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作为蜀汉的绝对核心,五次北伐替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刘备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和曹魏、东吴的三国鼎立格局。然而,作为一切之始的《隆中对》也成为蜀汉最大的战略错误,因为这个错误,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隆中对》 (壹)《隆中对》
201年,刘备在被曹操打败后,前往荆州投靠刘表。在此期间,广纳良才,结交各路好友。在司马徽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在南阳郡邓县隆中里,见到了司马徽口中的“卧龙”诸葛亮。在茅庐里,刘备和诸葛亮大谈天下之事,其中聊天的对话被记录成《隆中对》,成为蜀汉的战略思想。
《隆中对》作为初高中时期的语文课本内容,成为每个学生必须经历的背诵内容,大多数人至今依然能够熟读甚至背诵出来。其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替刘备描绘了一个以荆州和益州作为根基,涉及面较广的巨大的政治蓝图。
《隆中对》 期间,诸葛亮分析了北方曹魏和南方东吴,认为主动正面抗曹是不利的,应该将重心放在自身发展上。其中,以荆州和益州作为基础,再向西扩展的战略构想,在未来也证明其价值。在之后,蜀汉以荆州、益州作为根基,再向西扩张的情形下,才有了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
为了让刘备能够下定决心拿下荆州和益州,诸葛亮甚至以汉高祖作为案例,只希望刘备能够和自己一同谋求天下。从隆中对后,诸葛亮便出关跟随刘备一同开创蜀汉盛世。
《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然而,《隆中对》的战略构思只对了前半部分,因而后半部的失利,最终诸葛亮的北伐失利,蜀汉也失去了天下的争夺全。
(三国鼎立) (贰)《隆中对》中的错误
谷城浅说历史接下来和大家聊聊,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犯的三个错误。
其实,诸葛亮的《隆中对》里的战略思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变迁,整个时代在不断变化, 其中人物的性格能够影响很多东西。像刘备从出山开始就背负着“仁义”的标签,这个标签成为刘备不断吸纳良才的主要手段。然而,这个“标签”却也给刘备造成了很多的危机和困难。
在荆州牧刘表病逝前,曾表示将荆州交给刘备打理。然而,刘备却因为所谓的“仁义”,将荆州拱手让出,使得荆州最终落入曹操之手。反观刘备只能依靠赤壁之战,才夺回了不分荆州地盘,甚至还要像孙权借荆州。借荆州后,引发出了一系列问题,像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出兵复仇等,直接导致蜀国元气大伤,错失了三分天下的最好机会。
(益州战略图) 其次,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过“益州险塞”,作为天然的要塞,益州确实易守难攻。如果能够拿下益州和荆州,诸葛亮和刘备兵分两路,北伐成功指日可待。然而,益州的易守难攻不仅仅对于蜀汉来说,对于曹魏也相同。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大多在子午谷、平阳光、斜谷等地遭到危机,无论是粮食的供应,还是战术的施行。益州险要的地势,让诸葛亮的北伐接连失利。直到诸葛亮死亡前,依然没法突破这个天然屏障。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高估了益州天险的难度,这也拖住了北伐的时机。
(曹丕 在谷城浅说历史看来,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也提到了一句话“待天下有变”,这个战略构想是希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形象,会对曹魏造成致命打击,影响曹魏的根据。如果有这种机会,刘备便可举兵北伐夺得天下。因为刘备始终背负着汉室之名,曹操则属于反贼,名不正言不顺。
然而,曹丕却巧使计谋,让汉献帝主动禅让给曹丕,使得曹丕名正言顺的称帝,消除了困扰曹魏心中多年的困扰。以至于,刘备的正义大旗轰然倒下,大汉代言人一下变成蜀汉代言人,其权威逐渐消失。刘备也从此开始,失去了出兵的主动权。
《隆中对》: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的《隆中对》虽然成功地让蜀汉拥有天下三分,但因天时地利人和的悄然改变,使得《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已经无法支撑新的环境和时代。最终,这份战略蓝图非但没有成为蜀汉统一天下的兵书,更拖垮了原本就羸弱的蜀汉。所以,《隆中对》是错误战略。(完)
感谢地观看了谷城浅说历史的文章,专注三国历史,给你还原不一样的三国纷争。写作不易,感谢点赞支持。朋友们,你们对于《隆中对》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
参考文献:《隆中对》、《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