就从镇上的窑户那里哪些“小坯”的活儿做做。这样,既不需要走出家门,还能赚到钱,很适合江南农民恋土、恋家的生活情怀。可以说,这也是丁蜀镇周边农村许多农户参与制作紫砂的重要主观条件。
当然,一个地方因某项艺术而闻名,往往和从事该行业的群体有密切的关系。从事该行业的人数多了,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竞争,然后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以上袁村为例,根据韩其楼《紫砂壶全书》的记载,明代万历、崇祯年间,上袁村人陈信卿就以仿时大彬传器见长。因为,当年时大彬制壶时,就客居在上袁村。受此影响,从清朝康熙年间到民国初期,上袁村就陆续出现了陈鸣远、邵大亨、邵旭茂、邵友廷、程寿珍等制壶名人。
这种现象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村庄中也绝不是仅有这几个名人,还是有许许多多的艺人,只是这些人展露了头角。他们通过交流、竞争、创新,不断地推动制壶工艺的发展。
最后,宜兴地处江南地区,本就是文化之邦,有许多文人雅士。在明代中期,宜兴紫砂茶壶就是文人墨客喜爱之物了。在此过程中,这些文人墨客必然和制壶艺人有很多的交流、互动。他们给艺人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也提高了艺人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品位,给紫砂器具赋予了许多新含义,让这些茶壶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有文化气息。当这些充满文化气息的紫砂壶被那些名流、官宦喜欢、吹捧时,那些制壶的艺人也就自然而然地随着壶的知名而闻名遐迩。
当有一个名人出现时,也会带动村里的其他人加入制壶的行列中,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家家制壶、代代相传,形成了良性循环,促使许多的紫砂艺人成为紫砂名人。这正是宜兴农村紫砂艺人、名人队伍形成并发展的基本原因。
紫砂茶具的制作始于北宋而兴于明代,与茶文化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在明代,宋代的团饼茶被炒青散茶代替,所以冲泡技艺也就相应地由点茶法改成了泡茶法。这就让茶壶有了用武之地,成为饮茶的必备之物。在发展的早期(明正德至万历年间),紫砂壶造型浓厚、比例协调,泥质颗粒较粗,也算是受到了明式家具简洁、凝重的风格的影响,或者说是正好与之匹配。
紫砂壶发展中期(清雍正年间),紫砂壶艺达到了顶峰,壶艺名家辈出,茗壶种类繁多、装饰手法也非常丰富。到了紫砂壶发展晚期(清中叶至清末),紫砂壶就与书法、绘画、诗词、篆刻等艺术形式有了紧密的结合,意蕴变得更加饱满。
20世纪紫砂壶艺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新中国成立后,紫砂业获得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新生。
1950年,政府拨专款恢复紫砂生产。1954年,积极组建了宜兴紫砂陶业合作社。于是,在一派祥和的氛围中,一批老师傅的艺术才华找到了施展的舞台。从此,宜兴紫砂业就告别了各自为政、零星疏散的原始作坊状况,走上了集体化、企业化的康庄大道。
目前,丁蜀镇共有紫砂制作者4万多人,产业配套人员达到了6万多,从业人数占到了常住人口的43.5%。其拥有的陶艺工作者人数仅次于作为地级市的景德镇,其中有紫砂技术职称从业者6570多人。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28名,工艺美术大师数量约占全国的1/40。拥有紫砂专业合作社67个、企业400多家、家庭作坊12000多家。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就关注我吧
举报/反馈

亮仔的剪影

8475获赞 1341粉丝
故事一节节,关注一下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