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博物馆全新特展“熠熠千年: 中国 货币史中的 白银 ”,让我们看到了 中国 从古自今的“银子”都长什么样子。本次展览不但将展示 上海 博物馆自身的藏品,还从 中国 财税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 广东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 四川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借得一批珍贵文物,其中不乏近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在 中国 的历史长河中, 白银 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制唐代中期出现了最早具备货币功能的 白银 ——铤。两宋时期 白银 的使用范围扩大,逐渐成为政府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十分重要的支付手段。明清时代完成了 中国 货币制度步入银本位制的历史进程, 白银 货币在 中国 货币金融和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影响深远。欧洲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全球贸易的大门,源源不断的 白银 通过贸易途径进入 中国 ,极大满足了 中国 市场上的 白银 需求。 白银 的富足促进了明清手工业、出口贸易的发展。 中国 白银 时代的来临,是大航海时代和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 白银 是连接海上 丝绸之路 的重要纽带。清代中期以后 白银 渐渐向外输出,尤其鸦片战争以后大量流失,外商纸币流通于市,迫使清政府创立国家银行发行自己的纸币。但是,这并没有促使 中国 的货币制度由银本位向更先进的信用货币制度转变, 中国 的货币市场呈现出传统银元、铜钱、纸币并存的复杂局面,这一局面终结于民国时期法币的实行。尽管 白银 货币在 中国 的发展被动地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制约,但客观上促进了 中国 国内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1.传统银两
古代 中国 长期使用青铜铸币, 白银 则更多地用于器具和装饰,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从唐代中期以后 白银 才开始具有了部分货币职能。宋代以后, 白银 的货币职能得到了加强。现存宋代银铤的种类显示了 白银 在宋代的广泛使用。明代是 白银 大放异彩的时代,张居正于万历九年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从中央政府层面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 白银 本位货币的地位, 白银 的货币化流程基本完成。在清代, 白银 是十分重要的货币,它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联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下图为唐五十两银铤,本次展出最古老的 白银 。唐代银铤光洁无文,体积较大,为携带存放方便,将其两端敲扁。船型银铤出现于晚唐,至五代、北宋仍有使用。唐代 白银 货币使用范围有限,主要是一种支付手段和储存手段,用作大额支付。
南宋重二十五两银锭,是南宋京城金银交引铺铸造的铤状 白银 ,金银交引铺是宋代财政制度下产生的官方认可的民间金融机构,主要经营金银买卖、兑换,金银器物的铸造业务等。
元至元十三年 扬州 五十两银锭,在银锭背面铸“元宝”,重五十两,此为最早刻有“元宝”字样的银锭,发现于 上海 。
下面为“ 南海 1号”出土的一些银铤。“ 南海 1号”沉船位于 广东 省 台山 、 阳江 交界海域,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发现,后经2007年整体打捞移入海上 丝绸之路 博物馆内,从2014年开始全面考古发掘,是迄今为止我国水下考古的重要发现,也是海上 丝绸之路 的重要遗迹。
“ 南海 1号”基本结构保存于海泥之下,是一条满载货物的南宋时期的外贸商船,是适用于远洋的福船船型。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掘了十余万件船货与生活物品,其中以瓷器、铁器、钱币等为大宗。发掘出银铤290公斤及金叶、铜钱等,显示出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及海上贸易的兴盛。
南宋常见铤状银,出水时表面多为锈蚀产物及海洋生物分泌物包括。部分银铤因锈蚀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两块、三块甚至多块的凝结物,反映了银铤在海底环境的腐蚀情况。
明正德八年草价银五十两银锭,为明中期样式,两端翘起部分自然向内卷曲。草价银,是马草折银的一种称谓,由田赋折银派生出来。
明嘉靖十四年袁州府 万载 县五十两银锭。明代分封皇家宗室子弟为藩王,俸禄多出自地方财政,这个银铤是嘉靖十四年 江西 袁州府 万载 县为 江西 各藩王府邸征收的禄米银,由粮长王梁朝送纳,提调官知县许候监收。
明 江宁 谷价银五十两银锭,明代晚期标准的马蹄形银锭,谷价银是明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税米折粮银。折粮银的征收是将原本要征收到县预备库的粮食折换成银两数,告知民户,民户按规定数额直接向官府纳银。
