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张聪
结束对李琼的采访时,时针已经指向了10月17日凌晨00:05分。而完成这个采访后,李琼还需要回到录音室,那里有等着她指导录音的学生。
离李琼在央视春晚唱响《山路十八弯》已经过去了20年,现在,作为武警总部文工团的骨干,她正在培养文工团里的新鲜力量——三年来,她一直在为打造一支前所未有的女子摇滚乐团而努力,接受楚天都市报专访时李琼透露,这支由4名女文艺兵组成的乐团将在年底出道。
李琼与父亲李祖勋在录音室
忙碌的不止李琼,还有李琼今年已经70岁的父亲李祖勋。作为李雅樵艺术流派传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身为楚剧名家的李祖勋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向学员传授李派艺术,也已经三年了。
这是一对在艺术路上互相影响,互相鼓励,互相接力的父女,采访中,不管是父亲李祖勋还是女儿李琼,在谈到艺术之路时都提到“厚积薄发”“另辟蹊径”这两个词。
70岁还在带学生的楚剧传承人
是“报恩”,但更是为了艺术传承
70岁还在带学生,李祖勋说自己这是为了“报恩”。
报恩一是“报党恩”,生于1949年的李祖勋总说自己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天生嗓子好,11岁被招到湖北省戏曲学校学戏,学戏不久就遇上三年自然灾害,但他记得演员们因为要练功,粮食上的供给比普通人多,“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成长,比同龄人都幸福。”
李祖勋在带学员
报党恩,还要报师恩。在戏曲学校学戏的第二年,楚剧大师李雅樵成为这帮戏校学生的老师,从那时直到1993年李雅樵病逝,李祖勋跟着老师学戏三十多年。到现在李祖勋还记得,曾经他在院里排练《打金枝》,隔了一个操场的家属楼里,李雅樵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把耳朵贴在窗缝上听他唱的情景,“他去世前在病中都是手把着手教我,想要把他最后的东西传给我。我现在教学生,就能体会到他当时的心情。”李祖勋说。
李祖勋学戏,其实故事还有一点曲折。三年级时一位拉手风琴的老师到学校来“考试”,他只上去唱了一首《东方红》,“后来才晓得来的人是戏校楚剧科的老师。”戏校要录取,但李祖勋的父亲不同意,“因为旧社会唱戏的地位蛮低。”当时父亲远在荆门下放,最终拗不过儿子,只得写信回来要求他学京剧,“但其实,早就被楚剧的老师看上了!”
从1960年入楚剧的大门,到了2019年的现在依然在为楚剧传承努力,李祖勋自然是因为对楚剧有情。
2017年之前,半退休状态的李祖勋其实一直在北京跟爱人一起为李琼搞“后勤”。结果,他入选了首批湖北省戏曲名家工作室20人名单,“省里的一个项目,在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招收了一批苗子,领导就给我打电话,说这波小孩要一个好老师教,我们学戏的人都知道,一开始学,这个路子要‘正’。”
2017年,李祖勋从北京返回武汉,从此开始了楚剧传承人的工作。
教学生自然辛苦,尤其这批孩子许多都是从山区来的武汉,不少人此前连戏都没看过,“戏曲靠的就是口传心授,我自己是有舞台经验的,为了把他们教好,我是逐字逐句地唱给他们听。”一个班三十几个孩子,一句句唱下来往往要唱几十遍,采访中李琼都说心疼爸爸因为教学受的苦,但李祖勋觉得自己还是有份责任在,“必须要把他们教好,让他们学到楚剧李派的精髓。”
厚积薄发,艺多不压身
这是他教会女儿的人生哲理
带学生认真,但对于女儿李琼,李祖勋说他从来不会强迫对方去做什么事情,但如果女儿选定了,那他就会严格要求。
李琼儿时就展现出了音乐天赋,电视里播动画片《咪咪流浪记》,她站在床上唱主题曲“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唱到流泪,李祖勋在家里排练楚剧哼谱子,结果过了个把礼拜,他突然听到女儿自然哼出了自己练过的曲子。
李祖勋和女儿在一起
