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专业,致力于服务社会大众,但坚决不做所谓学术,若有专家、学者、作者引用我文中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请务必标明出处。
cik/tik tou是河洛语(闽南话)的常用词语,cik tou为漳厦台三地主流音,而tik tou为泉潮音,意思是出去游玩、玩乐。与cik/tik tou有关的词句有“cik/tik tou 囝儿”(青少年玩家)、“侬等斗阵/同齐来去cik/tik tou”(我们一起去玩)、“作业真济,无时间通cik/tik tou”(作业很多,没有时间可以玩)等,也有玩弄人意思的引申用法,如“伊予人cik/tik tou得真忝”(他被人耍弄、玩弄得很惨)等。
长期以来,由于误解、不重视等原因,在各种媒体上,河洛语的cik/tik tou常常被随意地写作“七桃”、“踢桃”、“七逃”、“辶日 迌”(走之底上面一个日和月,台湾常用)等。其实这些写法要么是谐音、借音,要么是乱用后造、硬造字,说白了,这些字统统是词不达意的错别字,大肆流行的结果就是贻笑大方,活生生地让河洛语(闽南话)这个中原古汉语被误以为是怪语、鸟语。
河洛语是中原古韵的留存,是古汉语活化石,有音有字,有字且大都古朴而文雅。cik/tik tou这个河洛语日常高频用词也不例外,其汉字本字就是“佚陶”或“逸陶”。
佚陶(或逸陶)的考证早已有之
cik/tik tou的本字为佚陶(或逸陶)的考证早已有之,清朝末年的【台湾语典】已载明:佚陶,谓游乐也。只是之后可能碍于字义不够通俗好理解,其对应的国语语音与河洛语音有较大出入,且文字的河洛语音与实际语音也有些出入(主要在于“佚”字上)等原因,而一直不被普通大众认可和得到广泛的传播,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也。
其实佚陶(或逸陶)二字并非特别不好理解,下面我就为大家来说清楚讲明白,相信大家看完后,一定会觉得“佚陶/逸陶”很正常很合理,没有丝毫违和感。
佚 (逸)
首先,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佚”这个汉字。
出去玩了! 佚,是个会意字,人失为佚,本义为隐逸的人。引申做动词和形容词用,有散失、弃用、逃亡、放荡、放纵及安逸、逸乐之意,都与“人”和“失”的本义紧密联系,佚做安逸与逸乐解的一些文献出处有:
乐佚游。——【论语·季氏】(快乐游玩)
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注:“佚与逸同。”(愉佚即愉悦而快乐)
舍佚而为劳。——【荀子·尧问】(舍安逸而辛劳)
而其士亦佚乐。——【汉书李广传】:注:佚,闲逸也。
佚,乐也。——三国【广雅】
安于佚乐。——宋· 苏轼【教战守】(与“安于逸乐”同义)
综上,我们可以很确定“佚”字含有“由人走开,不在视线内,到出去玩,玩得纵情因而快乐”的有系列逻辑关联的丰富的意义,这与河洛语cik/tik tou的话语原意是完全相符的,因为在河洛语里一般管视线内的或可视空间内的小玩耍有另外一个说法,即“耍”,音seN,比如“囡儿在町儿耍来耍去 gin ar di diaN ar seN lai seN ki”(孩子在天井地上玩来玩去。町即透天、有界而四方的平坦地面的意思,是河洛语diaN的本字,而常用的埕实际上是后造字)。虽然河洛语cik/tik tou也可用于可视范围内的玩耍,但其最原本的意思还是以强调有外出的游玩为主,因此与“佚”的字义是完全贴合的。
“逸”与“佚”基本同义,也同音,二者可通用。而相比“佚”字,“逸”在“脱离视线、离开可视范围”这个意思上的表达会显得更强烈一些,而且“逸”字相对比较常用、也较为通俗,更方便理解,所以相较而言我推荐使用“逸”字。
陶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陶”字。
我们看到陶字,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陶器,没错,本义与土有关,但其实如“陶醉”、“陶然”、“乐陶陶”等词语我们也一点都不陌生,陶醉就是“乐颠了、快感满满”的文雅说法,陶然、乐陶陶就是形容快乐的样子,陶然亭说成大白话其实就是“快乐亭”,快乐就是“陶”的引申义,这或许与“陶”做动词用的本义即堆土、制陶的过程能产生愉悦与快乐有关吧,无论老少,男人爱玩制造的天性自古至今似乎都没怎么变化过。
陶做快乐解的一些文献记载摘录以下:
陶,人喜则斯陶。——【礼檀弓】
