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谍战剧作为传统影视类型,屡出精品,如《红色》《和平饭店》等,均以建国前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敌暗我明”的反特剧,相对而言,想拍出精品,更难。
而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光荣时代》的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故事从建国前延展到建国后,糅合了反特剧和谍战剧两种类型的不同,更在其中加进了刑侦的类型元素。这使得这部入选2018-2022年“记录新时代工程”北京市重点选题规划电视剧片单的作品,拍摄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用总制片人马珂的话来说:“做这种片子不是便宜活儿。”近日,深度文娱(ID:shenduwenyu)专访了该剧导演刘海波,倾听他在拍摄这部剧后的沉淀和思考。
“因为我们讲第一代公安的故事,所以还加入了大量刑侦破案的元素,就是为了希望和其他作品有所不同。”导演刘海波说。
有网友甚至表示,从这部剧中看出了情景喜剧的风格。“因为这部剧的部分室内戏经过特殊的设计,信息量比较大,节奏比较快,对话风格也不是特别正式、书面语的表达。”
在拍摄过程中,演员和导演的互动使得这部剧平添了不少趣味。“比如张译个人化的风格,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于是我们一边拍摄一边对剧本进行了调整。《光荣时代》中,许多角色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是很人间烟火的小人物,喜感的表达方式让这些人物看上去更生动、更接地气。”
对于刘海波来说,这些改动谈不上困难,而是大家在共同创作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挑战。只有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挑战,才能让《光荣时代》实现自身的升级。
“张译是位特别优秀的演员,他在开拍之前自己就会做很充分的准备,因为他自己之前已经演过很多军人警察形象了,所以这一次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沟通,怎么样处理这个人物会更好,来区别于其他的经典角色。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京味十足,令大家很是惊喜。”
小人物最打动人心
在最早设计人物的时候,主创团队就定下了最根本的基调: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无论是人物的深度或是广度,都尽可能地加以拓宽。简单的正邪对立样板式人物,对于当下的观众而言,吸引力略逊一筹。而真正在时代洪流中的人物,大多有血有肉,有丰富的细节,这样才能令剧集的根扎得更稳当。
剧集中大多数人物的故事也以明确的两面性展开。比如最典型的男主角郑朝阳,作为一个有坚定信念的共产党人,他有着一副玩世不恭的老北平的外表,三教九流无一不识。北平复杂的政治局势,也围绕着郑朝阳,铺陈出蜘蛛网般复杂的群像。“这些人的存在让郑朝阳更有真实感。”
而在郑朝阳的反面,则是郑朝阳的哥哥郑朝山,他外表文质彬彬,是个面善的好邻居,也是个在大街上偶遇伤患会立刻出手救人的医生,同时对弟弟也抱有亲厚的兄弟之情。但在这层身份之下,他是国民党埋下的冷棋,是杀人不眨眼的冷血特工。
“这两个人物的设计,不仅仅是用来对照,更多是表达人物的两面性,从而引发戏剧冲突。”
无论是与三教九流人情熟络的郑朝阳,还是北平胡同中的好医生郑朝山,都属于近几年反特谍战剧中流行的“小人物”形象,一方面怀揣崇高的情怀和信仰,同时也饱有普通人的烟火气息。
不难发现,在近几年热播的反特谍战剧中,无论是潜藏在平民百姓中的英雄人物,还是辅助英雄投身大义的普通人,都时常因为独特的人物形象设计,而备受观众瞩目。
导演刘海波又是如何看待小人物的故事?他坦言,郑朝阳郑朝山双面人生的设计,正是基于小人物的故事出发。“情怀和信仰是提升人物高度的,而普通人的一面则让观众产生更多共鸣,更愿意代入他的视角去看故事。”
“其实现在观众每天观赏的内容和渠道很多,特别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很难取信于观众。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观众更愿意去相信这才是真实的。”
市井中有小智慧。《光荣时代》里的小人物,大多具备自身的局限性。比如革命队伍出身的郝平川,就自带了大大咧咧的习气;而解放后被收编的多门,也因收编身份,自带了市井气的小精明。
每个人的成长,都与他们所处的年代、环境紧密相连。刘海波不认为这些时代和人物眼界的局限,是对角色的批判。相反,极具年代感的市井小智慧,从今时今日看起来,无异于另一种人间烟火。“多年后看起来,这是非常动人的时代气息,我们尽可能地希望,现在的观众,能够通过这些细节,与当时的人物产生共情。”
“《光荣时代》的题材和内容都偏严肃,我们希望能同时保证故事性和娱乐性,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要觉得太累,因此也穿插了一些诙谐的台词,给人物性格加了一些幽默的地方,并且加快了故事节奏。”
还原一百零八将进京城
在北平和平解放前,1948年4月,中央从各局选调来的干部陆续到中社部驻地报到。按照要求选调来的学员都是县团级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战斗经验、身体健康的保卫干部100人,加上8名从北平来的党员代表,一共108人,参加训练班,接管北平社会治安事宜。
一百零八将进京城,这就是新中国公安系统的第一代中坚力量。
在几年前,编剧魏人、张卫华等在整理新中国公安史时,发现了这一段被尘封已久的故事,由此诞生了《光荣时代》这部剧集。剧中大量的人物和故事原型,都来源于这一批档案资料。
《光荣时代》总编剧张卫华是知名公安作家,对当年历史细节了解得很深,后来在拍摄期间,剧组还请到了原北京警察博物馆馆长刘蔚担任公安顾问来做指导。
在多重把关之下,《光荣时代》在古水北镇开拍。“我们这个戏前期美术置景量非常大。现在想要在北京城里,找到能还原当年风貌的街景,难度太大了,所以我们后期还是选择了部分CG特效来呈现。”
搭了3个棚,布景超过12000平方米,观众能在《光荣时代》中看到的街道、胡同、郑朝阳家的四合院、老北京市公安局,都是剧组一平方一平方搭建起来的。连公安局门口的牌子,都经过了详细的考据。
“服饰方面也特别参考了当年的资料。郑朝阳潜伏时会穿什么、恢复身份后又穿什么。郑朝阳的胸章和臂章,最开始是‘军管’字样,后期才会变成‘公安’。”
有网友提到郑朝阳有一套绿色警服和建国初期的黄色警服不一样,刘海波解释,其实在1948-1950年期间军服转警服经历了多次变化,也曾短暂出现过墨绿色的警服。
真实的框架对于一部剧来说,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从真实的基础上创作具体的故事情节,结合光影细节,为的都是带给观众,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真实感。
结 语
献礼剧是常拍常新的类型。“物质丰富、价值观多元的时代,熟龄观众需要情怀的东西,年轻人也需要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所以需要更多作品来表达那些光荣时代里的信仰与责任感,并将这种力量传递给观众。”
但刘海波从不盲目。他坦言,献礼剧想覆盖的年龄层之广、观众范围之大,或许是其他类型从未涉猎过的。这对于拍摄献礼剧的导演来说,提升了许多难度。
“但我相信我们的献礼剧能够开拓更丰富的类型空间,也希望观众,能给予我们更多的信心。”
举报/反馈

深度文娱

2.6万获赞 1929粉丝
文化娱乐影视传媒行动态追踪及深度分析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