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地表最强战机」的F-22,有许多为人称道的特色,例如:出色的匿踪能力、强大的AN/APG-77雷达、令人啧啧称奇的超机动能力..... 。 除此之外,F-22在许多一般人较不会注意到的配备方面也是傲视群雄,本文将介绍的电战次系统即是一例。
F-22的电战次系统全称为「整合电战系统」(Integrated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INEWS),是由桑德斯公司(Sanders)【注1】和奇异公司(GE)团队研发,除了具备基本 的电战功能外,还扮演着被动侦测系统的角色。 因此,称其为猛禽的第二双利眼也毫不为过。
「整合电战系统计划」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空军莱特实验室(Wright Laboratory )自1979起赞助的电战系统整合研究。 根据研究的结果,在1983年启动了整合电战系统计划(以下简称INEWS计划)。 同年9月,美国空军开始了「先进战术战机」(Advanced Tactical Fighter,ATF)计划的概念发展调查(Concept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CDI),遂将INEWS计划和ATF连结,以期INEWS能为ATF提供支援 。 随后在隔年的4月,从五组竞标团队【注2】中选出桑德斯公司/奇异公司,以及TRW公司/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注3】两组团队进入展示与验证阶段( Demonstration and Validation,Dem/Val)。 1988年,美国空军正式将INEWS计划的管理纳入ATF计划底下,让INEWS成为ATF辖下的电战次系统发展计划。 最后,随着ATF计划的结标,美国空军也选出选出桑德斯公司/奇异公司团队做为INEWS计划的优胜者,进入全尺寸发展阶段(Full Scale Development ,FSD)。
F-22的电战次系统采用可更换模组(LRM)的整合架构,使用可共享的通用硬体元件。 除了能够提供自卫电战所需的威胁预警及反制功能外,还能将侦知的信号源资料传送到后端,与机上其他感测器获得的资料做整合,为飞行员建构更完整的 态势认知,例如:雷达预警系统能够做为电磁信号源监视与追踪、导弹发射侦测器能够用于光学侦测与追踪。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匿踪考量,F-22的电战次系统并没有配置主动雷达干扰机,以免让发射的电磁波泄漏这些隐形空中杀手的行踪。
F-22的电战次系统主要具备三大功能:雷达预警(Radar Warning,RW)、导弹发射侦测(Missile Launch Detection)及热焰弹(Flare)/干扰丝(Chaff)洒布反制措施 。
雷达预警
雷达预警功能主要由洛克希德. 桑德斯公司(Lockheed Sanders)【注1】的AN/ALR-94雷达预警接收系统负责。 AN/ALR-94能够对雷达发射源进行侦测、追踪、识别及定位,并将这些发射源的资讯提供给F-22的任务软体,与机上其他感测器获得的资料做整合,以利目标追踪。
F-22全机总共配置156组接收天线单元,分成Band 3、Band 4两大类,分别嵌在主翼前、后缘的4个天线阵列内,可涵盖机身周遭360度方位、0.5~18GHz频段 的信号截收。
值得一提的是,AN/ALR-94被前洛马集团F-22专案负责人汤姆. 伯尔巴格(Tom Burbage)形容为「F-22全机最具科技复杂性的设备」。 ALR-94能够在远达250海浬外分析、追踪其感测到的信号源。 而距离拉近到100海浬时,AN/ALR-94就能引导F-22的AN/APG-77雷达侦测敌机:AN/ALR-94随时更新的追踪资料能够提前指引雷达搜索的方位 ,让其可以以非常窄的波束侦测目标。 一位洛马集团高层也曾经表示,在被称为「窄频交织搜索与追踪」(Narrow-Band Interleaved Search and Track,NBILST)模式中,AN/ALR-94能及即时提供敌方战机动态, AN/APG-77雷达仅需负责建立精确距离及速率数据,就能够导引AIM-120空对空导弹发起攻击。 而如果敌方过于贪婪地使用雷达,AN/ALR-94几乎能提供所有必要参数,不须开启雷达就能导引空对空导弹攻击目标,成为「反辐射空对空导弹」。 「敌人会在毫无知觉、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被消灭。」该名高层如此形容。 从此令人不寒而栗的例子,足见AN/ALR-94的高超。
导弹发射侦测
导弹发射侦测工作由洛马导弹与射控分部(Lockheed Martin Missile and Fire Control)的AN/AAR-56导弹发射侦测器(Missile Launch Detecter,MLD)负责,利用被动红外线感测器对导弹 发射进行侦测及追踪,并向任务软体回报导弹发射追踪讯息,用于资料资料整合与目标追踪。
