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宁市斜桥镇祝场村,有一个当地小有名气的月季园——小小米薇的花园,里面美不胜收。
园内,绯红的、淡紫的、鹅黄的、乳白的、翠绿的、鲜粉的月季花朵簇拥在四周,它们都有着很诗意的名字:玛格丽特王妃、无名的裘德、康斯坦茨、粉妆楼……万物枯黄的初冬之际,这里却是云蒸霞蔚争奇斗艳的盛景。
这么美丽的月季花圃园的主人是谁?他们又是如何与它结缘的呢?
月季花圃园的主人是谈杰和沈利萍夫妻俩。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可累坏了他们。
“今年双11的销量增长了很多,今年售出了近九千盆花,至少比去年翻了一番。”沾满泥土气息的脸上,因为业绩的年年攀升,洋溢着的笑容格外的甜。
谈杰以前是卡森集团的职员,因为对月季的喜欢,放弃城里生活到乡下当起了花农,妻子沈利萍也是如此。“因为喜欢和泥巴打交道,所以从市区来到了农村;我们就是想用智慧和勤劳,把曾经的爱好转成产业,并且想深耕。”
月季又称“月月红”,四季常开花。在夫妻俩的花圃里,一年四季都有春天的颜色。
这片花圃,绿刺含烟郁,红苞逐月开,初冬的暖阳撒在娇美的月季上,奏出了乡村宁静中的和弦。
沈利萍悠然行走园间,细细观看,轻轻摁下剪刀,给月季做“造型”;谈杰手起刀落,修剪的枝丫转眼在脚下成堆;还有几个年长的阿姨在大棚里浇水,或是在仓库打包发货,一天的园艺生活开始了。
在传统意义上,养花被看做是女性的事,很少有男人把养花作为兴趣爱好,但谈杰是例外。
他原本是卡森集团办公室里的一位职员,从小就酷爱花花草草,而月季这个“花中皇后”是他的最爱。沈利萍时常调侃他,“在我们家,我老公月季懂得比我多很多呢。”
在早年工作之余,谈杰帮着身边有需要的花友“代购”月季,积累了稳定的进货渠道和客户人群,但当时只是作为一项爱好,没有深入发展。
2015年,他的想法变了。
当时,整个花卉行业发展步伐日渐加大,海宁周边的市场资源较为丰富,这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朝阳行业。
在种植过程中,谈杰发现,月季的种植是有一定门槛的,但他浸淫此道已久,发现种植难度并不高。
他萌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辞掉城里的工作,专心到乡下种花呢?
这个有些“破格”的想法家里人并没有反对,相反十分支持。“我最开始在斜桥华丰村承包了土地,2015年年底搬到了现在的地方。”
谈杰笑着说,“特别是我妈,她做了一辈子城里人,怎么也没想到到老了,会跟着我一起来乡下种花。”
2016年1月,谈杰开始搭大棚,正式开始打造花圃。他决定,要种,就专种月季。“人有的时候要专注,因为花的世界很繁华,我不可能多去弄懂。”谈杰表示。
望着花圃里娇艳的花儿,谈杰还有个设想。“我想以后把花圃能做成休闲一体式的,融合赏花和养心,让我的花圃晋级为美丽乡村网红点。”谈杰乐呵呵笑了。
曾经的沈利萍是企业文职人员,打扮新潮,穿着时髦,双手并未怎么沾满泥土。
2012年年前,她从湖州嫁到海宁,成为了海宁的媳妇;去年,她辞掉工作,跟丈夫从海宁的城区“搬”到了乡村。
每天早晨7点多,夫妻俩送完儿子去学校后,就从市区驱车去花圃,等到晚上六七点戴月披星回到位于市区风和丽苑的家。
“辛苦是肯定的。”三年多时间里,开荒、播种、育苗、扦插、除草防虫、修篱笆、搭棚造屋,各种苦累忙。
尽管如此,沈利萍夫妇仍旧很享受这种归园田居的生活状态,不求生活多么富裕,只愿生活越过越精致。
早在2012年做代购时,谈杰就注册了淘宝店“小小米薇的花园”,如今已是“7年老店”了。花圃开了后,主要营收基本来自电商平台。
多年的销售经验让他很早就意识到,传统的“上架+销售”模式在电商时代早已不适用了,如今是“全民直播时代”。去年下半年开始,夫妻俩就做起了月季直播,通过直播打名气。
“大家看一下这盆果汁阳台,这是一款来自荷兰的微型月季,它植株不高占地也不大,但它的花期比较长,而且凑过去闻,有一股水果香,很清新……”每天下午1点,沈利萍就站在手机前,给大家推荐这个季节适合种的月季,有时在室内,有时在户外花圃田里。
如今,夫妻俩承包了68亩地,搭了25个大棚,月季种了300多个品种,包括来自欧洲、日本等国外名贵的月季品种和中国古老月季,约有20万盆月季,去年卖出了10万盆,今年截止目前卖出了约15万盆。
沈利萍坦言,每天早出晚归,苦的确有些苦,但更多的是甜,因为夫妻俩用花匠情怀打造了一个更美的私家“花园”。
(原标题《海宁城里夫妻双双辞职,农村包田68亩,过着人人向往的生活》)
举报/反馈

浙江日报

1898万获赞 104.8万粉丝
最具权威的浙江第一新闻服务平台
浙江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