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涧沟门七圣庙(资料图)
沟门镇地处土右旗沿山区,距萨拉齐镇2公里,因驻地坐落在水涧沟门口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古就是土默川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聪慧睿智,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
田园美景民安业乐
去年至今我与几位文史爱好者数次来到这里采风,淳朴的民风、众多的遗迹,让我们收获满满。水涧沟门村七圣庙刻石立碑记载了该村以前的情况:“居民千余,垦地百顷,山可障风,水便灌溉,而土宜果木……”
《苏塞沟门七圣庙竖建石刹碑志》(1893年))也记载:“村人引水种植,穿田绕屋,昼夜潺湲,其烟林一带,花果千家,而其春蔬早献、秋果晚凋。至于山怀水抱之景,隔篱对饮之趣,虽桃花源里之境亦不过如是也。独是沿村之景趣既佳,庙所之风致尤备,即以踏涧石,则清风在袖。坐苔矶,则弱柳垂肩。其间廊槛楼台俨如一幅图画。”这一美景,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比也不逊色。
水涧沟门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这里曾发现庙湾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遗址。在这些遗址上有数量众多的围墙、房屋、祭坛等石基残存和品种众多的石器,花色、纹饰繁多的陶片,经考古人员鉴定属“阿善二期、三期”的文化遗存。
战国时期,这里属赵国领地。赵长城在水涧沟门一带进入大青山,至今留有水涧沟门烽燧遗址,位于水涧沟门村北水涧沟东侧台地上。汉武帝将匈奴逐出阴山以北,水涧沟门纳入汉朝版图,属云中郡,曾出土汉代铁犁铧、犁镜。
北魏时期,拓跋焘北征柔然、敕勒,十万敕勒人由贝加尔湖迁到阴山以南驻牧,水涧沟门成为敕勒川人居住地,著名的《敕勒歌》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唐时期水涧沟门归属唐朝在萨拉齐附近设置的云中守捉使管辖。明代水涧沟门成为阿拉坦汗土默特部辖地。1636年漠南16部归附大清,水涧沟纳入清朝版图。
清代初,这里形成村落,蒙古族属土默特右翼旗6甲管辖;汉族属萨拉齐厅的北乡管辖。1969年撤销土默特旗,分设土默特左旗和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右旗下辖沟门等20个乡镇归属包头市管辖。1984年9月,沟门人民公社改为沟门乡,2001年5月,沟门乡改为沟门镇。
兴修水利造福百姓
水涧沟旧称苏尔哲谷,意为“穿山沟”。其水名苏尔哲河,发源于固阳县吉忽伦图乡水涧梁,全长59.4公里,过去遇大雨常有洪灾发生。1855年山洪下泻,萨拉齐周围水深1米,陆地行舟,东湾村淹得只剩1户人家。1867年,萨拉齐同知文山组织当地群众,在水涧沟凿开长20米、宽1.7米的石门,引沟水浇灌沟门村田地,日可灌地百顷。
1933年,由朱尔圪岱村民挖通4.5千米长、152米宽、2米深,与京包铁路平行的天顺渠,不仅减轻了水涧沟洪水对萨拉齐镇的威胁,而且可浇灌着50余顷土地,并淤澄数十顷草滩、碱地。
1949年以后,分别在水涧沟兴建水库、堤坝、滞洪区渠道及桥、涵等水利工程,大大提高了洪水利用率,使沟门、萨拉齐、吴坝、美岱召、苏波盖等地8万亩土地得到有效灌溉。
沟门庙会盛况空前
去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我们专门去赶水涧沟庙会,体验古老的庙会文化。一大早庙湾村的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百货、五金、烟酒、衣服、鞋帽、农具等商品,食物琳琅满目,各种蔬菜、瓜果、茶汤等四处可见,赶会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水涧沟门庙会每年六月二十四举办,为期四天,旧时是萨拉齐周边除关帝庙庙会之外最大的庙会。庙会的中心地点在庙湾村七圣庙,该庙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近年发现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罗伯特·拉里莫尔·彭德尔顿于1931年拍摄的绥远省照片中,有大约12幅摄于水涧沟门,更难得的是其中有一张七圣庙照片,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现在的“七圣庙”早已改建成供销社,原庙门前的那对形象逼真、气势雄伟的石狮,仍然威严地蹲在分销店的前边。原来的那对高耸的青石旗杆已杳无踪影,这个石旗杆非常有名,由于旗杆很高,石料不够长,由三节组合而成,组合部由石鼓和旗杆开出齿口吻合连接,齿合部严丝合缝,在行业中传为佳话。正殿是近年新建,东西禅房保留原样,一块石碑靠墙而立。
“东湾一篓油(游),后湾一窝猴(侯),搬倒一篓油,淹了一窝猴,刮了庙湾些假(贾)木头,捎了西湾一座城(成)”。当地的顺口溜,巧妙地将周边几个村子村民的姓氏串在一起,形象有趣。
辛亥英烈血洒疆场
土默特辛亥革命三杰之一的云享(1884-1926),就出生在水涧沟门乡后湾村。
1919年,同盟会中央任命云亨为绥远将军。革命军东进,途经刀什尔村时遇清军阻击,战斗中革命军统带王家驹被击毙。阎锡山改变进攻归绥的计划,和云亨等取道托县返回山西。同年冯玉祥请云亨赴京共商组织国民军,预定由云亨成立第五军。民国十五年(1926年)云亨随胡景翼部到了河南,在胡部击败阚玉昆部进驻洛阳的当晚,云亨到西关外察看地形时,身中流弹身亡,时年43岁。
云继先(1907-1936),云亨之子,黄埔军官学校四期学员。1924年秋,云继先在北京蒙藏学校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校期间,中共北方区委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经常去学校宣传革命的道理,介绍苏联的情况,云继先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很快成了蒙藏学校的活跃分子。
1936年2月份,云继先策划参与了震惊中外的“百灵庙抗日暴动”,打响了内蒙古抗日的第一枪。1936年,云继先任蒙旗保安总队总队长,少将军衔。同年9月终因内外各种原因被杀害,时年29岁。
赵老侗,相传为宋景诗,清末农民起义军黑旗军首领,起义失败后,为逃避官府追捕,隐居水涧沟门村。隐居期间潜心研究武学,以各家各派枪法精华,结合自己实战经验,最终创立了阴把枪这一门实战枪术。
生态旅游留住乡愁
如今走进西湾村民俗街,道路两边雕刻着砖花的灰檐白墙,干净整洁。一间间民宿别具风格,酒坊、豆腐坊、茶楼、戏楼、小吃店沿街而立,黄灿灿的玉米棒子,古朴的水缸,连稻草和自行车等老物件都成了街上的装饰品。
民俗街汇集了各式小吃、民宿等特色商铺40家,形成了集观光、食宿、游乐、休闲、生态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金街,同时配套推进西湾村书画院建设,构建以根雕、书画、非遗、摄影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布局。走在村里,扑鼻的花果香味一阵阵飘来,这一切让来到西湾村的人感受着浓浓的民俗和田园风情。
大雁滩景区以采摘、赏花、农家生活体验为主,集自然风景名胜、历史文化遗迹、特色种养殖等于一体,与远处的大青山相映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这里变为现实。(刘清成)
来源:包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