除了利用红外线被动侦测做为导弹接近预警器外,AN/AAR-56采用的凝视焦平面阵列感测器还能将外界环境以红外线成像呈现。 虽然目前F-22尚未具备在座舱内的MFD上投影红外线成像的能力,但普遍认为,在经过适当修改与搭配扩展的演算法软体后,AN/AAR-56完全能够扮演红外线搜索与追踪系统( 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IRST)的角色,做为辅助雷达的被动感测器。
F-22在机首与前机身上下总共布置了6组导弹发射侦测感测器。 考量到匿踪需求,和AN/ALR-94的接收天线单元一样,这些感测器都平滑地嵌在机身表面,能够提供涵盖机身周遭360度范围的红外线讯迹侦测。 得利于此,AN/AAR-56在扮演IRST的角色方面,能够为飞行员提供360度的红外线影像视野,和一般选择在机首配备单具IRST的战机相比来得宽广得多。
关于F-22最后未配备专门的IRST一事,其实是美国空军当初为了权衡ATF战机的重量、造价及技术风险的结果。 其实最早在1984年时ATF的《作战需求说明》(SON)中,曾经要求装备多色型IRST为「基本门槛需求」,而在1987年的《系统作业需求文件》(SORD)中则改为 要求必须配备单色型IRST,多色型被调整为「目标」(Objective)。 到了1989年,单色型IRST也被改为「目标」而非必备。 1990年又再次修改需求成「虽不立即装备,但须预留装设余裕」(除了预留空间、电力、冷却系统的余裕外,航电处理系统也须预留在座舱显示器上将红外线信号 资讯与其他资讯交互提示与融合呈现的能力)。
热焰弹/干扰丝洒布反制措施
热焰弹/干扰丝洒布反制措施由BAE系统公司的AN/ALE-52反制措施洒布器执行,具备可程式化能力,拥用全自动、半自动、手动模式。 F-22在两侧主轮舱前方总共配置了4组洒布器,装填美国空军标准的MJU-7、MJU-10热焰弹,或是专为F-22开发的MJU-39、MJU- 40热焰弹,以及RR-170、RR-180雷达干扰丝捆束,未来也能可能整合为F-35开发的ARM-210雷达干扰丝捆束。 这4组洒布器平时由舱门遮蔽,进行投放时才开启,以维持机体的匿踪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F-22是目前美国空军中唯一没有配备拖曳式诱饵的作战飞机。
整个电战次系统的基本架构方面,由AN/ALR-94雷达预警接收系统的接收天线阵列和AN/AAR-56导弹发射侦测器的导弹发射侦测感测器构成最前端,将信号后 送到后端的通用整合处理器( Common Integrated Processor,CIP)进行后续的信号整合与处理,最后由AN/ALE-52反制措施洒布器根据侦测到的预警情况,自动或是由飞行员手动 控制热焰弹及干扰丝的投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AN/ALR-94和AN/ALE-52两种系统的信号种类不同,因此在通往后端CIP时的处理路径也不同:AN/ALR-94的信号属于射频类型 ,接收阵列在收到信号后,会先经由AE阵列电子单元以及RAIU远端天线介面单元将信号送到电战系统的IAR射频整合航电机柜,将信号进行预处理之后再经光纤汇流排( FOTR)送往CIP的FNIU光纤介面模组,再传送给其他信号处理模组进行信号分类、特征量测、识别以及信号源追踪等工作;而AN/AAR-56的信号属于光学影像类型,侦 知信号之后会直接送到CIP,由机柜里的NRSP非射频信号处理器模组进行影像处理。
◎注释
【注1】桑德斯公司在1986年并入洛克希德公司,成为洛克希德. 桑德斯公司。 在1995年洛克希德与马丁. 马里塔公司合并后,桑德斯被转入洛马集团的航电电子系统事业群。 而此事业群又在2000年被洛马卖给BAE系统集团,成为BAE系统资讯与电子战(IEWS)分部。 而2005年BAE系统进行改组之后,目前合入BAE系统电子与整合解决方案部门。
【注2】五组竞标团队分别为:桑德斯/奇异团队、TRW/西屋团队、休斯(Hughes)/罗拉(Loral)团队、ITT/立顿(Litton)团队,以及雷神(Raytheon)/诺斯洛普(Northrop)团队。
【注3】西屋公司也是F-22所使用的AN/APG-77雷达的开发商,其和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TI)在ATF战机的雷达次系统竞标中打败休斯/奇异公司团队 脱颖而出,在1991年8月正式获得AN/APG-77的工程制造发展(EMD)合约。 值得一提的是,ATF计划的雷达承包商并非由美国空军所遴选,而是由参与ATF战机计划的两组竞标团队——也就是洛克希德与诺斯洛普——各自去决定 ,而最后两组团队都选择了西屋/德州仪器团队,也让他们顺理成章成为ATF雷达次系统竞标案的赢家。 不过在1996年,西屋电气把自己的军用电子业务卖给了诺斯洛普. 格鲁曼集团(Northrop Grumman)、德州仪器也在1997年将其防卫系统部门出售予雷神公司,因此AN/APG-77此后便成为诺格与雷神的产品了。
F22机身表面嵌上的各种天线和侦测器
AN/AAR-56导弹发射侦测器
F22嵌在机身表面导弹发射侦测感测器
AN/AAR-56的红外线影像成像
F22投放热焰弹注意开启的洒布器舱门
AN/ALE-52反制措施洒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