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0年春风化雨,40年桃李芬芳。
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创新办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广大学习者开放办学,累计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150余万人次,毕业生和学员中许多已成为蒸湘大地各行各业的骨干,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称为一所新型的“互联网+大学”“没有围墙的大学”。
△衡阳电大南校区校门
陈鸿飞 陈国辉 黄建国 蒋灵科 陈祖一
“一盏街灯,照亮通往明天的漫漫旅途。一架天平,托起平凡生命的盈盈希望。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是一座没有皇冠的殿堂……”
“穷国办大教育”,一句响亮的口号,开启了重振中华教育改革新征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广播电视大学”这一宏举犹如一股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全国相继成立地方广播电视大学,一个纵贯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办学的组织系统、教育网络遍及城乡各地的新型大学在万众期盼中落地生根。1979年1月,在蒸湘大地上诞生了一所新型高校——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
40年栉风沐雨,40年奋楫逐梦。衡阳广播电视大学(简称衡阳电大)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覆盖全市城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是衡阳市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平台。
光阴荏苒,初心不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衡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快速发展、转型发展,为将衡阳全面建成最美地级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巍巍衡山,证创业之艰辛;潺潺湘江,录开拓之足音。
△2019年衡阳市农民大学生招生工作会议
伴随改革开放,实现跨越发展
岁月如歌,盛世同庆。今年,正当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和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一道,迎来了40周年校庆。衡阳电大校长黄建国说,这是电大建设和发展史上的盛事。
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以及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广播电视大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创办初期,为曾经失去而又渴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百万学子提供了就学平台,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上个世纪末,广播电视大学积极改善教学手段和方式,努力进行多途径、多形式的办学尝试,为基层、行业、三农、边远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广播电视大学抓住新时代国家振兴教育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远程开放教育,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现有在校生404.7万人,毕业生1440万人,办学规模为世界开放大学之首。广播电视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湖湘文化,孕育衡岳。衡阳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有重学兴教之风,1979年,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衡阳电大应运而生。“1979年1月4日至7日,全省首次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说起当年筹办广播电视大学的情景,校党委书记李进杰如数家珍:那次会议各地州市教育局、广播事业局及省直各厅局教育部门负责同志出席,正式筹办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并进行首届招生。李进杰说,当年1月21日至22日,全省举行了首届电大统一招生考试,开设机械、电子两个专业。衡阳市招生录取270人(含单科生)。
40年风雨兼程,40年春华秋实。衡阳电大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自谋发展,经过历届校领导班子及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从当年的一间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270余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已拥有多个分校和50多个教学点的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其中,校本部已拥有南北两个校区,140余名教职工,外聘专兼职教师200余人,在校学生6000余人。40年来,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150余万人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成为蒸湘大地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衡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被人们誉为“老百姓身边的大学,求学者圆梦的地方”。
“在电大的三年学习中,学习条件非常简陋和艰苦。”1995级电算会计专业学员、现任衡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苏龙动情地说,当时,唯一正规的是全国统一电视授课、每学期全国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被戏称为参加了七次全国统考!直到第二学年才开始脱产学习,条件也开始有所改善。“值此母校成立四十年之际,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回顾24年前的上学经历,有着太多挥之不去的记忆。追忆曾经的青春岁月,似水年华……”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40年来,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从初创到壮大、从激情到理性、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步入发展快车道,她的足迹始终追随着衡阳建设发展的主旋律,始终追随着莘莘学子求知进学的新期盼,始终追随着新时代前进的新潮流。她走过的历程筚路蓝缕、坚实有力,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衡阳市农民大学生实践教学
突出特色优势,聚焦立德树人
江流百转,水到渠成。与时俱进,电大转型。
衡阳电大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没有围墙”的大学。40年来,该校致力于建设一所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改革创新。40年来,衡阳电大与全国各级电大一样,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将传统课堂送向社会的学历补偿教育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该校利用广播电视手段,为耽误了学习的一代青年圆了大学梦,解决了“有大学上”。
——提供灵活学习方式多途径探索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伊始,该校先后开展 “大学基础班”、电大普通专科班“注册视听生”、 地方 “计划内大中专生” “计划内师范双招生”等多项办学试点,教学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录音、录像、计算机课件、网络课程相继运用,解决了“多途径上大学”。
——开放教育试点阶段。从1999年伊始,该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办学理念、教学手段、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解决了“把电大办大”。
——开放大学转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阶段。该校顺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求,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实行系统办学。形成了以市电大为龙头、县级电大和行业学习中心为基础,覆盖全市城乡的办学系统。进入新时代,学校积极搭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大平台,建设一流地市级开放大学,解决了“办好办强电大(开放大学)”。
办学规模大幅增长。40年来,该校办学层次类别增多。从1979年仅有一个成人大专学历层次和类别,到现在举办有本科、专科、中专三个学历层次,开放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中职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干部在线教育等8个教育类别。专业开设丰富,服务功能齐全。从办学之初的机械、电子两个专业,到现在共开设本科、专科、中职专业110余个,专业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9个类别。并先后开设了50多个继续教育与非学历培训项目。充分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要,成为衡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
办学网络延伸。从校本部一个点办学到以校本部为中心,城南、衡阳、衡山、衡东、耒阳、常宁、祁东等7所县级分校、10多个教学点组成的覆盖全市城乡的电大教育网络。在校学生规模空前。1979年首届招生270人,到现在全市电大系统共有各类学历教育在籍学生2万余人,全年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和承担考试服务10万余人次以上。
为适应开放灵活多样化办学需要,40年来,衡阳电大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推进互联网+大学“智慧电大”建设,建成了智慧教室、云教室、虚拟实验室、云录播室、数字化学习体验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始终坚持教育与最前沿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从利用广播、卫星、电视等通信技术,到利用录音、录像、光盘等媒体技术,综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远程教育换代升级,实施“六网融通”教学。