君子陶陶——【诗王风】
韩诗曰:陶,畅也。——【后汉杜笃传】
何以称这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韩愈【送区册序】
所以,从古至今,“陶”用于表示快乐之意毫无疑义。
逸陶(佚陶)= 游乐
如此,“逸”(佚)与“陶”二字组合成“逸陶”就有了“外出游而乐”的完整的丰富的游玩的含义,既表空间的变化、又表行动形式与目的或结果。如此完美而贴切的表达,逸陶(佚陶)从字义上来讲作为河洛语cik/tik tou的本字应该是当仁不让的。(至于有人举【史记】有记载“帝游居于陶”来作为逸陶出处的证据,本人认为“逸/佚”与“陶”字义及用法在典籍上的解释已经相当明确,字义清晰,再拿后世基本不再流传的故事来解释实在过于牵强附会和没有任何必要)
或者我换个类似数学推理的形式更能让大家理解为什么逸陶(佚陶)等同于游乐:
因为 逸(佚)= 出游+乐 —— (1)
陶 = 乐 ——(2)
所以(1)+(2)= 逸陶(佚陶)= 游乐
逸陶(佚陶)的河洛语读音cik/tik tou是由yik tou变音而来
但是问题来了,大家看到这里应该马上就会问:逸陶(佚陶)的汉字字义没问题很完美,但其河洛语音就是cik/tik tou吗?我说逸陶(佚陶)应该是来自古代的书面语,而既然是书面语,其音就应当发河洛语的文读音 yik tou。
先说逸或佚,【唐韻】为夷质切,【集韻】【韻會】为弋质切,反切的结果都是yik(夷的河洛语文读音为yi,质的河洛语文读音为入声jik),与普通话同音字“一”“忆”“乙”“译”等有相同的河洛语文读音。
再看“陶”字,其音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均为徒刀切,且特别注明音为桃。桃的河洛语音为tou是在众所周知的,所以“陶”的河洛语文读音为tou没有任何疑问(注:陶作为名词的河洛语发音为dou,同淘,是为以音别义),与河洛语的实际发音也是完全一致的。
那为什么逸陶(佚陶)的yik tou音会变成cik/tik tou呢?因为yik tou念起来不够顺口,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自行变音,把它变得更加顺口好听,这是符合普遍的语言发展规律的,不相信的话大家可以自己念一念对比一下。而顺口与否也是为什么逸陶(佚陶)在厦门、台湾这两个典型的漳泉融合地的主流音都发漳州音cik tou而不是泉州潮州音tik tou的原因。因为相比较而言,虽然泉音tik tou已经比本音yik tou来得顺口,但漳音cik tou似乎来得更少一些转折更干脆一点,这也是蛮有趣的一个语言现象。
简要说明其他说法是错误的
好,cik/tik tou的本字正解为逸陶(佚陶),那“七桃”、“踢桃”、“七逃”和因台湾闽南话歌词而蛮有名的“辶日 迌”呢?
再简要说明一下:首先外出游乐跟七颗桃子、去踢桃子、七种逃法或七个人一起逃并没任何逻辑上或典故上的关联,这些字只是谐音或借音字罢了,大家用“脚头趺”(河洛语,音ka tao hu,意为膝盖)想就能想明白的。
而“辶日 迌”(走之底上面一个日和月)乍看字形还是挺吓人的,与日月同行,貌似也蛮接近“出去游玩、游乐”的意思。但一细究,却发现这两字根本就是俗字、后造字,各种古代韵书均没有收录这二字,唯有南朝梁陈的【玉篇】有分别而不是作为一个组词提及,而即使在【玉篇】里,辶日其字义的解释为近,音同楏(楏,职日切,音质);迌为他没切,音宊,意为诋貌即狡猾的样子。词义与语音皆不通,所以大名鼎鼎的“辶日 迌”只能说是宝岛那边颇有创意的造字,但也同样不是本字。
至此,关于cik/tik tou的河洛语本字的考据与解释全部完结,其正解就是“佚陶”或者“逸陶”,形义音皆通,毋庸置疑。而“逸陶”较“佚陶”从文字上来说更通俗易懂,所以我推荐“逸陶”为正式用字。
注音解释:
文中的河洛语(闽南话)拼音系本人自创,坚持简单、通俗易懂的原则,就是优先使用通行的汉语普通话拼音(去掉卷舌声母和忽略一些不明确的前后鼻音的差异),而无法用普通话拼音来正确拼写的,就使用大家相对熟悉的英语的习惯拼写方式来标注,再没有,就采用文字注释方式加以解释,而所有的音调值都不加以标注,因为厦漳泉台间存在一些调值差异,以及无论地域差异整个河洛语本身都存在从单字到短句再到长句的变调现象(类似英语)。
所有注音一般只标注闽南三地主流腔调,请恕无法将各地差异一一标出。而这些注音只是起辅助阅读的作用,并没有强调哪个地方的口音为标准音或我标注的就是标准的意思,闽南话母语者可作为参考并按自己熟悉的腔调来朗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