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幼师缺口200万的微博上了热搜, 据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估算,2021年在园幼儿将达到惊人的5750.82万,需要专业幼师383.39万名,而目前我国幼师从业人员不过180万,缺口达到惊人的200万之多。
华东师范大学教学部教授吴遵民表示:根据现在全国学前教育专业院校的数量和规模,要培养200万幼师去补充这个缺口,不吃不喝也要培养11年,这还是不予考虑每年幼师流失率的保守估计。
按照常理来说,越稀缺的资源价值越高,既然幼师岗位如此稀缺,那么幼师的工资必然应该得到较大的改观,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选择幼师专业成为合格幼师。
但令我们觉得惊讶的是,即使每年幼师流失率居高不下,幼师缺口越来越大,而幼师的人均工资却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准,并未迎来普遍的上涨,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国幼儿园师生比例1:12,远低于教育部要求的1:5
一、家长普遍(市场)缺乏对幼师的价值认定、缺乏对幼师专业的认知和尊重。
按照常理:幼师紧缺必然促使幼师薪资待遇的提升,但前提是消费者,也就是我们的家长,能够认可幼师在孩子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价值。
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家长们普遍对幼师专业缺乏客观的认知和对幼教专业的尊重。甚至于在许多家长心目中,幼师工作仅仅只是带着孩子玩玩而已。
正因为家长缺乏对幼师的价值认同,所以她们在为孩子择园时不会因为幼师的专业素质来选择某个幼儿园,只会表面的考量幼儿园的硬件装修及设备设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园当然不可能提升幼师待遇,而更倾向于在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上进行投资。
二、幼师社会地位始终难以提升,部分媒体对幼师相关报道存有偏颇。
一直以来幼教行业缺乏一股积极主动的正能量,也缺乏对幼教从业过程中一些真善美事件的客观报道,民众获取有关幼师的新闻十之八九均为“虐童”。
这样的片面报道理所当然地造成了民众对幼师这一职业的普遍偏见。在幼师社会地位得不到提升的前提下,家长们便会更加缺乏对幼师的价值认定。
三、教育部门未能有效行使权力和法律手段去影响和改善幼儿教师工资。
我国教育体系对于民办幼儿园始终处于一个弱管控的局面,虽然民办幼儿园隶属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但主管部门对民办幼儿园起到的主要作用仅在于“规范”和“指导”。
某幼师网上晒出自己的工资条
当地教育主管单位又并不可能动用法律手段去插手民办幼儿园的市场经营,法律和行政职权也未赋予教育主管单位这种权利,所以即使当地教育主管单位想要提升民办幼儿教师的工资,也只能感叹一声有心无力。
毕竟民办幼儿园的学费教育部门并未拿走一分钱,你总不能指望政府部门另外来贴补我们的民办幼师吧?
四、公办园非在编幼师一定程度拉低了民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
我国公办幼儿园中存在大量并未获得编制的幼儿教师,她们之所以愿意接受极低的工资在公办园工作而不去工资稍高的民办园,在于她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获得编制,从而获得工资之外的其他福利保障。
而我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教师工资时,都倾向于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而一旦公办园非在编幼师因为对入编的渴望而接受这样一个最低工资标准时,民办幼儿园便得到了公办园非在编幼师这样的一个参照体,只需要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善便可,不愿再更多地进行投入。
幼师正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事实上,我国教育政策的方向已经表明:未来非在编幼师要想“转正”为在编幼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除了以上四点原因,您觉得还有什么原因导致幼师即使极度紧缺也没有带来工资增长呢?在留言区留下您的高见,和更多的幼教同仁一起探讨吧!