明万历四十六年银锭。明代政府为了采买的需要,实行“辅行之役”,编入铺行的称为行户或铺户。官府强制铺户按照规定价格向其提供或为其购买特定物品,属于劳役的一种。这件万历四十六年 大兴 县铺户严洪缴纳的银锭即是此类代役银。
清 咸丰 七年江海关银锭
清道 光十二年 玉山县 五十两银锭
清光绪十八年 梧州 府库银银锭
清巴县津贴银锭,出现于 咸丰 初年,是为了筹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军饷,根据钱粮数额按比例增收的一种农业附加税。各地官府设立公局,办理津贴征收事宜。
清 四川 新津 县捐输银锭。捐输,可分为常例行捐输和非常例性捐输。这件银锭上的 新津 县三十三年捐输,又叫按粮捐输,是和津贴一样,在国家正赋地丁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的农业附加税。
清光绪十八年牙厘总局银锭。根据形制,这件银锭确定为 湖北 牙厘总局铸造。各省厘捐管理机构名称不一,有厘金总局、牙厘总局、厘捐局、捐厘局等。 湖北 牙厘总局设立于 咸丰 七年(1857年),规模庞大。
清 咸丰 太谷 县五十两银锭。 太谷 县位于 山西 晋中 ,是晋商故里,晋商票号业是清代 山西 金融的重要支柱。
张献忠 江口 沉银彭山 江口 古战场位于 四川 省 眉山 市,1646年,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与前明参将杨展在此交战,战败船沉。2016-2018年, 眉山 市文物局对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出水包括金册、银锭和西王赏功币在内的各种珍贵文物4万余件。
江口 古战场遗址出水的西王赏功币,有金、银两品,总计数量在200枚。从考古发现的西王赏功币来看,表面多保留有较为清晰的打磨痕迹,说明未曾进入流通领域,可能主要为赏赐之用。
传说中的 江口 沉银
(左)明 石门 县辽饷银五十两,(右)明贺县赡租银五十两(都是 江口 出水)
江口 古战场遗址两个年度的考古发掘,总计出水明朝五十两官锭300余枚,大多数银锭表面刻有时间、地点、重点、银匠姓名和税收种类等。银锭的铸造时间主要明代晚期万历、天启和崇祯三朝,记录了粮银、宗禄银等十多个税收种类。此外还出水了大西政权银锭,可能是张献忠在攻占 成都 后将明朝的工匠收归己用。
“西王赏功”金银币
2.白银东渐
大航海时代来临,使 中国 被动地融入到世界贸易体系中, 白银 将 中国 与世界连接起来。 中国 的大规模银元制造始于光绪十六年,自此以后这种正面为满汉两种文字,背面为龙纹的“龙洋”开始在各省铸造并广泛流通。这种 中国 新型 白银 货币在抵制外来 白银 掠夺、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光绪16年(1890年) 广东 省造光绪元宝银元正式大规模发行后,各省相继铸造省银元,国有银元对抵制外国 白银 掠夺起到了积极作用。清末,政府进行银元制度改革,最终在宣统二年将各省铸币权收归中央,并规定了大清银币为国家统一使用的银元。银元制度在民国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民国三年袁世凯侧像一元
民国21年孙 中山 侧像一元
中国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钞的国家,最早的纸钞产生于北宋 四川 地区,从宋代到清代中期也都陆续发行过纸钞,皆以失败告终。光绪23年 中国 首家银行 中国 通商银行成立,光绪33年清政府设立大清银行,发行国家银行兑换券。自此以后, 中国 近代银行体系开始发展和壮大。清初民末, 中国 纸币发展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白银 货币在清代货币体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鸦片战争以后的各项赔款使本国 白银 严重流失。中央、地方政府不但铸 白银 货币,也发行银票,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交易过程,提高了效率,为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 中国 传统银两、外国银元同时并存的局面使得市场上的纸币呈现五花八门的局面。这一复杂的局面直到法币实行才得以结束。(左)北宋千斯仓钞炒版拓本(右)金圣旨回易交钞一两钞版
(左)金贞祐宝券五贯钞版(右) 元通 行宝钞二贯钞版
大明通行宝钞一贯、二贯
大清银行、各省官银钱号以及主要商业金融机构是清末纸钞发行的主体。当时所发行的纸钞本质上代表所对应的金属货币进行交易和流通,价格随行就市,银元票和银两票的发行种类和数量增长迅速,并随着市场上银元和银两的相对结构变化而变化。银元是清代最主要的纸钞种类。下图为光绪34年大清户部银行十元(汉口)
光绪34年 北京 户部银行兑换银票三十两
光绪34年大清银行兑换券银元票百元
中国 民国度支部兑换券一元
民国元年 中国 银行兑换券十元(奉天)
1907年德华银行五十元
1909年 广东 沙面万国宝通银行一元
印度 新 金山 中国 汇理银行 上海 规银十两
白银 是 中国 历史货币和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一直散发着熠熠神采,它不但是 中国 财政税收和商品贸易的历史见证,而且推动了 中国 与世界的联结,更是千百年全球贸易和经济的纽带。
白银 货币已经成为历史,但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财富,它联结着过去和现在,启发未来。
举报/反馈

笑春风得意

44获赞 4粉丝
会更新哦,给你们带来更好的作品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