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奎元馆是在古龙的小说里,他似乎很喜欢一样东西,叫“奎元馆的虾爆鳝面”,不论是顶着主角光环的英雄侠士,还是出场两分钟就挂掉的炮灰龙套,都对这虾爆鳝面情有独钟。
当时不知道这究竟是何种面,甚至不知道还有奎元馆这一家面馆,只觉得一定好吃。直到来了杭州,才知道在江南,奎元馆的名气丝毫不亚于古龙。
上海有句俗话「到杭州不吃奎元馆的虾爆鳝面,等于没有到过杭州」,一碗面抵得上一座城,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杭州奎元馆,面点天下冠
杭州人对奎元馆的历史一定不陌生,清同治六年(1867年),一个安徽人在杭州开了家徽州面馆,没甚名气。一天一位来赶考的穷秀才进店要了一碗清汤面,老板怜其寒酸,特意加了三个囫囵蛋,祝他“连中三元”。
不想秀才果真高中,故地重游,题赠“魁元馆”三字招牌,从此生意日渐兴隆。后来一任老板嫌“魁”字有鬼旁才改为“奎”字,一直沿用至今。到了民国初年,宁波人李山林接手面馆,风格改徽式为宁式,经营以鲜咸合一,软滑鲜嫩、原味见长为特点的宁式大面。
奎元馆经营不下百种面食,1996年在接待金庸时,便一连端出八种面来:贝松螺纹面、金秋蟹黄面、三元甲鱼面、财运鲍鱼面、番虾蝴蝶面、西湖鳜鱼面、雪菜冬笋面、虾仁爆鳝面,赢得满堂宾客喝彩,金庸即时兴起,在留言簿上题词“杭州奎元馆,面点天下冠”。不过要说最负盛名的,还要数片儿川和虾爆鳝面。
要想不俗又不瘦,天天片儿川笋烧肉
杭州人喜食面,除了南宋迁都至此,带来了北方饮食习惯的原因外,片儿川居功至伟。每个老杭州的味觉记忆里,都有那一碗片儿川的鲜美,其做法简单、价格实惠,令人百吃不厌、念念不忘。而外地人也会被“片儿川”这个独特的名字吸引,想要点一碗来尝尝,一探究竟。
片儿川是奎元馆的首创,相传是苏东坡「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之句启发而来。这一道面在奎元馆是老底子的传承,一代代师傅学徒薪火相传,保持着传统的原始本味。
奎元馆对选材极为讲究,肉片选用新鲜猪后腿肉或里脊肉;春用春笋、夏有鞭笋,秋天可选上市较早的冬笋或临安一带的野笋,冬日则食冬笋;雪菜选用城隍芥或雪里蕻,经暴腌而成。一碗面肉红、笋白、菜绿,色泽分明、面滑汤浓、肉片鲜嫩、笋菜爽口。
餐厅经理与一位老年食客相熟,老太太独居,儿女不方便照顾便在家附近寻了一家面馆,包月给老太太作食堂。老太太却每个月都要固定跑几次奎元馆,只为这一碗老底子的片儿川味道。
百面之冠虾爆鳝
面条在北方是一种简单朴素的吃食,北方人重汤重面,辅料却很简单,不过加些肉丝罢了。江南富庶,也体现在吃面上,南方人吃面更重浇头,大排、爆鱼、三鲜、猪肝、腰花、虾爆鳝等等,簇拥着清汤寡水的一碗面,只能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面痴之意亦不在面
种种浇头之中,当以虾爆鳝为最,大小适中的黄鳝,只只饱满的河虾,这活色生香的佳肴,任谁都无法阻挡。鳝鱼切段去骨,讲究「素油爆、猪油炒、麻油浇」,如此三步下来,爆鳝才能肉质厚嫩,酥而不硬。
鲜活河虾冰镇后再挤出虾仁,用蛋清、盐等浆过入味,放置一小时后待用。烧制时鳝片要鲜美清口,再用鳝片虾仁汁滚面,让鲜味渗入面条中。如此一来倒像《红楼梦》种的茄鲞,一碗面要一锅鱼虾来配它,不好吃才怪。
一碗虾爆鳝面端上桌,只见炸得焦黄的鳝段与玉白的虾仁交相辉映,使人食欲为之大开。色、香、味、形、器五美兼之,真可谓「面条柔滑不糊、虾仁洁白鲜嫩、鳝鱼香脆味美、汤浓味长」。八十年代初,书画家程十发来”奎元馆“吃过虾爆鳝面后,欣然提笔写下了”江南面王"匾额,如今仍悬挂在店内楼梯口熠熠生辉。
举报/反馈

食尚7天

303获赞 117粉丝
最丰富、最专业的餐饮讯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