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为《红楼梦》中绝色佳人的代表,薛宝钗一出场就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交口称赞。按照原著的说法,“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其风头之劲,竟远超黛玉,难怪黛玉对其有不忿之意。
不忿归不忿,但也阻挡不了众人对宝钗的喜爱。不但宝玉被迷得七荤八素,为“金玉良缘”所惑,并因此与黛玉多了无数口角。连宝玉身边的花袭人和他从小玩到大的史湘云,也对宝钗赞赏有加。
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袭人道:“......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尽管宝玉不愿意承认宝钗比黛玉好,但这些当面和背地里的话,或多或少都体现了宝钗在性格和为人处世方面相较于黛玉的优势。
然而,宝钗的“有涵养”“心地宽大”是与生俱来的吗?她天生下来就乖巧懂事,不需要人操心?
当然不是。当黛玉因失于检点,无意间念出了《西厢记》中的词当作酒令时,宝钗向她展示了一个更丰富真实的自己。
“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
小时候的宝钗也是好奇心非常强的,而且不似现在这般正襟危坐,不近人情。
相反,她很可爱,很淘气,黛玉犯过的这些错,她都曾经犯过。“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说明了宝钗曾经对诗词的热爱。
可是,来到贾府后的宝钗,已经经历了很多。
不仅曾因为看这些“邪书”而被打骂斥责,还曾经历了很大的家世变故。父亲离世,孤儿寡母失了依靠。薛蟠又不中用,怪不得薛姨妈要带着他们进京投靠贾府。
因此,当她看到探春给了岫烟一个碧玉佩之后,就对邢岫烟说:“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当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后,让她搬回来的时候,她对王夫人说:“......我为的是妈近来神思比先大减,而且夜间晚上没有得靠的人,通共只我一个。二则如今我哥哥眼看要娶嫂子,多少针线活计并家里一切动用的器皿,尚有未齐备的,我也须得帮着妈去料理料理。姨妈和凤姐姐都知道我们家的事,不是我撒谎。......据我看,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
可是,除了深知薛家根底的人,其他人看不到这些,只知道薛姨妈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一进贾府就稳重和平。
可林黛玉呢?为什么她看起来总是那么“不懂事”?
其实,除了阅历,这里还有个年龄差的问题,常常被人们忽视,以至于形成了这种刻板印象。
我们知道,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大约是六七岁。
原著第二回中说黛玉“年方五岁”,后又写“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这时的黛玉只有六岁。
如果将黛玉守丧时间和养病时间加上,再加上一路从扬州到都中,大概也有三个月光景,这些时间都加上,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最多也就是七岁。
第三回中黛玉说,这位哥哥(宝玉)比我大一岁。可见,那个时候的宝玉大概有八岁。
俗语说:“七岁八岁讨人嫌,惹得小狗不待见。”
他们俩正是讨人嫌的年纪。
按照宝钗的说法,她“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也爱看《西厢》之类的书籍,并且身上也有这些“富丽闲妆”。
可是,进贾府时候的宝钗,已经不是七八岁了。她早已过了调皮捣蛋的年纪。
原著第二十二回中说到给宝钗过十五岁生日,“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可见宝钗进贾府的时候至少已经过了十四岁生辰。
这个时候,宝黛到底几岁呢?
原著第一回中说,通灵宝玉降世的时候,香菱正好三岁。
第六十六回中,袭人抽中了一支签,上面注云:
“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只无同姓者。
由此可见,香菱、晴雯、宝钗同岁。以此类推,宝钗也比宝玉大将近三岁。
即使宝钗比香菱小一些,她至少也比宝玉大两岁半。
可是黛玉呢,她比宝玉还要小一岁。
以此类推,宝钗要比黛玉大将近四岁!
也就是说,宝钗十四岁入府的时候,宝玉十一岁,黛玉十岁。
由此可见,“年岁虽大不多”,不过是众人眼中的事情罢了!事实上,宝钗比黛玉大多了!
察黛玉入府年龄(六七岁),到与宝玉“三天恼了,两天好了”的年龄也基本上在六七岁到十四岁这个阶段。
等到黛玉十五岁的时候,与宝钗冰释前嫌后,原著中的她就逐渐变得没那么“不懂事”了。
而这个年龄,也基本上与宝钗入府的年龄(十四岁)不相上下。
此外,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小时候的宝钗虽然经历了很多变故,但也接受了比较完整的封建教育。相较于从小就将女儿当儿子养的风流潇洒的林如海,薛爸爸更注重将宝钗往封建淑女的道路上培养,是以对其更加严格。
又黛玉自幼失怙,多病缠身,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祖母,对其的宠爱都异于常人,病痛的折磨让她比别人加倍敏感,而父母等亲人的宠爱又让她更加容易将仅有的精力集中于自我,鲜有暇心及余力关注外界。
因此,袭人道:“他可不作(扇套子)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这是贾母对黛玉的关照,却也是其他人对黛玉不满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