四五岁时李琼就开始登台表演,有一次在汉口三民路,李祖勋带着女儿演出完过江的电车都已收班,两人不得不从三民路走回阅马场,李祖勋记得走到半途天开始下雪,他就边唱《白毛女》边给李琼讲白毛女的故事,“所以后来有人问她音乐上的启蒙老师是谁,她说是我爸爸。”
李祖勋对于女儿的启蒙,更多集中在民族音乐的灌输上。除了楚剧,他也让女儿学过京剧唱腔,而在《白毛女》的故事之外,他曾经请过三弦老师来家里给李琼上课,让她唱《四世同堂》里的京韵大鼓选段“千里刀光影”。
接受过许多民族音乐的洗礼,但李琼在进入湖北省艺术学校之前,并未经过声乐的系统训练。1992年,李琼进入湖北省艺术学校学习民族唱法,年纪最小的她是班上基础最差的一个,但李祖勋却一直跟女儿说,学不会的可以学,但这不代表此前学的东西就“没意义”,“我们戏曲艺人常说的就是艺多不压身,厚积才能薄发。”
李琼的演唱之路其实没有观众现象的那般顺利。从湖北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她并未开启演艺之路,而是成为了楚天电台的一名主持人,李祖勋说,毕业后李琼有过短暂的“待业”经历,“我当时送了她一本书,叫《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这本书,现在还放在李琼北京的家里。
在电台,面对“编播采一体”的工作流程,李琼也一直在吸收养分,从电台节目《东西南北中国风》的主持人,到1996年在一次表演后被伯乐发掘了演唱才能而进入武警湖北总队文工团,李琼完成了“厚积薄发”的转变。而那些她从民族音乐中吸取的养分,最终体现在了《山路十八弯》的演唱中。
为打造第一支摇滚女团努力
“这件事有挑战性,但我愿意去试”
1998年,李琼在央视青歌赛上一炮而红,那首《三峡,我的家乡》在特等奖后更拿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紧接着1999年春晚的《山路十八弯》,让李琼成为“原生态唱法”的先行者。
李祖勋在录制电台节目
采访中李琼也提到父亲那句“厚积薄发”给自己的影响,“其实人生就是成长的过程,只有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发生质的变化,艺术就是这样,艺术不是千篇一律的,它的确可以另辟蹊径,比如我把湖北的作品唱到意大利,他们都特别好奇,因为我不用话筒,他们不知道我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在培养新的艺术力量这件事情上,李琼和父亲一脉相承。从2017年开始,李琼开始负责武警总队文工团打造的女子摇滚乐团,这几天,她正忙着为女团录制新闻发布会上要唱的歌。
跟父亲一样,李琼觉得自己在做的工作,就是文化传承。她提到这个女团4名成员都是从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遴选出来的尖子生,“会跳舞,会唱歌,吉他贝斯键盘鼓手都有。”从武警部队而来,甚至与猎鹰女子特战队一起训练,这样的女子团体,自然带着英姿飒爽的独特风格。李琼说,打造这样的一支女团,也是想在“文化自信”上做文章,“通过这两三年的培训,这几个孩子唱跳乐器几个方面都已经特别好了,我非常期待她们出道后引发的轰动效应。”
采访中李琼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她希望能够在这支女团身上实现民族和摇滚的结合,“其实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总跟孩子们说,要有信心,要学习女排精神。”
她坦言自己受着父亲的影响,“我爸爸年纪这么大还在带学生,还基本上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有时候我看他传给我的视频我都心疼。”父亲的坚持也给了她无数动力,“我现在的压力也大,这个工作很有挑战性,但我愿意去尝试。”
已经“奔四张”的她说,就像自己曾经踩在父亲、老师的肩膀上才得以翻越难关一样,她也希望更年轻的孩子能够踩着自己的肩膀前行。
举报/反馈

极目新闻

2665万获赞 580.2万粉丝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楚天都市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