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与反导系统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但由于导弹打击处于主动位置,因此,二者的“对抗”中导弹打击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目前全球范围内性能最好的几款防空、反导系统,所使用的反导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也就在10马赫左右,如美国的THAAD末端反导导弹飞行速度约6马赫、以色列的“箭2”反导导弹速度约为7马赫、俄罗斯的A-135反导系统使用的53T6拦截弹速度约为10马赫。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 理论上将只要导弹飞行速度超过了拦截弹的最大飞行速度(也就是10马赫),基本上就完全占据了主动权。考虑导弹拦截弹的射程以及探测、跟踪系统的反应时间,其实作为进攻的一方,即使导弹速度只有5马赫,对于现役所有反导系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任何一款反导系统都无法保证能够大概率的拦截。
弹道导弹分导式多弹头末端打击犹如利剑
俄罗斯A-135反导系统采用的53T6拦截弹
反导系统是一型技术含量极高的领域,人们最为熟知的反导系统恐怕就是美国的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2002年改为GMD,即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和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中“战区高空区域防御,Theater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简称THAAD系统的知名度最高。THAAD系统是隶属美国陆军的一款高性能反导系统,射程可达300公里以上、射高可达180公里,拦截弹最大飞行速度大2000米/秒(约6马赫),主要针对射程在3500-5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即便是THAAD这样的“高大上”拦截系统,在2000年前进行了12次拦截试验中仅成功了3次,如果拦截的是实弹的话恐怕成功率还会更低!
俄罗斯S500防空导弹系统,也具有较强的
THAAD反导系统所使用的拦截弹结构组成
反导之所以如此困难,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应为来袭导弹的飞行速度太快,对于反导系统的探测跟踪以及拦截弹的精度都极端苛刻。以现有各国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为例,其射程均在10000公里以上,末端打击速度在20马赫以上,这样的飞行速度超过任何一款拦截弹,如果以相对30马赫的速度飞行,哪怕只偏差0.01秒,那么相对位置就会偏差100米!因此,想要准确击中来袭导弹,不仅要拦截弹飞行速度足够快,还需要跟踪系统能够精确的锁定目标并指引拦截弹精准命中。虽然目前包括THAAD、标准III等拦截弹在内都已经装备自导系统,但是不论何种导引方式都需要反应时间,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反导过程中,些微的延迟都将会之间影响拦截结果。
俄罗斯A-135反导系统试验
THAAD反导系统雷达及导弹发射车
在应对超高速的来袭目标时,现有拦截系统主要开始通过精确预测来袭导弹的飞行轨迹的方式进行“迎头拦截”,这样的拦截方式对于飞行轨迹相对单一的弹道导弹来说还有些用处(不考虑中、末端的机动),但是如果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机动性能的来袭目标,就是其飞行速度低于10马赫,现有的反导系统也难以拦截。对付具有机动能力的高速来袭目标,要求拦截弹一定要用于高于来袭目标的机动能力,就像防空导弹打击飞机一样,在发现目标机动后,防空导弹必须要以更加迅速的机动能力提前导弹飞机将要抵达的位置才能保证击中,反导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来袭导弹的机动能力要比飞行强的多,而反导系统的拦截难度也将以量级形式增加。
某反导试验成功时的画面
不按照常规套路出牌的DF-17“水漂弹”
对于攻击速度的重要性,很多喜爱武侠小说的朋友肯定对一句话特别熟悉,那就是“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这句武侠小说中的经典台词用在现代武器装备方面也同样适用,何况还有一句“最好的方式就是进攻”,超高的速度以及处于主动地位的导弹,想要成功拦截所需要的难度可比来袭导弹高出一个层次,也就是在同样的技术背景下,10马赫的拦截导弹拦截10马赫的来袭目标,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反导技术虽然难度极高,但也是世界大国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举报/反馈

威呐解析

6.1万获赞 1921粉丝
高级工程师,科技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