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礼仪之邦,中国人重视孝道是世人所共知的。春秋有闵子骞芦衣顺母、三国有陆绩怀橘遗亲、晋有王祥卧冰求鲤……这些故事都是为世人所传唱的,直至今天,经久不绝。这里就会有人发问了,为什么有这么多以孝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国人为什么对孝如此重视呢?一起来看看吧!
芦衣顺母 统治者的重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建时代的中国是“家天下”,古语有云:“以孝治天下。”在统治者看来:孝是检验一个人品德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帝王对孝的重视程度自然有所加深,百姓自然也会重视孝。直至今天,人们对孝的重视依然没有减少,人们依然会用孝来评鉴一个人。
哭雷泣墓 主流思想的影响
汉朝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以来,儒家思想便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独占鳌头,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以至根深蒂固。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即为核心,自然会受到重视和传扬。三纲五常的社会男子为尊,读书人皆为男子,儒家经典又为必读,那作为核心之一的孝必会在小家中传扬,小家组成大家,社会重孝风气自会蔚然成风,直至今天,生生不息。
卧冰求鲤 社会氛围的感染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封建社会最大的法乃是帝王,帝王重视什么东西,那朝廷、官府、社会必将其作为圣旨,并将其沿袭下去。在察举选官制的推动下,重孝的风气更是遍地开花。用孝来考察一个人的品行,这时会有人发问:孝也是可以假装的,若把孝作为考察的一部分是否太过草率?当一个人在孝时,你可能并不在意,但当你身边的人都在把孝传扬下去时,你会不自觉的加入其中,将假孝变为真孝。今天的我们,也在营造那种孝的氛围,将我们的孝一代代传承下去。
扇枕温衾 原生家庭的熏陶
人在生下来就像是一张白纸,在家庭的感染下,家庭是黑,他便黑,家庭是白,他便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孩子面前孝顺公婆,那孩子必会有样学样,是个孝顺的人,若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现的是不孝,忤逆的形象,那他的孩子必会是他的影子。无论古今,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同样重要,孝顺的父母必会有一个孝顺的孩子。
弃官寻母 在今天的生活中,你或多或少会听到这家的儿子不孝,那家姑娘不孝的故事。但孝是永存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无论古今,孝都是非常重要。当你把中西方文化放到一起时,你会发现西方是没有孝这一词的,当中国父母在享受着儿女的孝顺时,西方父母总会在养老院感慨:为什么西方没有孝这一词啊?
怀橘遗亲 孝可以说是每个儿女的责任,但当你将其看作是自己该做的,是一种美德时,你会发现孝是如此容易,你抽出时间陪伴父母看一场电影、放下身段为父母洗一次脚、用心为父母过一次生日……这些都是孝,当你发现孝是如此容易,感受到其的美好后,你自会越来越重视,并将其一代代传承下去。
小伙伴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