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导演新海诚,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从《秒速五厘米》到《言叶之庭》,再到后来的《你的名字》,以及如今的《天气之子》,可能上述电影你都没看过,但是你们可能在电脑桌面上看到过这些的画面。
比如这样,这样,还有这样
从《言叶之庭》随风飘落的雨滴
到《你的名字》中的璀璨星空
这种细腻唯美的风景图贯穿在新海诚一系列的作品之中,不难看出日本对于“物哀”美学的追求,今天小编便从新海诚的作品入手,跟大家探讨一下日本“物哀”的文化美学。
1.
何为“物哀”?
要从新海诚的电影中了解日本的物哀文化,我们先要理解什么是物哀文化。
物哀,(もののあわれ、物の哀れ)字典上释义为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文学中重要的文学审美理念之一。原指人们通过触感、眼见、耳听等所感受到的隐隐含有人生无常、事物无常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美。
“物哀”之美 “一个脆弱的心灵不敢凝视美丽,因为他知道所有的美丽都会褪色;一个强壮的心灵敢于面对哀愁,因为他知道所有的哀愁都将淡远。” 我想,这句话便是对“物哀”一词最好的解释了吧。
"物哀"有"哀"但不止于"哀",而是包括喜怒哀乐在内的诸多复杂的内心情感,与悲哀不同,物哀的情感更加的恬淡。 “物哀”是一种从空寂的心境中孕育出的悲剧之美、哀愁之美,亦是一种对生命须臾,岁月无常产生的悲观之情。这是组成日本传统文化核心的要素,也是日本文学的特色所在。
2.
说到“物哀”的象征代表的话,就得说说日本的樱花了。樱花虽美,但却稍纵即逝,樱花的花期一般为3~5日,之后就会凋零。人们都钟爱盛开的樱花,享受美好的青春,但与此同时也喜爱凋零一刻之美,落红与风一起归于大地,然后便会联想到生命和青春的转眼即逝。
樱花落了满地的时候,也是它们最美的时候。当人们独自地行走于樱花树下,这种花朵的特性几乎满足了他们所亲睐的一切——例如寂静地凋零了满地的残缺的美丽。这就是所谓的“死灭”,也许可以阐释为“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如新海诚等人便从樱花中汲取类似的灵感,又将它们注入到各自的作品中去,表达心中“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那样孤注一掷的情感。
“樱花飘落下来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那么我要以什么样的速度去生活,才能可以和你再次遇见?”这句话出自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他给影片前一节命名为樱花抄,樱花花期不到一周,花期过后便会凋零,贵树与明里亦是如此,起初他们如同盛开的樱花,黛粉的花瓣满树,仿若一片梦境。但最终梦境却被风吹散,空余零落的花瓣和满地的落红。贵树、明里同樱花一样,被命运吹散,在人潮中不复相遇,《秒速5厘米》用樱花落地的速度来比喻两人的遗憾错过,最终樱花凋落曲终人散。这既是爱情的悲剧,也是樱花的物哀。
《秒速五厘米》中随风而逝的樱花 3.
在日本传统文化体系和审美系统中,"物哀"始终是极其重要的思想和理念,并且这种理念不仅在日本文学中受到重视,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民族观念也存在紧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浓郁的宗教色彩。
在青春爱情故事的背后,《你的名字》蕴含着深刻的日本传统文化,影片围绕着绳结、时空、宿命和神道教文化等元素,以细腻的风景描绘了人物丰富的内心,影片通过引入彗星灾难、阴阳相隔的极端情景,把恋人之间的离愁别绪嵌入到日本民族的“物哀”文化和情感结构中,使爱的追寻具有了审美意义和神话色彩,承认并欣赏生命的美丽和脆弱正是“物哀”观念的集中体现。
《你的名字》中对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神婚传统、言灵信仰、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神道教文化和追求"瞬间美"的物哀文化观进行了影像呈现。
巫女祭祀 这一点在新海诚导演的作品《天气之子》中也体现了出来:
《天气之子》中的屋顶神社 其间都表现了极度的物哀之美。体现了日本人民对于“物哀”的基本思想。
4.
物哀是一种唯美的艺术表达,这种情感和审美不是日本所独有的。中国的文学作品有很多表现,比如《红楼梦》里的“黛玉葬花”情节,就是物哀美学的一种强烈表达。
黛玉葬花 简单概括来说。物哀就是对周围事物感知过后的真情流露。在我们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忙于追逐金钱,却忘记了身边有更加珍贵的事物。也许,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物哀文化之中的细致,为生活中的小事儿感动,为季节的变迁而感伤。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小细节,才会构成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