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气温渐低,寒意渐浓,该和朋友约碗热茶了!
在大家的印象里,喝茶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做的事。但北京前门的这间“AI 茶馆”,却成了老年人和年轻人共同的打卡聚集地!
“AI茶馆”开门宴客
昨天,由百度大脑联合老舍茶馆共同打造的国内首个“AI 茶馆”正式开门宴客!
老舍茶馆,是改革开放后京城第一家京味茶馆,世界各国的元首政要、数百万名中外游客,都曾在这里亲身感受中国传统的茶文化。
AI+茶文化,会有怎样神奇的化学反应呢?客官且往下看!
1.AI堂倌
初来乍到不知道先去哪个区域,也不了解区域分布?让 AI 店小二来为你导航!基于百度大脑机器视觉技术,这位机器人店小二堪称神通广大,找不到路问他准没错,保证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2.AI写诗
有人为你写过诗吗?没有的话,不如让 AI 来为你写首诗吧。
来到茶馆的这台梳妆镜前,拍下一张绝美或帅气的照片,这时 AI 会借助百度大脑精准的人脸识别、人脸检测技术来识别你的面部特征。
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底蕴精粹相结合后,就会得到一个与你的气质相配的茶品。
再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就能生成一首专属于你的茶品诗。
听起来复杂,但实际上,从开始拍照到手握你的专属诗,只需不到一分钟!AI 技术+底蕴深厚的中国的茶文化,拼起才华来真是一点儿也不虚!
3.AI辨茶
能玩儿浪漫固然迷人,但真正的品茶行家还要有真才实学!在这里,就有一位AI 茶艺师教你辨别茶品,邀你“茗茶秋毫”。
屏幕上显示摆放要求
当你根据要求摆放完六种不同的茶叶后,AI 茶艺师就会快速检查你的摆放是否正确。
这位 AI 茶艺师本领之所以如此高强,是因为百度收集了大量中国茶的图片样本,借由EasyDL 定制化训练和服务平台,打造了一套能够智能辨别茶叶品种特色的 AI 系统。该系统拥有丰富的茶叶知识储备,快速分析后,就能在短时间内识别并判断茶的品类。
4.AI京味儿叫卖
“胸是炒鸡蛋”(西红柿炒鸡蛋)、“装垫儿台”(中央电视台)、“套吃”(特好吃),北京人一张口便是扑面而来的京味儿。但更正宗的京味儿,还得属京城的吆喝!
00:41
在这间 AI 茶馆,百度基于UNIT 对话生成引擎制作了“无中声有”空间。窗户那头的店小二一嗓子京味儿叫卖,仿佛能带我们穿越回沿街摆满了小摊的古代街头,让人真切地感受中国传统的街头文化。
现代科技+传统文化,跨越历史和未来
AI+茶文化,这碗有科技范的“茶”味道不同寻常。
老舍茶馆董事长尹智君表示:
此次合作,是先进技术与文化结合的全新方式,我们为大家呈现的智慧识茶、AI 茶艺师和 AI 京味儿叫卖等多个互动体验项目,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体验。
作为百度技术多年积累和业务实践的集大成,百度大脑是中国人工智能在国际中的亮眼名片。而作为北京城重要的文化地标,老舍茶馆则聚集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连接着现代生活和中华五千年文明。
百度大脑与老舍茶馆的合作,像是为中国传统文化输出加入了 AI 的动能,以科技之力守护传统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推动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
正如百度 AI 技术平台体系执行总监、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表示:
人工智能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重要驱动力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技术与生活中的场景不断结合,产生新的价值,如人工智能识茶、拍照写诗等。未来还会有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相信理性的技术与感性的文化相结合,会带给我们更多新鲜的体验。
这次百度 AI 联手老舍茶馆推出中国第一个“AI 茶馆”,通过联结传统文化和前沿科技,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正是一次融合理性和感性、跨越历史和未来的全新突破。
百度大脑助力产业智能化,为文化注入AI新力量
这次为老舍茶馆注入 AI 新力量的百度大脑,目前已升级至5.0,成为了“软硬一体的 AI 大生产平台”。
百度大脑现已全面开放216项领先的 AI 技术能力,并提供了一系列定制化 AI 开发平台,降低了社会各界对 AI 技术的应用难度,开发者已突破150万。
百度的 AI 开放平台是业内服务规模最大的 AI 开放平台,并已经在多个行业成功落地,推动城市管理、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多个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除了探索 AI 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落地,百度一直在尝试将 AI 元素与文化相融合。
这次的百度与老舍茶馆推出的“AI 茶馆”,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而前不久百度与上影合作的百度 AI 办事处,则是借助百度 VR 技术、人脸和语音识别等技术,让大家与黑猫警长、葫芦娃等中国传统动漫人物进行跨时空的接触。这些都是百度大脑助力文化产业智能化的落地实践。
未来,百度大脑将凭借不断升级开放的技术,赋能更多行业,全面助力产业转型。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为我们的文化增添更丰富的色彩。
举报/反馈

百度

1422万获赞 129.3万粉丝
百度官方账号,在这里了解百度。
百度官方账号,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