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龙又替水龙船
斗巧争奇色色鲜
笑煞城东王老爷
听人齐唱落离莲
诗里的"落离莲"
"莲花落"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传统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
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此为“七件子”
而被誉为“山西好声音”的太原莲花落,有着独特的韵味。
太原莲花落的特色
在于是由一人表演
一个人一副快板
全凭一张嘴的功夫
边唱边说,抑扬顿挫
唤起太原人乡土记忆的声音
最能代表太原人生活的曲艺形式
表演之时
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
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
以唱为主,间以夹白
边唱边说,抑尾音稍长
颇合太原人的口味
2011年,山西省太原市的“莲花落”,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探访太原莲花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名乐,领略咱太原莲花落的独特魅力。
初识莲花落
“他是一名太原莲花落的传承者
一句‘师恩难忘’和一颗初心
让他毅然关闭辛苦创业的连锁婚庆店
在别人说莲花落没有前(钱)途时
他却因自己是一名文化传承者而自豪!”
这是山西省太原市 “时代新人说——平凡的力量”大型讲述活动组委会给国家级非遗项目太原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王名乐的评语。
年仅26岁的王名乐能成为太原市时代新人的代表,凭借的是他为了坚守 “莲花落我继承”的承诺。10年间,他能为、善为、敢为、想为,勇于担当,传承弘扬太原莲花落并作出突出贡献。
二青会晋源收火仪式
二青会火炬手
二青会开幕式暖场节目演出
参加首届全国非遗春晚
▲王名乐和师哥张涛发起的第二届“曹强杯”太原莲花落决赛
“太原腔,太原调
太原唱响莲花落
万众粉丝学曹强
磁带脱销买不到”
山西省曲艺艺术家
王秀春曾如此写道
谈到太原莲花落,就不得不提一代宗师曹强,他是王名乐的师父,是王名乐走上莲花落之路的引导者,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落”创始人、唯一指定传承人、表演艺术家。
可以说,没有曹强就没有太原莲花落的今天。
王名乐与太原莲花落结缘于2007年。那年,15岁的王名乐在父亲朋友的引荐下开始跟曹强学习太原莲花落。2009年,王名乐跟随师父第一次登台演出,看到观众对师父的热情和对莲花落的喜爱,王名乐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像师父那样的人。
“回忆起初会曹强先生时的激动,至今都历历在目。”王名乐笑着说,“就如同粉丝见了偶像一般激动,以前都是在VCD上看,今儿见到真人了。
“如果莲花落能有人继承,我死也瞑目了。”一次,王名乐来到师父家汇报创业成果时,日渐苍老的师父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他不知所措。王名乐瞬间流泪:“先生,买卖我关了,莲花落我继承。”
面对床头师父手书的大大的“乐”字,王名乐说:“从事这门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我就是一心一意全力以赴还恐怕不能做好,如果再有公司分心,到头来必然前功尽弃。”
2013年11月26日,王名乐关掉婚庆公司,专心跟随曹强学艺。那年,21岁的王名乐成为专业从事太原莲花落的唯一传承者。
守护莲花落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是曹强先生的座右铭。老先生一辈子就这么过来的,当别人纷纷选择离开时,王明乐却以师傅为榜样,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这也成为他传承太原莲花落的一句箴言。
2014年2月25日,收徒后仅仅92天,曹强先生辞世。对于22岁的王名乐来说,是莫大的打击。为了不给师傅丢人,为了能更好地将莲花落发扬光大,王名乐决定不再墨守陈规,在作品的内容和表演形式上创新。他不断琢磨新的题材,用莲花落的方式创作出“接地气”、大家喜闻乐见的段子。
当发现身边的长辈被无良商贩忽悠着买保健品,于是他创作了《儿子的烦恼》:“我爹这次也明白,往后不能瞎补钙。补钙不如吃野菜,长命百岁靠心态”。节奏韵律更符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声态行表朝气蓬勃,赋予了太原莲花落新的生命。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2016年山西电视台《我要上春晚》的舞台上,《儿子的烦恼》观众掌声此起彼伏,获得了大家的肯定。
26岁是人生中最灿烂、美好也是最朝气蓬勃的年龄,而王名乐26岁的人生,则是一心意扑在太原莲花落上。他的目标就是传承、创新太原莲花落。
传承与创新莲花落
2017年9月,王名乐被推选为国家级非遗顼目太原莲花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不久前,太原市时代新人演讲活动中,王名乐的一句话让很多人对他记忆犹新,那或许是他另一个奋斗目标:
“郭德纲的德云社能火, 有王名乐的懿曲社也一样能火”
懿曲社在抖音的走红,无非是最好的证明。生动逗趣的短视频,加上原汁原味的山西方言,让懿曲社成为山西网红打卡圣地。坐落在太原市食品街的相声茶馆“懿曲社”从最初的相声茶馆,到现如今成为一张传播太原莲花落、曲艺艺术的文化名片。
除了演出,王名乐受邀到许多学校开设莲花落普及班,更让人可喜的是,王名乐从2011年开始与山西省实验小学合作开设太原莲花落兴趣班,学习太原莲花落的孩子越来越多,课程从最开始一周上两三节,变成现在每天都有课,学生也从最初的十几个发展到现在百人团队,学校里还成立了“太原莲花落培训基地”。王名乐说:“有了群众基础,就好推广太原莲花落了。”
“自由市场是好热闹,做买卖的人们还真不少。张大爷拿得一筐大红枣,拉开腔调喊声高:“诶……快来买是快来挑,我的这枣儿核核小,大枣儿是小核子,小枣儿是没核子,随便你捡来是随便挑,核核大了不用你们掏票票。”
孩子们略显稚嫩的脸庞,表情认真地跟着王名乐学习着莲花落,一字一句,一招一式,王名乐都一丝不苟地进行教学。
提到传承,王名乐说,传承人也好,这方面的从业者也好,一方面是要多学习,多观察生活,不断创作,写出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的好作品。这是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恩师曹强先生一辈子写照就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代宗师,将太原莲花落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就是传播,利用抖音、自媒体等现代媒体进行传播,将太原莲花落发扬光大。
王名乐希望未来有更多人能够喜欢上这个传统文化,愿意静得下心来去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艺术瑰宝绽放出它的璀璨光芒。
(摄影:刘瑞刚 部分图片本人提供)
举报/反馈

山青发布

7万获赞 1.8万粉丝
与青年同行 与时代共进
山西青少年报刊社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