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林芝市
本地医护就能获得国家授予的
硕士研究生学位
广东援藏医疗队
真是给我们送来贴心福利啊!
近日,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在职人员攻读暨南大学高级研修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上,林芝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受广东省援藏医疗队邀请,暨南大学研究生院及第一临床医学院领导专家一行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启动在职人员攻读暨南大学高级研修研究生培养项目。
启动仪式现场,双方进行签约、学员资挌审核、现场指纹采集、现场授课、新生入学培训与政策解读等事宜。此次报名学员共计51名,涵盖林芝市直和工布江达、朗县等各县区医疗机构。学员通过考试考核后,将获得国家授予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此次高级研修研究生培养项目,会同步在林芝市选拔聘用优秀师资作为研究生导师,将加大本地高层次医疗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水平,为林芝乃至藏区老百姓带来更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高级研修班启动仪式
广卫君了解到,广东省援藏医疗队实施“造血”计划,帮助林芝当地医护人员提升学历层次和技术水平,启动送老师上门的学历提升项目,仅是他们给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的其中一项创新举措。
6月28日,首批18名“组团式”医疗人才和8名卫生管理干部随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抵达林芝。进藏4个月来,援藏医疗人才在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探索“四项机制”,从“援物”向“援人”转变,通过“输血、换血、造血、献血”的方式,打造权责明晰、协同有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林芝市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看病就医的民生问题。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刘光明与援藏医疗人才合影
01、输血——引才引技,快速提升本地医疗服务能力
广东省援藏医疗人才为林芝本地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从而快速提升本地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以18名“组团式”医疗人才为例,有博士11名,硕士7名;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10名。涵盖医院管理、医疗质控、护理管理、临床、医技等专业。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11家广东省最好的“三甲”医院,支援林芝市人民医院17个科室建设。
18名“组团式”医疗人才采取“院包科”“师带徒”模式, 与38名本地医护人员建立结对帮带关系,签订《帮扶目标责任书》,切实提高帮带实效。
02、换血——交流置换,引领助力本地医技人员成长
在开展“输血”引才引技的同时,采取与林芝市“换血”模式,引进柔性援藏医疗人才开展临床一线值班、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层义诊等工作,置换出本地学科骨干到支援医院学习进修或挂职锻炼,掌握新的医疗服务理念和技术,显著提升本地专业技术人才的医疗服务能力。
以林芝市人民医院为例,2019年度派出23名青年骨干到内地学习培训或挂职锻炼,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第一批选派到该院的33名柔性人才在确保岗位置换平衡、业务工作稳步推进的基础上,促进了本地医技人员的迅速成长。
03、造血——固本培元,全力夯实本地医疗人才根基
援藏医疗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学,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提升学历层次和技术水平。今年10月,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牵头在林芝市人民医院与暨南大学共同举办《在职人员攻读暨南大学临床医学及护理学高级研修班高级研修课程项目》,学员涵盖林芝市直和工布江达、朗县等各县区医疗机构。学员通过考试考核后,将获得国家授予的硕士研究生学位。
同时,积极开展院内帮教培养,加强院内培训力度,援藏医疗人才为当地医务人员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10月,在林芝市人民医院举办“基层无证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数十名参加本年度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实习医师开展4场考前培训和答疑,提高医师执业规范性和合法性。各对口支援区县医疗援藏队员积极联系广东当地优秀师资力量组织各类学习培训班, 强帮带,育人才,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佛山工作组援藏人才、AHA-BLS主任导师陈景利在墨脱培训
04、献血——辐射协同,切实推进基层医疗全面发展
4个月来,在“组团式”和柔性援藏医疗人才的辐射带动下,林芝市市县医联体建设得到强力推进。推动实施了以林芝市人民医院为核心,辐射带动各县区医疗卫生机构的“55211”工程。将当地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以期从市到县区再到乡镇,每位群众都能“小病不出县”。“组团式” 和柔性援藏医疗专家正针对原本不能治疗的“中病”,多举措扩展治疗病种,逐步实现“中病不出市”目标,助力“健康林芝”建设上新水平,提升“献血”能力。
经过 25 年广东省对林芝的持续帮扶,连续5批“组团式” 医疗援藏人才的倾心帮助,林芝市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今年,135 名广东援藏医疗人才将继续坚持民生援藏和智力援藏的思路,通过“输血、换血、造血、 献血”四项机制,为林芝市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和林芝市干部群众的健康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广东省的大力援助下,林芝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创三甲”成功,同时,林芝市藏医院确立了“创三乙”、林芝市妇幼保健院确立了“创二甲”、各县区人民医院确立了“创二乙”乃至“创二甲”的目标。
▲在援藏医疗人才的持续帮扶下,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顺利通过“创二乙”初评
援藏医疗人才筛选推广了一批适宜林芝实际的新技术新项目,成功开展西藏自治区首例三维心电标测系统指导下预激综合征及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自治区首例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等。通过大力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救治了一批原来无法救治或需要转院救治的藏区群众,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初步统计,组团式医疗人才先后帮带本地医务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已有 12项,成功救治疑难危重症患者86例次。
▲90岁超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第3天即可下床行走
在多批援藏医疗人才的持续帮扶下,林芝市人民医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同步作为第一批通过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的初评,预计在今年12月终评后挂牌。
援藏医疗人才联合本地医疗专家,赴偏远落后村庄开展义诊、赠送医疗保障器械药品等活动,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提升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将健康扶贫和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健康直通车”2019 志愿服务队医疗对口支援波密现场记者|林晴
编辑|尹蓁 责编|周颖怡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举报/反馈

广东卫生在线

5.9万获赞 1万粉丝
卫生时政深度解读者,健康中国权威观察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