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比希特、索罗文与爱因斯坦(来源:wikipedia)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巨匠,他带领着我们探索时间的奥秘。但你知道么?爱因斯坦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哲学家呢!这要从他和几位好朋友创建的一个学院说起。
在青年时期,爱因斯坦有两个无话不谈的好友——莫里斯·索洛文和康拉德·哈比希特,他们三人分别涉猎物理学、哲学和数学。怀着对科学和哲学的共同兴趣,他们喜欢在茶余饭后到爱因斯坦的家里,对这些话题进行激烈的辩论。可是,每次辩论不是持续到深夜就是凌晨,这似乎影响到了爱因斯坦妻子的休息。于是,大约在1902年,三个好朋友把阵地转移到了一个叫奥林匹亚的咖啡馆中,并开玩笑地把他们的聚会称为“奥林匹亚科学院”,把爱因斯坦称为“院长”。虽然这时的学院只有三人,但奥林匹亚的学术精神吸引了各路的学者,慢慢地,学院的人就多了起来。
那么,他们都是怎么讨论问题呢?答案是,先看书、再讨论,这是由索洛文提议的。学院里什么都看,主要以哲学著作为主,但是也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有时,为了缓解压力,爱因斯坦还会在聚会表演他的拿手好戏——演奏小提琴。这个大天才真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
读哲学的书对爱因斯坦有什么用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哲学让他成为了更好的物理学家。
其实爱因斯坦热爱哲学这件事,在他上大学前就已经萌芽了。他13岁时第一次接触了大哲学家康德的理论,16岁读完了他的三本主要著作,后来在奥林匹亚科学院里,好朋友索洛文等人更是帮助他开拓了哲学的视野。
1905 年 5 月的一天,在一次奥林匹亚聚会上,新来的成员贝索与爱因斯坦讨论起了时空的概念。正如以往的聚会一样,两人讨论了很久。突然,爱因斯坦好像领悟到了什么,他回到家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想明白了问题。原来爱因斯坦想清楚了一件事:时间或许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它与光速有一种难以捉摸的联系。
五星期后,狭义相对论的论文问世了。
论文中充斥着浓厚的哲学思想,有许多哲学理论的影子,就好像是彭加勒、休谟、马赫等哲学家一起与爱因斯坦写了这篇论文似的。奥林匹亚科学院埋下的哲学种子,终于结出了辉煌的果实。相对论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学问题,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哲学问题:过去,现在,未来,或许仅仅是我们的错觉吗?
因为狭义相对论,人们改变了对时间的看法。
因为哲学,爱因斯坦的确成为了更好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读哲学的习惯保留了一生,但“奥林匹亚科学院”却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因为工作的调动,哈比希特和索洛文分别在1904年和1905年离开。但深厚的友谊让奥林匹亚学员们一生都保持着联系,爱因斯坦也视其为最珍贵的一段记忆。比起物理学家,他更喜欢称自己为哲学家,也正是奥林匹亚科学院,成就了爱因斯坦日后非凡的科学事业。
参考资料:
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i/10.1063/1.216944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lympia_Academy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904390813518.htm
作者:董依明
审稿:魏潇,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后研究员、中山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
举报/反馈

中国数字科技馆

65.3万获赞 55.7万粉丝
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
中国科学技术馆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