该校通过整合汇聚海量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学生随时随地可以点播国家开放大学教学平台资源,参加湖南电大直播课堂。实现了天、地、人三网合一,云、路、端三位一体,形成了集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课程、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支持、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与普通高校截然不同的技术立校、技术兴校之路,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结合学生实际,强化思政工作。该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成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思政理论课教研部,落实思政工作经费,配齐配强思政队伍,实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整合全市电大力量,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结合在职学员、成人学生实际,发挥网络优势,创建“电大红信”微信公众号,推送理论学习知识,推广五分钟思政教学微课,建立学习小组,举办专题讲座,组织辅导答疑,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主题教育,分享工作学习体会,激励岗位建功等,以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凝聚力,进一步提升了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衡阳电大南校区风光
开设“田间课堂”,培养农民大学生
11月22日上午,“全国优秀农民大学生”、常宁市新河镇高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易晓军带领湘江源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给湘江组两口养殖脆鲩鱼的鱼塘安装增氧机。“时下正值初冬季节,养殖脆鲩鱼的山塘容易缺氧。”易晓军说,村里有七八口鱼塘,都要安装增氧机,确保脆鲩鱼安全过冬。
今年37岁的易晓军,曾参军入伍,后到广东东莞自主创业。2013年春节回家,易晓军看到家乡还没有很大变化,村民生活水平仍然不高,毅然返乡创业。2014年,他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当年3月,他牵头成立湘江源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他还报名就读衡阳电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去年秋季毕业。获得国家开放大学“希望的田野”奖学金,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大学生”。去年6月,他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高朋村毗邻湘江,村里有养鱼的传统。”易晓军说,今年,村里把全村100多口山塘全部纳入合作社搞养殖,到今年底,预计可收入100多万元。“脆鲩鱼市场俏销,前景大。我们要把高朋村打造成湖南脆鲩鱼之乡。”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关键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04年2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宣布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旨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并明确由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全面实施。2005年8月,衡阳市委组织部牵头,依托衡阳电大,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并纳入乡村人才培养工程。2014年9月,省委组织部牵头发文,在全国率先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升级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并在全省各市州全面铺开。
为培养好农民大学生,衡阳电大开设了专科、本科两个学历层次和农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园艺技术等8个农村适用专业,并在各地设立了7个教学点组织教学。农民就地上学、自主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可获颁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同时,衡阳电大积极探索体验式、开放式、情景式、互动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建立种植、养殖、加工、旅游等教学基地,将课堂教学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确保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15年来,衡阳电大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重视,市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和牵头组织,市财政、教育、人社等部门和各县市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扎实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统称“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逐步形成了衡阳特色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为衡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养了万余名“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衡阳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催发芝兰桃李,敢筑栋梁干城。15年来,衡阳市共招收农民大学生10848人,毕业生7300余人。广大农民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磨砺创业带富能力,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把“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农民大学生建有规模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公司等经济组织达499个,有1628人成为当地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70余人产业产值在500万元以上,为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兴旺贡献了力量。
脱贫攻坚战场显身手。农民大学生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发挥产业基地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辐射作用,培育种养大户593人,吸纳贫困户就业,已帮扶3725户11564名贫困群众脱贫,真正成了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衡阳市还出台配套政策,对学成毕业的农村学员实行“七优先”,包括入党优先、推荐提名村支两委班子人选优先、推荐参加招录公务员考试优先等。2016年,全市首次“三类人员”招考直接进乡镇领导班子,共招考140人,解决了公务员身份和副科实职。其中,农民大学生26人。2016年,省市县乡四级班子换届,农民大学生担任乡镇“两代表”357人、县“两代表一委员”88人、市“两代表一委员”8人、省党代表3人。2017年,在全市村“两委”换届中,有599名农民大学生被选为村党组织书记,有1935人选为村“两委”成员,列入村级后备干部560人。
风景这边独好。衡阳电大创办的农民大学生成功经验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推介,其效果受到多方好评,被誉为可复制推广的“衡阳模式”。《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衡阳市农民大学生精准扶贫项目》获评“2018年衡阳市改革创新优质项目”。
牢记初心使命,续写新的篇章
“她让知识冲破高墙深院,她让学子奔向诗和远方。自强、求知、有为,穿过街巷阡陌,一阵阵匆忙的脚步在追赶,透过电波荧屏,一个个铿锵的声音在开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时代的梦想在哪里,衡阳电大人的汗水便洒在哪里。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强调,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升继续教育水平。风雨兼程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衡阳广播电视大学将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朝着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的目标努力奋进。
在新的征程中,学校将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立校之本,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秉持“开放、共享、服务”的办学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
在新的征程中,学校将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从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共融转变,从在职人员为主向全民终身教育转变,从注重自我发展向开放办学转变,从网络技术支撑向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转变,着力开放大学转型发展。
在新的征程中,学校将始终坚持服务奉献,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贡献力,努力把学校建成衡阳市学历继续教育基地、非学历教育培训基地、社区与老年教育基地,努力构建全市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中心、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中心,为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打造最美地级市贡献力量。
今又远航,征途山高水长。唯有育人不倦的信仰,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